收藏 分享(赏)

平面镜成像实验.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01051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成像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面镜成像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实验器材:玻璃板(作平面镜) 、2 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其它:笔、火柴3实验步骤(1)将点燃的蜡烛 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在 A 一侧能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 A 的像 A;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2)拿着另一只未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 B 与 A重合,即B 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了。此时,B 的位置就是像 A的位置。等大探究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关系:(3)用刻度尺量出 A、B 分别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记录数据: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123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4)在

2、 A一侧放一张白纸作屏幕,眼睛直接观察白纸,则看不到 A 的像 A,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将手放在 A处,感觉不烫,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 (3) (4)对称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注意事项: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试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3、实验时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的位置,从玻璃板上方看光屏,光屏上看不到

3、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实验中选择厚玻璃还是薄玻璃?选择较薄的玻璃;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考试分析:考情分析2009 年 2010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二模考查内容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以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8 3 20 3 23 1 24 2 17 3 24 3说明 题目一般会以作图、简单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一般比较简单,分值在 3 分左右。小结平面镜成像主要就是考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实验,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实验步骤,明确具

4、体实验步骤的目的。练习:1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关系;(3)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 A 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像。(选填“虚”或“ 实”) 。答案:大小;到平面镜距离;不能;虚。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

5、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蜡烛(2 个) ,以及_。实验步骤:1) 在水平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2)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在玻璃板刻度尺后放一支_的蜡烛 B。3)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_,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答案:刻度尺;竖直;未点燃;与 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王刚同学利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 A 和 B、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在寻找蜡烛 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 选填“A” 或“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

6、面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蜡烛 A 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移开蜡烛 B,用白纸做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 或“虚”)答案:A;等效替代法;虚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 和 B,点燃蜡烛 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 B 直到使它与蜡烛A 的像重合,表明像与物的_ 相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

7、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此实验不能用平面镜进行,是因为平面镜_。答案:大小;虚像;不能找到像的位置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 A 和 B 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 A 为成像物体。(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2)点燃蜡烛 A,从 A 一侧观察蜡烛 B,缓慢移动蜡烛 B 直到与蜡烛 A 的像_,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 A、B 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8、 B,都无法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4)如果在蜡烛 B 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像。(5)若在玻璃板后方出现两个 A 的像,则有可能是_。答案:(1)位置;大小;(2)完全重合;垂直;相等;(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4)不能;虚;(5)玻璃板太厚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 A、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 A 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 A

9、 和 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关系。(2)我们应选择_(选填“较厚”或“较薄” )的平板玻璃来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透过玻璃看到 B 蜡烛,从而确定_。(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的环境中进行。(4)将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5)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 B,使其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同桌的小红在旁边的位置观察到蜡烛 B 与 A 的像_(选填:“重合”或“不重合” ) 。撤去蜡烛 B 并在原蜡烛 B 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 _(选填“能”或“不能” )显示蜡烛 A 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像。(6)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答:_,理由是: 。答案:(1)大小;(2)较薄;像的位置;(3)较黑暗;(4)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5)重合;不能;虚;(6)不能;只做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