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导学案

1.3 组合(2)(理科)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数公式,能够应用组合数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通过对实际例子的描述,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组合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公式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公式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1上一节我们学

组合导学案Tag内容描述:

1、1.3 组合(2)(理科)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数公式,能够应用组合数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通过对实际例子的描述,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组合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组合的定义、组合数及组合数公式教学难点:利用组合数公式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组合数公式,下面我们来计算两个组合数 7031C为何不同组合数结果相同呢?怎样对这一结果进行解释呢?说明 从 10 个元素中取出 7 个元素后,还剩下 3 个元素就是说,从 10 个元素中每次取出 7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与剩下的(。

2、宋家中学小组合作 当堂达标导学案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 课题 戊戌变法 主备人 褚清池 授课人 褚清池 时间 2011 10 24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 了解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六君子等基础知识 2 通过学习 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 激发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 难点 重点 1 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2 百日维新 难点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

3、第四课时 1.3.1 组合学习目标:1.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来源:学习重点: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学习过程一、复习引入:1排列的概念:从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nmn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n说明:(1)排列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取出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2)两个排列相同的条件:元素完全相同,元素的排列顺序也相同2排列数的定义:从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 (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

4、编好导学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的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必须通过导学案的引领来达到学习目标,导学案的设计意图和目的要明确。要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超前预习或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的知识,老师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和分析,提取出老师需要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把更多更自由的时间交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校自 2013 年元月开始。

5、论文标题:导学案、小组合作探究、快步走多回头高三文科数学三种形式相结合的复习模式初探姓 名:潘富强一文科班学生学习的特点简述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大多是经过高一一个学年的学习之后,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来作出选择的,也有少数在高二乃至高三第一学期,从理科班中转出的。他们之所以作出选择文科,就是因为理科科目成绩较不理想,尤其是理科数学与文科数学在内容要求与能力要求上的区别,令许多文科生知难而退。根据近年观察、研究发现,文科班的学生,在文科数学复习中大多具有下面一些较典型的特点:(1)知识系统化较弱,不善归纳。

6、“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运用策略摘要: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一种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初中生物教师接受,并且正如火如荼地在教学中应用。本文就以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正确运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初中生物 一、 前言 所谓的“学案导学”是现在学校教育中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它主要是想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7、第 2 讲 1.1.2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重点: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难点:描述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考纲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典型例题 1.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8、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导学案一、任务目标1、 熟练掌握组合体视图的解读方法2、 能够解读中等复杂程度的组合体视图3、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善于构建物体的形状二、重点难点:1、 读组合体视图2、 构建物体形状三、教法、学法指导:1、 教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2、 学法:注重方法,抓住重点。建立基本立体图库,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四、课前准备知识要点:1、 三等关系:主、左视图 ; 视图长对正;俯左视图 。小贴士:使用的时候注意除了尺寸相等之外,三等关系还反映了位置的对应。2、 视图主要投影:既反映视图特征的部分线条。

9、排列组合题型总结排列组合问题千变万化,解法灵活,条件隐晦,思维抽象,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因而在求解排列组合应用题时,除做到:排列组合分清,加乘原理辩明,避免重复遗漏外,还应注意积累排列组合问题得以快速准确求解。一 直接法1 特殊元素法例 1 用 1,2,3,4 ,5, 6 这 6 个数字组成无重复的四位数,试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四位数各有多少个(1)数字 1 不排在个位和千位(2)数字 1 不在个位,数字 6 不在千位。分析:(1)个位和千位有 5 个数字可供选择 ,其余 2 位有四个可供选择25A,由乘法原理: =24024A2A42特殊位置法(2。

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 学习要求 1 熟练准确书写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2 通过资料研讨 培养和提高合作探究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准确把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内涵及其应用 课前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P9 P11 并且完成下列思考题 1 F2表现型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9 3 3 1中的 9 有 种基因型 分别为 其中的第一个 3 有有 种基因型 分别为 其中的第二个。

11、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C:理解)2.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C)3. 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A :知道)4. 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遗传问题(D :应用)【学习重点】1.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学法指导】发现问题,尝试设计杂交实验,学习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性状的自由组合现象。【学习过程】通过上节学习。

12、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基本方法(第 1 课时)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情。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 确定分几步,及分多少类,做到不重不漏。3.确定每一步(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 问题,或者是非排列组合问题。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四大原则:1、特殊优先原则在有限制的问题中,优先考虑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2、先取后排原则先取后排原则也是解排列组合问题的总原则,尤其是排列与组合的综合问题。3、正难则反原则。

13、“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模式结构其基本模式是: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展示提纲,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展现提升;穿插巩固,分层要求;达标检测,总结提高;分层要求,布置作业。l、激趣导入,明确目标。课堂教学开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生动活泼的导入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通常的导入方法有:设疑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名言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2、展示提纲,分组合作。要求救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提纲,帮。

14、辽宁省示范性高中 瓦房店市第八高级中学 高(三 )(数学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 年 12 月 6 日 1排列组合复习课导学案 编制:迟德龙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2.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能运用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二、知识梳理:1、加法原理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 类办法,在第 1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n1m2m的方法,在第 类办法中有 种不同的方法,。

15、本周课堂规范 “三为主”课堂导学案 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 课时 1课时 编号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P21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认识组合图形,会运用割补的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学生能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割补法 一、预习指导 我记得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有: 正方形面积公式: 。 长方形面积公式: 。 三角形面积公式: 平行。

16、神木中学 2013 届高考总复习生物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编写人:董崇强 励志: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专题十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 3 讲 9:3:3:1 的变形【复习目标】 在解题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预习案+探究案】探究点一:9:71、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 A 和 B 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 和 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17、1组合图形的面积导学案执教:安岳县岳阳镇小学 陈平【教学目标】1.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中,体会割补法的运用。2.能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灵活运用割补法正确计算其面积。3.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能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灵活运用割补法正确计算其面积。【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与组合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认识数学的价值。【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填一填 :基本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S=二、学习新知2(一)拼一拼:请用两个或几个基本。

18、宜春中学高中数学导学案 编写:阳启辉 审稿:饶勇第一章 计数原理1.3 组合1.3.1 组合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组合,组合数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组合数公式及其推导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组合问题学习重点:组合数计算公式以及性质学习难点:组合数计算公式以及性质的应用一 自主学习问题 1:(1)从甲,乙,丙 3 名同学中选出 2 名分别去参加某天的上,下午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从甲,乙,丙 3 名同学中选出 2 名分别去参加一项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问题 2:有 5 名体操运动员参加 2008 年北京奥运会选拔赛.(1)从中选出 3 名参加双杠,吊环,鞍马。

19、122 组合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组合的意义,能写出一些简单问题的所有组合。明确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过程与方法:了解组合数的意义,理解排列数 mnA与组合数 之间的联系,掌握组合数公式,能运用组合数公式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组合要领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奎 屯王 新 敞新 疆教学难点:组合的概念和组合数公式 奎 屯王 新 敞新 疆示例 1:从甲、乙、丙 3 名同学中选出 2 名去参加某天的一项活动,其中 1 。

【组合导学案】相关DOC文档
编好导学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doc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导学案).doc
读组合体的方法与步骤导学案.doc
改好的排列组合题型_导学案.do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导学案.doc
导学案2自由组合定律.doc
排列组合习题课导学案.doc
“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doc
排列组合复习课导学案.doc
组合图形的面积导学案.docx
自由组合导学案三.doc
组合图形的面积导学案.doc
组合学导学案.doc
组合导学案.doc
标签 > 组合导学案[编号:311550]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