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文 学 史绪 论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史家记述:(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 , 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三)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版Tag内容描述:
1、中 国 文 学 史绪 论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史家记述:(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二)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 , 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三)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四)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 ,始创文苑传 ,将 22 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二、目录学著作:(一)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 ,。
2、中 国 文 学 史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 , “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 “近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学受某种势力的压力,失去自己的传统,不能再向上发展,由其顶点日趋下坡的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分明而极重要的事实。绪 论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史家记。
3、名词解释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 305 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包括十五“国风” ,有诗 160 篇:雅分“大雅” “小雅” ,有诗 105 篇。颂分“周颂”、 “鲁颂” “商颂”有诗 10 篇。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边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赋、比、兴是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比较大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 ”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
4、名词解释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 305 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其中包括十五“国风” ,有诗 160 篇:雅分“大雅”“ 小雅”,有诗 105 篇。颂分“周颂” 、 “鲁颂”“商颂”有诗 10 篇。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边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 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赋、比、兴是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比较大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 ”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
5、中国文学史(袁)之隋唐五代文学第 1 页 共 19 页隋唐五代文学为什么说隋代文学具有过渡性质?(1)隋朝结束了四百年分崩动乱、南北分裂的局面,但它立国也仅三十余年,南北文学的合流开始成为现实,例如南朝的文学较发达,在诗歌体式和表现形式上,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便。由于隋立国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过渡性质。(2)隋炀帝身边虽然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但真正有才华的优秀作家不多,除虞世基外,其余作家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作诗而作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
6、1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建安风骨 .1二、正始之音(竹林七贤) .3三、南北朝民歌 .4四、陶诗和谢诗的比较 .7五、山水诗的文学价值 .8六、鲍照 .8七、永明体(竟陵八友) .9八. 宫体诗 10九、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11十、元嘉三大家 .12十一、 洛阳伽蓝记 (qie) 13十二、 志怪小说 .13十三、志人小说 .14一、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俊爽刚健1.也叫 “汉魏风骨”“风”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 “风” 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
7、中国文学史(袁)之先秦文学第 1 页 共 8 页先秦文学一、名词解释1、创世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创世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2、 荀子荀子现存 32 篇,是荀子学说的集中体现。这 32 篇绝大多数是说理散文,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判,同时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3、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 。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
8、第一章、明初的诗歌散文第一节、概述明代社会的政治特点:商业经济的繁荣形成新的读者群(市民阶层) ,引导文学思潮的变化。俗文学的逐步兴起,王阳明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有利于文学对人性的追求、禅学的兴起(狂禅) ;泰州学派:江苏激进的王学学派,代表人李贽;“性灵说”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俗文学地位提高。文学观念的改变:肯定文学的情感,将情感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 “情教说” (冯梦龙) 1;“性灵说”(公安三袁) ;清楚地认识了文学的虚实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开始关注人物性格刻画。明初诗文阶段:前。
9、中国文学史(袁)之秦汉文学第 1 页 共 11 页秦汉文学吕氏春秋:(1)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年左右。集论而为八览 、 六论 、 十二纪 ,共二十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 。(2)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篇;八览,每览篇;六论,每论篇。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今存篇) 。全书条分理顺, 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3)吕氏春秋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
10、中文考研论坛 http:/bbs.zwkaoyan.com(最大的中国语言文学考研交流学习社区)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习题集1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 、 夸父逐日 、 鲧禹治水 、 黄帝擒蚩尤 、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 共工怒触不周山 。 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世神话 、 始祖神话 、 洪水神话 、战争神话 、 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女娲补天 、 共工触山 、 后羿射日 和 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 淮南子 中。四简答1、神话所蕴。
11、Mr.li元明清文学史重点1填空诸宫调:诸宫调又称话本,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形式,它说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并配以音乐、宫调。有着明显的代言体特征:首先,是诸宫调作者的声音。其次,是故事中人物的声音,诸宫调演唱者代故事中人物说话,表达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再次,诸宫调演唱者自己的声音,叙述情节,抒发感慨,发表议论。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的唯一完整的诸宫调。 散曲(作品、作家)睢景臣高祖还乡、关汉卿不伏老、白朴佳人脸上黑痣渔夫、兰楚若南吕风情、刘时中上高监司、卢挚秋景、姚燧感怀、张可久叹。
12、第一章、明初的诗歌散文第一节、概述明代社会的政治特点:商业经济的繁荣形成新的读者群(市民阶层) ,引导文学思潮的变化。俗文学的逐步兴起,王阳明的心学打破了程朱理学的僵化,有利于文学对人性的追求、禅学的兴起(狂禅) ;泰州学派:江苏激进的王学学派,代表人李贽;“性灵说”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俗文学地位提高。文学观念的改变:肯定文学的情感,将情感作为评判文学的标准。 “情教说” (冯梦龙) 1;“性灵说”(公安三袁) ;清楚地认识了文学的虚实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开始关注人物性格刻画。明初诗文阶段:前。
13、#*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1.先秦文学一、填空l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3神话“鲧禹治水” 、 “夸父逐日” 、 “精卫填海”出自_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 _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 ,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5_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6 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_篇。7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
14、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1.先秦文学一、填空l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3神话“鲧禹治水” 、 “夸父逐日” 、 “精卫填海”出自_ 。4在先秦诸子著作中, _中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 ,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5_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6 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_篇。7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
15、复习内容是从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到(第三卷)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九章唐代文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初唐:唐风形成时期。盛唐:唐诗顶峰,出现群体性创作,最能体现唐诗的时期。中唐:唐代散文发展最为突出的时期,传奇小说的鼎盛时期。晚唐:唐诗的衰落时期。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 ,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提出的“六对” “八对”之说,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对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
16、第一编 先秦文学绪 论先秦是中国文化发生初创时期,是上古期第一段。先秦文学尚未从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其特征与这时文化形态有着密切关系。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一、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文学。例:据说是神农时代蜡辞(礼记郊特牲)大约是农事祭歌;传说尧舜时击壤歌、南风歌等,是后人伪托;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遗留。如吴越春秋载弹歌,反映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已具韵律,显是古老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夏代诗歌遗文。二、文字产生后,脱离传说时期。甲。
17、中国文学史之清代文学第 1 页 共 14 页清代文学清代诗文的特色。(1)明清鼎革,激化了民族矛盾与斗争,中原板荡,沧桑变革,唤起汉族的民族意识与文人的创作才情,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遗民诗人的沉痛作品,体现了那时代的主旋律,即便曾一度仕清的诗坛名流,也在诗歌里抒发家国之痛,映照兴亡,寄寓失节的忏悔。(2)这两部分诗文以对现实的敏锐反映而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稍后的诗人及其他作者,虽无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家国之悲,但也慨叹时世,俯仰人生,写出了风格独特的篇什。已呈式微之势的词则应时而复兴。
18、古文 一 填空题 1 10 二 诗歌赏析 2 9 三 名词解释 4 4 四 简答题 4 8 五 论述题 2 12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 动荡不安的性格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辣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2 曹操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