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 2009 02 06 15 26 10 标签 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习题太平天国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教育 分类 自学考试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 单选题 1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Tag内容描述:
1、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习题 2009 02 06 15 26 10 标签 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习题太平天国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教育 分类 自学考试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 单选题 1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 D 义和团运动 2 洪秀全领导。
2、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时代变化,1、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 成了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这一时期世界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二)时代向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新任务: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二 各阶级的探索,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战争,企图用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和富国。
3、风雨如晦年代的抗争与探索,第二讲,历史大变局中传统社会力量的应对,第一专题,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社会力量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和“强敌”时所作出的反应,进而认识到:无论是地主阶级中较为开明的改革派、洋务派,还是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阶级,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挽救国家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出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和“三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的传统社会力量将作出怎样的反应呢?,。
4、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本章教学目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大致了解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进而发现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已经行不通。,本章重点和难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3,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引 言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读书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笔记 学号 Y311120 37 姓名 李光华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五次斗争 1851 1 1 1864 7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5 5 1898 9 戊戌变法 1899 1901 9 义和团运动 1894 11 1912 4 辛亥革命 一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 一 历史背景 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 封。
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里,多选、错选或未选均无分。1造成太平天国与古代农民起义有新的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D ) 。A.领导阶级不同 B.组成成分不同 C.指挥思想不同 D.所处时代不同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C )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 ) 。 A.冯桂芬 B.李鸿章 C.曾国藩 D.魏源4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 )。A.同文馆 B.广。
7、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是在:( A )A、金田村 B、桂林 C、武昌 D、天京2、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C )A、北伐的失败 B、天京事变 C、天京陷落 D、洪秀全逝世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C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C、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D、平均地权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B。
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体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真题分析 课堂练习,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图示本章逻辑关系,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51-1864),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爆发原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
9、前言 历史学前沿理论与学术动态概述上编 晚清史(下)第一章 西方的外患冲击:礼仪鸦片与战争(上、下)第二章 帝国的内乱:太平天国第二章 帝国的内乱:太平天国课前思考题:你认为洪秀全具有开国皇帝的才能品德吗?有人说拜上帝教是“邪教”,你怎么看待?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呢?一、背景1.现象:人口激增(4 亿)、吏治腐败、民生困苦、民间会党起事不断2.理论:黄仁宇 内卷化二、拜上帝教的创立1.洪秀全创教:1828-1843 年,16 岁童生省城考秀才四次不中(第二次考试买劝世良言,第三次高烧疯狂),初试前十,复试落选,受不了这样冰火二。
10、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众和政府的状况(一)民众的生存状况鸦片战争以来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随着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生存状况日益悲惨。战争破坏、赔款重负、鸦片贸易,致使“银贵钱贱” ,这些交织起来的灾难使广大农村中土地兼并更为严重、地租上升、高利贷猖獗、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资本、商品和机器工业不断涌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开始破产,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手段。在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的赔款达到天文数字,致使清政府不。
11、1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了基础。二、重点和难点:1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2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的评价;3百日维新述评。三、计划课时:2 课时随着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
12、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主讲:马印普 TEL:49841313 地址:8-208办公室 邮箱:121965776qq.com,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洋务事业的兴办,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一、戊戌维新运动,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天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过程1)1843年洪秀全开始拜上帝; 2)1851年1月,率拜上帝教。
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纲要2018版,近代史纲要2018版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2018中国近代史纲要pdf,近代史纲要知识点笔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
14、1中国现近代史纲要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农民战争的意义以及败的原因、教训?答:意义: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势力。它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农民阶级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拜上帝教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
15、1,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意识形态与社会组织一体化,绅士信官,民信绅士。如此则上下通而政令可行。(姚莹),3,第一节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社会经济危机 2、鸦片战争的影响 3、自然灾害 4、西方思想的影响(洪秀全),4,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教义:拜上帝、人人平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打倒“阎罗妖” 理论基础:西方基督教农民平均主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洪秀全(1814-1864),5,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反封建主义和反对外来侵略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
16、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维新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主要内容,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主 要 内 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第。
1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推进大后方的抗日。
18、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空前未有的大变局: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变化了时代向人们提出了新课题:如何抵御外侮,挽救危亡?如何向西方学习,变革中国? 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登台表演: 中国的农民阶级 统治阶级中有识之士的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太平天国旧式农民运动最高峰,洪秀全的塑像,这次斗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这次斗争有组织、有准备,特别是有独特的斗争理论(利用外来宗教)。这次斗争建立了强大的政权。颁布了系统的纲领和一系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