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18401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具体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真题分析 课堂练习,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图示本章逻辑关系,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51-1864),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爆发原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过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发生在

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一场伟大农民战争。爆发原因: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遇到自然灾害等原因外,就是鸦片战争后的恶果(赔款等)压在了广大农民身上。第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赔款及战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第二、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局面加剧。第三、外国工业品倾销,大量手工业者破产。,(2)洪秀全发动农民运动的思想(农民起义理论)武器运用基督教教义宣传的平均、平等观念,结合中国斗争需要,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提供思想基础。1847年订定了十款天条,作为会众的政治生活准则,起义后成为太平军的军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

3、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3)五件大事(单选、多选、简答) 1851年1月,金田起义开始的标志 1851年9月,永安建制势如破竹的标志 1853年3月,定都天京高潮的标志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由盛转衰的标志 1864年7月,天京失守失败的标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金田起义旧址,金田起义,1850年6月,洪秀全向会众发出“团营令”。要求会众在11月4日以前集中到金田村等处。,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年号太平天国,军称太平军。(识记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

4、斗争风暴的起落,1851年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称王 1851年9月,攻克永安州 1851年12月洪秀全封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 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1851年9月,攻占 永安,太平军整顿 建制,严肃军纪, 清除奸细,封王, 由东王节制诸王, 初建政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定都天京,1853年2月9日,太平军水师战船万艘顺流东下。连下九江、安庆、芜

5、湖,直捣金陵。3月9日,攻占南京外城,20日破内城。3月29日,东王迎天王入南京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太平天国时代的南京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于西征、东征,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3年春,顺江 东下占领南京, 改名为天京。 正式建立与清政 府对峙的政权。 1853年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开始派林凤 祥、李开芳进行 北伐。因孤军深入、 给养不足,全部 壮烈牺牲。,1852年春, 突围北上,,1852年攻占 武汉三镇 队伍发展 到50万。,南王

6、冯云山 牺牲,西王肖朝贵 牺牲,1853年赖汉英率部 西征:1855年石达开 西征军潘阳湖口大捷后, 进入江西。,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血洗天京,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识记2)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胜到衰的转折点。,当时太平军将士写的打油诗很清楚地反映了时人的心态: 天父杀天兄, 终归一场空, 打起包袱回家去, 还是当长工,天京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天京陷落,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19日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中国近

7、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金田,永安,天京,长沙,武昌,南昌,九江,天津,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金田起义1851年,永安建制1852年,定都天京1853年,天京陷落1864年,北伐西征东征18531856年,天京变乱1856年,后期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失败经过回顾,2.天朝天亩制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性质: 天朝天亩制度 (1853)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8、。,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为9等,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规定了平均主义的社会生活方案,太平天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内容,讨论,你对天朝田亩制度如何评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

9、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 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1)性质: 资政新篇(1859)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3. 资政新篇,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

10、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2)内容,讨论,你对资政新篇如何评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

11、和社会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3)评价,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简答 论述) (一)历史意义(正面评价)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第二,它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二)失败的原因(负面评价)及教训第一,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第二,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三,对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

12、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工人阶级,马克斯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太平天国运动真题再现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 )(08年10月) 1851年 B. 1853年 C. 1856年 D. 1864年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C)(08年10月) A. 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 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3.太平天国公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09年1月) A天朝田亩制度 B原道醒世训 C十款天条 D原道觉世训,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13、D )(09年10月) A.海国图志 B.救亡决论 C.天朝天田制度 D.资政新篇 论述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09年4月) 答题要点: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第二,它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二、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二节 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单选、多选) (一

14、)洋务派的形成 1、时代背景-内忧外患 2、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其中,奕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3、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1861年清政府设立,授命综合处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任命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侍郎文祥为总理衙门大臣。后来设立了一些机构。,例: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 (09年10月) A.奕 B.桂良 C.曾国藩 D.李鸿章,总理衙门大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洋务运动的指导

15、思想最早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冯桂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5、举办洋务事业的目的 (1)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的目的,首先或说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2)同时,洋务派办军事工业也有加强海防、边防,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在内。,(二)洋务新政的兴办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1、创办近代企业,(1)兴办军事工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6、,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江南制造总局(沪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2)兴办民用工业,洋务派是打着“求富”的招牌办民用企业的(“稍分洋商之利”)。办民用企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办军事工业原料、交通、资金等不足。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 ,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方式: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天津电报总局 李鸿章(盛宣怀总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李鸿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2、建立新式海陆军,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1)

17、开始使用洋枪洋炮,聘请外国军官为教练。 (2)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筹 划 海 防,返回,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培养翻译人才 工艺学堂培养专门技术人才 军事学堂培养新式海军人才,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创办新式学堂,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之前摄影于上海轮船招商局;小图为1905年部分第一批留学生聚会合影,中国近

18、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派遣官费留学生赴英、法、德等国学习,(2)派遣留学生,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简答、论述)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正面评价) 第一,客观上促进了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负面评价)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第二、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四、顽固派的阻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中

19、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真题再现 单选 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08年10月) A. 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2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 (09年1月) A江南制造总局 B马尾船政局 C天津机器局 D湖北枪炮厂 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 ) (09年10月) A.奕 B.桂良 C.曾国藩 D.李鸿章 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B ) (09年10月)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第三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运动,三、资产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维新运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1、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1)是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急剧激化的产物(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3)早期维新思想家(其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虬、陈炽、何启、胡礼垣等人),进一步要求清政府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维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迅速形成颇有声势的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为一场变法维

21、新的政治运动。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3、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行动 (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单选、多选)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 梁启超变法通义; 谭嗣同仁学; (2009年1月单选) 严复翻译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汉译名为天演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3)介绍外国的变法: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22、:(单选、多选) 其中影响较大的报纸有: 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 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 湖南的湘报; 影响较大的学会有: 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重要的学堂有: 康有为主持的万木学堂。 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多次向皇帝上书,上陈变法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著书立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谭嗣同的仁学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严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

23、动的兴起和夭折,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 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纪 波兰分灭纪,康有为,光绪皇帝,介绍国外变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办学会,维新运动时期,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较为著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广州) 时务学堂(梁启超任总教习,长沙),万木草堂旧址,时务学堂旧址,梁启超,设学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戊戌维新期 间办的报刊,湖南维新派人士 左二为谭嗣同、 右二为唐才常、 右四为熊希龄,创办报刊

2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学堂:1、论战的双方:维新派、守旧派。 洋务派官僚、湖广总督张之洞写了劝学篇,书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是不能改变的。这本书成为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2、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要不要变法;二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三是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总之,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二)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

25、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1、百日维新起止日期,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捕杀改良派为止,史称“百日维新”。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识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百日维新,故宫隆宗门内的军机章京值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

26、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百日维新”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突然从所住的颐和园赶回皇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宣布临朝“训政”。这就是戊戌政变。随后,慈禧命令捕杀维新派人物。,戊戌政变,荣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杨深秀,谭嗣同,杨锐,林旭,康广仁,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谭嗣同殉难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2、变法的主要内容,

2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一,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脱离人民群众,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节 戊戌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