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主备人 授课时间 1 课时 审核人课 型 新 授 课 题 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财政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2、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Tag内容描述:

1、主备人 授课时间 1 课时 审核人课 型 新 授 课 题 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财政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2、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 识图能力。注重知识前后联系,培养综合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到维护和平的重要。教学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2、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王粲和蔡文姬;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南北朝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通过对建安诗人和诗歌、陶渊明的田园诗;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具体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发展 学生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归纳总结的结果中体会出。

3、 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知识网络构建项目 人物 朝代 主要成就数学 祖冲之 南朝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 7 位数,比欧洲早 1100 年农学 贾思勰 北魏 著有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地理 郦道元 北魏 著有水经注 ,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书法 王羲之 东晋 书法独创一家,被尊称为“书圣” ,代表作有兰亭序 ,号称天下行书第一绘画 顾恺之 东晋 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雕刻 北朝 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课后即时训。

4、 第 24 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精品教案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年级:_ 班级:_ 授课教师:_主备人 授课时间 1 课时 审核人课 型 课 题 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晋、南朝财政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2、过程与方法: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注重知识前后联系,培养综合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

5、课 时 教 案课 题: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 课时 总第 个教案课 型: 新 授 编写时间: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课程目标: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成熟和农历。知识与能力1、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2、了解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及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艺术成就;3、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从已有的历史中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和对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收集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

6、初 一 历 史(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1 课时)1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 、 水经注 、王羲之与兰亭序 、绘画、石窟教学目标2学习科学家注意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 。教学难点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雕塑 教学过程 关键点拨一、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1、北人南迁的影响有哪些?2、南朝政权是如何更替的?3、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江南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自主合作与探究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

7、 第 10 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文艺和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伟大的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离骚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中医和编钟。2通过诗经和离骚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诗和历史的关系,培养认识和学习历史的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屈原为什么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培养学生评价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成就。2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二)教学难点1文学艺术和春秋战国时期现实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 课。

8、初 一 历 史(第 18 课 秦汉的科学技术 1 课时)1了解西汉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概况。知道汉代的九章算术、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华佗和“麻沸散”等基础知识。2学会自己动手制作造纸、医学、地动仪成就表。教学目标3明确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认识古代科学家蔡伦、张仲景和华佗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孜孜以求的崇高品格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重点介绍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教学难点 由于地动仪已失传,中医学知识对学生是个陌生的领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关。

9、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说课教案鱼台县武台中学 闵凡修第 14 课 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14课的教学内容,这一节课是在我们学习了宋元时期政治、经济及对外关系的基础上,对文化的了解。通过本课,我们将认识到宋元时期文化繁荣,在史学、文学和艺术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宋词及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代表人物,元曲及关汉卿,张择端、赵孟頫及代表作。2、能力培养:通过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

10、第 19 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课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 2 分钟。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

11、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第 19 课,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宗教,史 学,艺 术,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国民间主要流传哪几种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哪里?它是怎样传入中原的呢?什么时候传入中国?,起源于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汉时期,天竺,大月氏,长安,洛阳,白马寺,天竺,大月氏,长安,长安,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寺庙,四川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 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

12、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第 19 课,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宗教,史 学,艺 术,第一轮,初学浅知,准备时间:5分钟; 学习目标: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和史记的简要内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并在书上标记好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比赛方式:抢答,1、西汉末年, _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 兴起。 2、西汉史学家_的_ _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 到_ 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 3、 是迄今为止。

13、第 19 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课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 2 分钟。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

14、第19课 秦汉的宗教、 史学和艺术,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3.列举雕塑、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 2.司马迁与史记 3.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佛 教,道 教,1.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佛教的传入,佛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和哲学。它对东方世界的宗教、文化、社会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伽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境内)。,佛祖简介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释 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释 迦牟尼生活的时代,约为公元前六 世纪。

15、1世界三大宗教指: ( )基督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A、 B、 C、 D、2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4如果你想查阅汉高祖刘邦的事迹,可以翻阅下列哪部著作( )A.论语 B.九章算术 C.孙子兵法 D.史记5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塑艺术品是( )A画像石 B铜奔马 C秦兵马俑 D博山炉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汉书 B 春秋 C 史记 D 诗经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汉武帝 B班超 C陈胜 D秦始皇8 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16、第 19 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课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 2 分钟。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

17、第 19 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知识与能力: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与绘画的突出代表秦兵马俑、汉马王堆帛画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授课过程(播放“丝绸之路”的影音材料,时间大约 2 分钟。画面向学生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沙漠、驼队、商旅等等场景。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你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条路上往来不息的驼队、纷繁忙碌的商旅,这象征着汉王朝政治经济和对外交往的繁荣。这是因为,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始和初步发展时。

18、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宗教,史 学,艺 术,(一) 佛教东来,1、佛教起源于什么地区?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2、(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3、佛教的教义有哪些?人死后能转生来世,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今生能受苦,来生幸福,白马寺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二)道教的兴起,1道教产生于哪里?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奉老子为教主。 什么时候兴起的? 东汉时期 2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修身养性、清静无。

19、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第 19 课,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与史记,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宗教,史 学,艺 术,1、佛教传入,中国民间主要流传哪几种宗教?你去过哪些宗教圣地呢?,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它是怎样传入中原的呢?,天竺,大月氏,长安,洛阳,白马寺,天竺,大月氏,长安,长安,白马寺,白马寺,佛教为什么能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和提倡?它又有哪些教义吸引了人民群众?,九华山,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佛教四大名山,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2、道教兴起,老子,道教又适应了统治者什么需求呢?,齐云山,青城山,武当山,。

20、初 一 历 史(第 19 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1 课时)1知道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司马迁与史记 。秦兵马俑和马王堆帛画2学会如何看待和评价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 ”的史实,进一步理解他得到后人尊敬和赞扬的原因。教学目标3认识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通过欣赏我国古代的各类雕塑作品,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教学重点 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和评价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教学过程 关键点拨一、导入新课复习秦汉的科学技术一节的内容:二、自主合作与探究1自主探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19课】相关PPT文档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19课】相关DOC文档
标签 >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编号:333333]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