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标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学习目标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重点)3.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难点)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标注在课本上)1河姆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

1、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标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学习目标1.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重点)3.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难点)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标注在课本上)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时间、地点:_ 、 流域;工具:使用 ;生产状况:原始农耕,种植_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 ,饲养 ;制造陶器。生活状况:河姆渡居民居住在 。文化: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

2、邢台六中大语文教学模式高一年级历史讲学案第 1 页(共 3 页)学习目标:1. 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 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重点)3. 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难点)教学过程一、预习见疑一、温故互查: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是 2、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前,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居民是 3、北京人使用 火,也会 火种;山顶洞人会 4、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 石器,山 顶洞人还掌握了 技术5、北京人过着 生活;山顶洞人过着按照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生活二、设问导。

3、原始的农耕生活作业导航1基础知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中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2初步学会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3认识我国的原始农耕时代的成就对世界的贡献。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距今约A七千年 B五六千年C一万八千年 D四五千年2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是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3粟的种植源于我国,它最早出现于A七千年 B五六千年C一万八千年 D四五千年4粟成熟后,半坡的原始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A简单打制的粗糙石刀。

4、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板块结构为:“半坡居民的生活” 、 “河姆渡人的生活” 、 “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一、第二个子目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第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与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教材例举了大量文物图片,重视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同时,还配有我国原始农耕。

5、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说课稿,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图文,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图片,原始的农耕生活简笔画,初中上册历史讲解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分为哪三个,说课稿。

6、上课前先提问第一节内容,然后在导入新课。导入: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像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这些远古居民的生活,那么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猎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你去获取食物能够很及时很稳定吗?显然不能,对吧?结论: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可是这些远古人总得生活下去呀,怎么办呢?不能老是依靠采集野果、打渔狩猎呀,得想办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才能解决吃的问题,对吧?于是这些远古人就开始想办法自己制造食。

7、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自我简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始的农耕生活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五个方面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及理论依据: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原始的农耕生活是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2 课的内容。原始社会演化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牧业。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纪尚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探索精神。但较。

8、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我国原始农业的主要情况,包括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2认识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比较归纳法,简述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等地的原始农耕文明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观察历史文物图,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先民们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

9、 1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示例教学目标了 解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这种经济对当时社会进步的作用基础知识识记水平掌 握 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重要特点判断推理原始农业产生的原因、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联想归纳 以农耕生产为基点的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思考比较 干栏式住房与半地穴房屋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能力训 练过 程方 法看图分析 陶器的用途、图案及其所反映的历史本质民族情感 我们的祖先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值得尊敬情感、态度价值观思想意识我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的过。

10、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在上一节课讲述了距今几万年的远古人类的居民生活,顺着时间的发展人类不断进化、发展,开始进入农耕文明,农业由古至今都是我国的经济基础,被历代统治者重视,在历史学习中一直都是重点学习的对象,而原始农耕作为农业的起源,为以后对农业经济的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二、说学情本课是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历史基础几乎为空白,但他们主要来自农村,对农业发展所需条件比较清楚,因此从这点来说十分有利与教学内容的完成。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少,。

11、原始农耕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要求学生掌握半坡遗址为代表的北方农耕文化的特征和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了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了解南北方原始聚落的不同的生活状况。2、能力培养(1) 使学生能够从南北方气候的不同条件,学会分析南北方在种植作物不同的原因。(2) 让学生根据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分析、比较南北方原始农耕居民在建筑上不同的原因,比较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的差异性。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了解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我们中国农业文。

12、多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回放:导入语: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回想一下,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什么?学生回答:采集和渔猎,并以采集为主。教师:对。那时候人们仅靠“采集”食物为主,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会有很多不便之处,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不便表现在什么方面?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局限性?学生想像、讨论学生回答:学生一:受季节的影响,比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学生二:受自。

13、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预习指导: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地点、距今时间、生产工具、农耕作物、建造房屋、原始的饲养业、手工业各是怎样的?一自学目标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情况,以他们为例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认识到他们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性。2.通过对河姆渡、半坡远古居民的了解,认识到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

14、1课题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

15、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习目标】 1 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2 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 3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4 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教学重点】 知道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作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 【教学过程】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 生活年代:距今约 6000 年。 2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位于黄河流域。 3 生活、。

16、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原始的农耕生活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 2 课。本节课堂的主要特点有: 1积极创设问题和活动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中,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小组模拟等多种活动开展学习,把学生始终置于问题情境中、活动中,师生始终处在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想象、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在引入新课前的提问和观看图片,充分考虑。

17、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仙人渡中学 白建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18、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年代、地点、农耕生活。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试过识图,培养观察的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人民审美的观点;通过河姆渡与半坡遗址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比较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现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价值的意义;通过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

19、教学设计名称 原始的农耕生活执教者 郝婧 课时 1 课时基本信息 所属教材目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教材分析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学情分析针对初一学生所处的年龄段特点,即自我表现欲强,思维活跃,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分。

20、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教学目标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弄清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影响。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和阅读文献资料,结合已有知识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3.认识我国远古人类对世界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以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难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及形成的原因三、教学方。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相关DOC文档
2.原始的农耕生活.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66460.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2.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的说课稿.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doc
2原始的农耕生活.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说课稿.doc
原始农耕文化教学设计.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案例分析.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doc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1).doc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反思.doc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doc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doc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doc
标签 >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编号:272228]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