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 课 题 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懂得人的骨骼是由 206 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知道手骨由 27 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Tag内容描述:
1、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 课 题 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懂得人的骨骼是由 206 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知道手骨由 27 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
2、1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 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
3、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溶 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 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
4、课题 1. 空气的性质 备课教师 任 立 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2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可以流动,流动的空气就是风,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3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做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2留心空气会流动,压缩空气有关的技术应用。
5、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课文、单元练习和习作。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共 3 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 观察事物。2.“课文”共安排 25 课,分为 7 个单元。 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 继续采用“ 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 用。一是朗 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
6、 22、雾凇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4 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选择“渐渐地” 、“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
7、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3、。
8、宋楼镇田楼小学电子备课设计年级:四 学科:语文 主备人:蒋淑平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课型 新授 第 1 教时 总第 1 教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教学器材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 (约 15 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作业设计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二次修订(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
9、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 9 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 2 个生字只识不写。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丰富感情。教学媒体:投影、录音教学时间:二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3、学习、理解第一小节诗。
10、 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段明升2017.09小 学 四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教 学 计 划一 、 教 材 分 析 科 学 四 年 级 上 册 由 “天 气 ”、 “溶 解 ”、 “声 音 ”和“我 们 的 身 体 ” 四 个 单 元 组 成 。 本 册 教 材 是 在 三 年 级 上 、 下 册 的基 础 上 , 引 领 学 生 经 历 一 系 列 有 意 义 、 有 价 值 的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 使 他们 获 得 更 多 的 学 习 体 验 , 加 深 对 科 学 的 理 解 , 增 进 科 学 探 究 的 能 力 。本 册 教 科 书 中 的 每 个 教 学 单 元 都 有 七 个 课 题 , 这 七 个 课 题 即 学习 的 内 。
11、峨山二小小学科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3、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4、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 城市天气预报图 ”: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
12、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溶 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 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
13、资料库备课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年 9 月(26-30 日)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气象台怎样进行天气预报,并且有些天气现象。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生物的天气预报情况。情感与态度,价值观: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重点:了解气象台怎样进行天气预报,并且有些天气现象。难点:能够分析生物的天气预报情况。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下雨之前哪些生物能够天气预报?学生根据实际说说自己的观点。1. 探究内容:分组分析:1.气象台怎样进行天气预报?2.为什么有时会发生不准确的天气预报?3.那些生物进行天气预报?4.除了常见的天气现象之外,。
14、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溶 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声 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15、最新 料推荐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一、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二、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三、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
16、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第一课 骨骼教学内容:课本 P2-4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2、知道成人骨骼由 206 块骨构成。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4、知道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准备:人体骨骼模型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出示一块骨头) ,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皮肤下面硬硬的东西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的骨骼。 (板书课题)2、提问:关。
17、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 第一课 骨骼 教学内容 课本P2 4 教学目标 1 能够对照人体骨骼 完成骨骼拼图 2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 懂得骨骼有运动 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 知道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 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 知道骨硬而结实 可以生长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 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 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准备 人体骨骼模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18、(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学4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9、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 空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 缩小。 2、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 缩小的。 3、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