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动高职人才培 养模式的改革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 业 (网络工程) 方向为例 杨瑞梅 范兴亮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摘 要: 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 院校可直接让企业入驻校园,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校 企合作平
校企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Tag内容描述:
1、探索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动高职人才培 养模式的改革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 业 (网络工程) 方向为例 杨瑞梅 范兴亮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摘 要: 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 院校可直接让企业入驻校园,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校 企合作平台, “政企学”三方互惠互利, 实现三方共赢的“校中企, 企中学” 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网络工程方向) 为例说明在校 企合作新模式下, 以岗位能力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计算机。
2、1构建职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能否办出成效、特色的关键,也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职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探讨了该模式的行动方案,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这一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赢驱动机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
3、能力导向 校企协同 实施三结合的本科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雪莲 郭俊先 吕全贵 黄薇 张振国 张绢 新疆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 要: 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校企协同的卓越人才培养等问题, 以本科 生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校企协同为导向,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探索、企 业实践课程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开展等, 实施三结合 (“课堂 教学、企业实训、学科竞赛”三结合) 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本科生 的工程创新能力1。 关键词: 能力导向; 校企协同; 三结合; 作者简介:李雪莲 (1967-) 。
4、构建_校企合一_工学双全_的职场化教育新模式_以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本文由 334673382贡献pdf文档可能在 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1 0 年 4 月第 2 期构建 “ 校企合一 ” “ 、 工学双全 ”的职场化教育新模式55构建 “ 校企合一 ” “ 、 工学双全 ”的职场化教育新模式 以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例陈柏良 何巧利 郑艳芳 周宝玉(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贸易系 , 福建福州 350012 )摘 作为职场化教育新模式 , “ 要 校企合一 ” 工学双全 ”模式继承 、深化 、发展和完善了校企合作办学 、 “模。
5、校 企 互 动 电力 工 程 技 术人 才 培 养 模式 探 索与分析 郭晓瑞 杜树 新 钱懿 湖 州 师范 学 院 摘 要: 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工业的发展, 校企互动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推广。 本文秉承教学与工业实践紧密 结合, 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 探索以电力系 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体校 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现代电力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 校企互动;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作 者简 介: 郭晓瑞 。
6、标 题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学 科 生物化工作者姓名 傅彩霞 邮编 233010 联系电话单 位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内容介绍(本栏须由本人填写)当前经济形势下,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背景,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已成为众多职业学校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情况,针对目前比较敏感的学生就业、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对我校目前在此领域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分析各自模式存在的利弊。文章最后对我校在校企合作、产教合作方面的。
7、“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威海职业学院与家家悦集团共建、共管二级学院,以培养、储备和使用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为共同目标,将校企双方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构建完善的治理结构,同时改革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平衡和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保障二级学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在国家倡导的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前提下,近年来,高职院校在理。
8、“工学结合,校企互动”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针对当前高职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订单式” 、 “三明治” 、 “21。
9、校企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徐淑华 马艳 刘华波 (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 青岛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在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共同建设了小型自动化培训中心,企业将先进产品和先进技术注入高校,为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的提高建设了现代化的实验训练平台。学校具有实验教学良好的基础条件和高水平教师资源,实验室开放运行,资源共享,同时利用这个平台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培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