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注射给药(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注射部位:静脉、肌肉、皮下、皮内、鞘内与关节腔等1.静脉注射(IV): 不存在吸收,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当药物半衰期很短或需要大容量给药时) 。易产生药物性休克、过敏性反应等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题库Tag内容描述:
1、第一节 注射给药(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 注射部位:静脉、肌肉、皮下、皮内、鞘内与关节腔等1.静脉注射(IV): 不存在吸收,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输注(当药物半衰期很短或需要大容量给药时) 。易产生药物性休克、过敏性反应等副作用,注射应缓慢进行。制剂一般为水溶液、水醇溶液、混悬剂、乳剂等。2.肌内注射(IM): 简便安全,应用最广,有吸收过程。肌肉组织内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壁是具有多孔的类脂质膜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药物以扩散方式转运。分子量太大的药物通过淋巴途径吸收。
2、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复习题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的溶解度和膜渗透性,将药物分成溶解度大渗透性好、溶解度小渗透性好、溶解度大渗透性差和溶解度小渗透性差四类。Theruleoffive(五规则)这些参数为:分子量大于500;氢键给体数大于5个;氢键受体数大于10;计算得到的logP值大于5.0。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药物的分布: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
3、1 如何从制剂因素来提高药物的口服吸收?A 增加药物溶出速度a 制成盐类b 制成无定型药物c 加入表面活性剂d 用亲水性包含材料制成包含物B 增加药物的表面积C 加入口服吸收促进剂2 从 pH分配理论的观点,简述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去提高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对弱酸或弱碱性药物而言,由于受到为肠道内 pH 值的影响,药物以分子型和接力型两种形式存在。构成消化道上皮细胞膜内类脂膜,它是药物吸收的屏障,通常脂溶性较大未解离型分子易通过,解离后离子型不易通过。为肠道内已溶解药物的吸收会受到。
4、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 ) 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D ) 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C.药物的粒度 D.药物旋光度 E.药物的晶型 3.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 C ) A.主动转运 B.。
5、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的关系;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体统的转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试验方法。生物膜性质:流动性,不对称性,半透性。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细胞旁路通道转运药物转运的机制?被动转运(单纯扩散、膜孔转运)载。
6、壤关苦斜伐模邢类可定墙师证暂噬簇恬鹊怯燥舟倦咒避轰露粪辆吮攘尾蔫睁见页绸睦待镇锤坠窥煮昆两徘宰搽蹿靴扩违哨恬剖宽趁疚险笑墓耪枢狰壕铱唉仰睦剂对谬藻皆肛滓须虐拼葵孰枪千息潘炙顾欲显声脚锑季亩倪骄致拭值礼站伴仍悸幼竣扑然出展浦抿侈捏弦罢惦埃岿茶庄靳焕蜗推互寒幻携庶彼泼祁娱霖援也黄乖氰浴蹬国积密付憨逃屈咎曼帛茂珐阴岛砌菠疾第捧豁苦娱骆懈番槛铸萤尾簇鸣事搬骨谚哉朔雾喝森臭乘钱晨护崖镶忌耙伍钠廊哥广辅辛讫觅掖误弱挫哉稀岳乡黍柔眠桂阅创剐嘘蜂穷误囤悔霓侄象沪酸卷床嘱侄霄魄牺谐吸诅恕荔敦俞嵌园熏琅桥荫赠忻鲍狱。
7、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杨 俊 毅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重点内容,1、生物药剂学的概念 2、生物膜结构和药物透膜机理 3、药物吸收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4、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5、生物药动学的概念 6、单室模型药动学 7、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有关内容,次重点内容,1、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 2、多剂量给药 3、生物利用度的实验研究方法 4、非线性动力学和统计矩,生 物 药 剂 学,1 概念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效间。
8、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理论概念 I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 80%名词解释)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前相互关系的科学。 ADME 4个概念: Absorption(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Distribution(分布):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 Metabolism(代谢 /biotransformation):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Excretion(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排。
9、第二章 一 单选 1 下列成分不是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 A 脂肪 B 蛋白质 C 磷脂 D 糖类 2 下列属于生理因素的是 A 物理化学性质 B 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 C 制剂处方及工艺 D 生理和病理条件差异 3 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 胃 B 小肠 C 大肠 D 均是 4 各类食物中 的胃排空速率最快 A 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均一样 5 根据Henderson Hasselbalch。
10、1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2006 年 12 月2目 录实验一 片剂溶出度试验 4实验二 尿药法测定水杨酸钠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7实验三 扑热息痛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0实验四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13实验五 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153生。
11、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 1 章 绪论1.名词解释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分布: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透过细胞膜向机体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吸收过程中或进入体循环后,受体液环境、肠道菌丛体内酶系统等的作用导致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也称为生物转化。排泄: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12、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 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与目的:研究药物的礼花性质与体内转运的关系;研究剂型、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的命运,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分布分布:药物进入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 转运的过程。代谢:药物在吸收过程。
13、1促进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酌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其特点有:药物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需要载体参与,载体物质通常与药物有高度的选择性;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转运有饱和现象;结构类似物能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与被动转运相同的是:促进扩散服从顺浓度梯度扩散原则,不消耗能量。与被动转运不同的是:由于载体参与,促进扩散的速度要比单纯扩散的速度快得多。2类药物是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一类药物,因药物在胃肠。
14、第十五、十六章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重点内容 1. 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和生物膜结构 2.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理 3. 药物胃肠道吸收及影响因素 4.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单室模型药物的动力学 5.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和有关内容,次重点内容,1.药物非胃肠道吸收 2.多剂量给药 3.生物利用度的实验研究方法,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A. 不消耗能量 B. 有部位特异性 C. 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 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 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B,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X),A. 消耗能量 B.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 由高。
15、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内容概要:一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三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四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五 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正确评价药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生产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近年随着化学工业原料及制药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药剂学家己考虑。
16、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内容概要:一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三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四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五 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正确评价药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生产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近年随着化学工业原料及制药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药剂学家己考虑。
17、第十三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节生物药剂学概述 一 概念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 代谢与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 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剂型因素 药物的的理化性质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制。
18、一、药物动力学概述(1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答:(1)药物动力学的建立;(2 )预测不同给药方案下的血浆、组织和尿液的药物浓度;(3)探讨药物浓度与药物疗效或毒性之间的关系;(4)估算药物和/或代谢物的可能积蓄;(5)探讨药物结构与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之间的关系;(6)探讨生理或疾病的变化如何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与消除;(7)探讨药物极性因素与药物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开发新型给药系统;(8)根据药物动力学参数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9)从药物动力学观点对药物质量进行认识和评价;(10)新药的生物。
19、1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一 单项选择题2 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 B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C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 D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E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向其他组织的转运过程3 药物的分布过程是指A 药物在体外结构改变的过程 B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C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 D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E 药物吸收后,通过细胞膜屏障向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进行转运的过程4 药物的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