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会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浏览、动手操作等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小组合作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 可能性2Tag内容描述: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会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浏览、动手操作等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小组合作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教学重难点:1.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准备若干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小学资源网 www.xj5u.com师:我。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一、复习旧知、巩固体积公式。出示习题: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交流: (1)201610=3200(立方米)(2)555=125(立方厘米)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香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简单的一句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吗?”,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探索体积公式“底面积高”。1认识“底面”。(1)引出“底面”概念。出示:(。
3、长方体和正方体 回顾整理一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看看手中的包装盒,想一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咱们交流一下吧!(学生自由发言)学生 1:我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我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生 2:我学会了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学生 3:我知道了求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激发学习热情。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1、独立思考,拓展延伸谈话:刚才同学们回顾了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那么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
4、长方体和正方体 回顾整理四教材简析:本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后安排的。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体积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物质存在状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2、通过参与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实验研究经验。3、增强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科学志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具准备:食盐、石块、搅拌棒、。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像饮料瓶、药水瓶之类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外面的商标纸,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多少?学生交流。师:这些净含量都是以什么做单位的?L ml 毫升 升这些都是容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板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设计意图】:容积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离的很近,但是由于不了解它,不注意它,虽是日常经常看到的内容却没有在头脑中留下印象。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记忆片段,拉近了学生与这部分内容的距离,对这。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一、情境引入:1、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解决了包装盒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包装盒里的学问还有很多,想继续了解吗?2、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上课一开始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通过信息的激发,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二、探索新知:1、建立“体积”概念。师演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 (板书:石块 占空间)。生演示实验二, “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个。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什么是 1立方厘米?2有了体积单位就可以知道物体的体积了,下面的图形都是用体积是 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说说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说说为什么。课件演示:3.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并交流。谈话:通过观察,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体积单位的知识与新知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复习的前提下导入新知学习非常必要。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
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学难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动画。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老师明确:这。
9、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型 新授 共 5 节 第 2 节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难点:能正确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教学用具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钻研的学习品质,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以及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教师:自制课件、一个魔方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制小正方体;每组 24 块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
10、长方体和正方体 回顾整理二一、串联情境,唤醒旧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回顾整理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提出并解决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习。1、动脑填一填3 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780 毫升( )升( )立方分米3.25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2、用心判一判(1)一台冰箱的容积大约是 320 毫升。 ( )(2)一个棱长 6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相等。 ( )(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30 立方厘米,它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5 厘米,高是 1厘米。 ( )设计意图串联情境,通过基础练习提高学生对。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材分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课处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二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之后学习的。教材先研究长方体与正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长、宽、高的关系。再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安排了适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探究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2.能力目标:通过。
12、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实践、观察、比析、综合、概括去获得知识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不易理解,为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么找到计算长。
13、长方体和正方体 回顾整理三教 材 简 析 :这 部 分 内 容 是 在 学 生已 经 学 完 本 单 元内 容 后 安 排 的 , 先 引学 生 解 答 四 个 有 关 问题 , 再 全 面 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使学生看到进步和不足,及时查漏补缺,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学会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理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知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想象、推理能力。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1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一、铺垫孕伏,自然过渡: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2、练一练: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1.5dm3 =( )L 谈话:从单位的转换中我们可以看出,体积与容积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并通过谈话自然过渡到新知,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自主迁移,探究新知1出示果汁盒图及问题,“果汁饮料盒大约可盛饮料多少升?(厚度不计)”(1)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2)集体订正,师生共同质疑:求“果汁饮料。
15、长方体和正方体来稿老师:仝秀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过程和方法: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用具:一些长方体小纸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们以前都见过哪些图形?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怎么分?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各自。
16、1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过程和方法: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用具:一些长方体小纸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我们以前都见过哪些图形?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怎么分?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各自的特征已清楚,。
17、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8588 页教材简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大家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大家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大家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教学目标:1.大家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高新利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及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19、可能性 1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等稍复杂可能性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向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 “不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
20、可能性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与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学过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