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

1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2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经济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Tag内容描述:

1、1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经过、意义,评价郑和下西洋。2分析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综合评价戚继光。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自主学习】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取海外的奇珍。3概况:时间 14051433 年货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漆器以及金银货币范围 最远到达 活动 访问当地的。

2、1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内容的学习和分析,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

3、1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7 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 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 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2.2017 年 4 月 26 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 600 多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A.鉴真 B.卫温C.郑和 D.戚继光3.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

4、1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知识框架】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重点梳理】1.郑和下西洋背景15 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概况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

5、1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7 次昼夜星驰的行程,30 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 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主要是因为(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2.2017 年 4 月 26 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 600 多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A.鉴真 B.卫温C.郑和 D.戚继光3.某电视台准备拍摄一个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

6、1明朝的对外关系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 1 郑和下西洋1.背景:15 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目的:提高 明朝 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3.概况: 1405 1433 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沿岸。 4.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同 亚非 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 印度洋 之。

7、1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过程与方法 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

8、1明朝的对外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通过分析图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

9、1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1 教学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2.通过航行地图的绘制和学习,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郑和和戚继光等事迹的学习,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5.增强时空概念,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进行中外比较。结合一带一路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坚持开放创新的思维与做法,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2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生动详实的史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

10、非洲肯尼亚的姆瓦玛卡是中国水手的后裔,这可能吗?中国水手是什么时候又怎么到肯尼亚去的呢?,继光饼,浙江省台州市所属的临海、黄岩及福建省宁德市所辖各沿海县民间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 并吃一种叫“光饼”的常见的面食。八月十六过中秋?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云南人,回族。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这使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 由于他在朱棣夺取皇位的斗争中多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

11、1第 15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子目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

12、名校名 推荐 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 教学目标 1.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2. 通过航行地图的绘制和学习,掌握学习历史的能力。 3.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对郑和和戚继光等事迹的学习,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5. 增强时空概念,使学生了解时代背景,进行中外比较。结合一带一路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坚持开放。

13、名校名 推荐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 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 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完成本课的学习。通过分析图 表,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

14、名校名 推荐 第 15 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 知识与能力 的反侵略斗争性质,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 过程与方法 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情感态度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

15、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一、基础知识目标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三、思想教育目标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2华侨对开发南洋作。

16、精品资源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条件;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影响;华侨对南洋的开发及其贡献;戚继光 及其抗倭斗争;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雅 克萨自卫反击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二、要求学生认识 1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是发展对外关系的根本基础。 2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

17、精品资源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 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 .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 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

18、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三、思想教育目标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2.华侨。

19、精品资源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郑成功收 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 .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 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相关PPT文档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相关DOC文档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2.doc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1.docx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2.docx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doc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docx
标签 >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教案3[编号:103178]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