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2.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并使烛焰在“视网膜
妙解教材八年级物理人教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Tag内容描述:
1、1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2.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并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 靠近透镜 B. 远离透镜 C. 保持在原来位置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
2、- 1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二)(总分 100 分)请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卷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 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1.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D. 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如图所示,a、b、c、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
3、1F FF F F F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作图和实验专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 小 丽 拍 了 一 张 1 寸 相 后 , 又 想 拍 一 张 2 寸 的 相 , 摄 影 师 应 该 采 取 的 办 法 是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3. 如图。
4、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 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
5、1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评(B)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向左移动 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 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 2 cm,光。
6、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备课人:常峰瑞 学区(校)审核:刘双俊 中心教研组审核: 马 荣 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人教学内容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特点;知道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简单描述实像和虚像主要特征。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经历实像和虚像的形成过程,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3.通过模拟相机的制。
7、1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评(A)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2.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3.。
8、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 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D. 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 如图所示, a、 b、 c、 d 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 F 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c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 d 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
9、初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第 1 页(共 6 页)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根据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平面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 放大镜2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 15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 B10cm C18cm D20cm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由瞳孔 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一系列折射后,物像形成于( )A角膜 。
10、1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评(B)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向左移动 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 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 2 cm,光。
11、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备课人:常峰瑞 学区(校)审核:刘双俊 中心教研组审核: 马 荣 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人教学内容第一节 透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二)过程与方法学 习 用 太 阳 光 测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的 方 法 , 体 会 凸 透 镜 对 光 的 会 聚 作 用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
12、1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银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C属于实像的是 D属于虚像的是3、 要 使 冰 块 能 会 聚 太 阳 光 取 火 ,冰 块 必 须 磨 成 ( )A.冰 凸 透 镜 B.冰 凹 透 镜 C.冰 砖 D.冰 三 棱 镜4、 下 列 现 象 中 属 于 光 。
13、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备课人:常峰瑞 学区(校)审核:刘双俊 中心教研组审核: 马 荣 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1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人教学内容第三节 透凸镜成像规律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猜想、实验设计、完成实验、概括归纳能力。教学资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多媒体课件。主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 案 学 案 教师复备栏导。
14、1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评(A)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A.平板玻璃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2.如图所示,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3.。
15、1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学情分析 这节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协作性,同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想突出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及个性化学习。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
16、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51 透镜【知识与技能】1知道透镜及透镜的分类。2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能画出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引导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合作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情景导入】古代人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用冰块怎样取火?学习内容:透镜阅读课本 P90 至 P92 内容,基本概念和定义。
17、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知识回顾(一)透镜1.凸透镜的镜片中间_,边缘_,凹透镜的镜片中间_,边缘_。老花镜是_,近视镜是_。2.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_作用。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_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_。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用字母_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用字母_表示。3.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下面的光路图)(1)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_。(2)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
18、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凹透镜。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4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6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7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透镜及其应用实质上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主要学习透镜的初步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
19、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51 透镜【知识与技能】1知道透镜及透镜的分类。2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3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能画出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以及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引导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合作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情景导入】古代人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用冰块怎样取火?学习内容:透镜阅读课本 P90 至 P92 内容,基本概念和定义。
20、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凹透镜。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4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6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7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 结构。透镜及其应用实质上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主要学习透镜的初步知识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透 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 镜成像规律是本章的核心内容。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