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F FF F F F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作图和实验专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 小 丽 拍 了 一 张 1 寸 相 后 , 又 想 拍 一 张 2 寸 的 相 , 摄 影 师 应 该 采 取 的 办 法 是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3.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
2、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u 所在的范围是( )A. uf B. fu2f C. u2f D. u2f4.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小于 8cm B. 一定大于 20cmC. 一定在 8cm 到 10cm 之间 D. 一定在 10cm 到 16cm 之间5.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二、填空题6.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一位同学想出了一
3、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 位置。7.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 20cm 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2)改 变 蜡 烛 位 置 , 使 其 位 于 35cm 刻 度 线 处 , 再 移 动光 屏 , 使 烛 焰 在 光 屏 上 成 清 晰 的 、 的实像。(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 42cm 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 的 像。 三、作图题8.如
4、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F F8 题图 9 题图2四、探究与创新题9.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e 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蜡烛放在 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4)蜡烛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 (选填“缩小” 、“等大” 或“放大”)的像。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调整 、 、 三者中心在 ,目
5、的是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 A、 O、 B 位置时,在光屏上 C 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 正立 ”或“倒立”)、(选填“ 缩小” 、“等大 ”或“放大”)的烛焰的 (选填“ 实 ”或“虚”)像。(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 (选填“C”、 “D”或“E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 B 位置,则光屏放置在 A 位置 (选填“能” 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1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得到的,请填写完整下表所示: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物距 u 与焦距 f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与物体同侧或异侧像距 v 与焦距 f或物距 u 的关系应用举例u2fu=2f2fufu=fuf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以归纳得出的规律有:(写出两条即可)一倍焦点分 ;二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 ;像的大小 决定;实像与物 ,物近像 像变 ;虚像与物 ;物近像 像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