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
马克思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
1、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2、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2 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 分)2.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
3、马克思主义 学院(系、所) 研究生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代码:408.544英文名称:Classical Works of Marxism课程类型:讲授课程 考核方式: 论文 教学方式:讲课、研讨适用专业: 全校文科硕士研究生 适用层次: 硕士 开课学期: 秋 总学时 /讲授学时: 32 / 32 学分:2先修课程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导论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 称 专 业 年 龄 学术专长刘家俊 教 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56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哲学栗志刚 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4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谢劲松 副教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44 马克。
4、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哥发展的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
5、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 A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形。
6、1一、单项选择1、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可知论的认识观点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A.是直接或间接。
7、1st马克思习题集 全国 200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 21 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 “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
8、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知识题1、 首次提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点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2、哲学是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3、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是指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C.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D.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学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论述的严密的逻辑性,了解各段落之间的紧密联系。 2把握重点语句,掌握关键词语,体会文中的讳饰手法。 3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 4. 了解悼词的一般知识。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恩格斯,1820 年生于德国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家庭,青年时代思想非常活跃。1844 年 9 月,恩格斯从英国回国途经巴黎时与马克思相见。从此,这两位伟人并肩战斗了近 40 年,共同创建了科学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1847 年,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参加了共产主。
10、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围绕中心论述、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 2把握课文结构,品味精确语言。 3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 1、2。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情景导入 展示马克思在海格特公墓的坟墓图片,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导入新课。 (二)引用导。
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一、导入今天和高兴能和各位同学相遇在语文课堂上,其实人生本就是一次次的相遇,相遇一个人,相遇一首歌,相遇一件事,相遇一处风景,于是我们的生命慢慢的变得丰富而饱满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语文课也是由一次次相遇构成,是和一位位作家、一段段经典的相遇。那么,今天我们又将遇到谁呢?比较幸运,今天我们将会遇到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令人遗憾的是,是一位历史巨人带着我们去参加另一位的葬礼,聆听他在葬礼上的讲话。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可以说是恩格。
12、作者:钱飞耀 第 1 页 共 4 页1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要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意识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2 分) (3)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其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分)对其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 分)2. 意识的能动性及。
13、课堂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一、设计指导思想当前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要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转变,结合现代教育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来完成,考虑到本课作为思想的特殊性,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有三个主要方面:(1)运用引导教学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和音像资料,灵活处理教学。(3) 注重历史教学的情感价值观熏陶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及地位本节课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大理市凤仪镇三中 杨正藩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本节内容要掌握、了解的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3 点客观原因、马恩的主观努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其意义。 2、能力上的目标:(1)在学生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事迹后,让学生分析马恩的特点以及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史实的能力。 (2)把其它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比较,得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原因和内容的联系分析,使学生深刻领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5、8.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1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获奖,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第15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点。
1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体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学习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材料为论据,以严谨的结构论证论点的写作方法。、 了解复杂单句和重点段落的涵义。【教学方法】、 采用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抓住重点旁及其它的教授方法。、 三个“ 伟大” (伟大贡献、伟大精神、伟大人格)以及两个“发现”和其它发现的关系,则必须导深讲透。【重点难点】 、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的两大贡献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结构特点。【教学课时】。
1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3、难点: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2、难点: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入 营造氛围: 1、同学们,现在大家对于日韩的偶像明星比较感兴趣,我想我们更应当崇拜、追寻伟人的足迹,这才是最灿烂、最辉煌、。
18、课题名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目 历史学生年级 高一 课时 1 课时 教师 XXX一、【设计思想】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以“引入历史 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式教学流程,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竭力将趣味性、通俗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通过历史这个学科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体验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二。
19、 第 17 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要求: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在其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提出的要求。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3、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的第一课,即“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部分,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对本课内容重新整合以后,我决定首先让学生能进入经典,阅读第一手资料后再对经典进行分析运用,切实体会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学情分析:学生虽听说过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