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防治知识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炎。临床表现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 2 小时48 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 1-2 小 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 流泪。眼 睑水肿, 睑 、球结膜高度充血。急性出血
流行性脑膜炎防治Tag内容描述:
1、1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防治知识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炎。临床表现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 2 小时48 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 1-2 小 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 流泪。眼 睑水肿, 睑 、球结膜高度充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一般无后 遗症。诊断标准夏秋季节一个地区、单位集中出现多数急性结膜炎患者或医院门诊、医务室骤然出现众多潜伏期极短、急 剧发病,接触 传播很快的急性结膜炎患者须高度。
2、1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工作方案目前,我国局部地区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疫情,为确保我省一旦发生流脑疫情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一、监测与报告(一)病例诊断及报告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按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见附件 1)发现流脑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例或确诊病例,必须按照乙类传染病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知识测试题姓名: 得分: 一、填空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有临床表现为 、 、 、 ,瘀斑及颈项强直等 。属于呼吸道传染病。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 染 源 是 和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为 、 、 三 个 临 床 类 型 。二 、 简 述 题 1、 简 述 流 脑 的 流 行 特 点 。2、 简 述 流 脑 的 治 疗 原 则 及 预 防 措 施 。。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meningitis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5、附件: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患者以儿童多见,流行时成年人发病亦增多。根据 Nm 群特异性抗原荚膜多糖的不同,一般将 Nm 分为 13 个血清群,其中以 A、B、C 三群常见,占流行病例的 90%以上。人感染Nm 后大多数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只有少数成为流脑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高热、头痛、呕吐、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
6、卫生应急相关知识培训测试题三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1. 流脑的传染源是( )A. 流脑病人 B. 流脑带菌者 C. 流脑病人和带菌者2. 影响流脑流行和传播的因素是( )A. 人群免疫水平状况 B. 人群流脑带菌状况 C. 人口流动频度 D.以上都是3. 接种 1 针 A 群流脑后,应间隔多长时间接种 A+C 流脑疫苗A. 3 个月 B. 6 个月 C. 9 个月 D. 12 个月4. 发生流脑流行时,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至少( )天。A5 天 B7 天 C 9 天 D11 天5. 流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 3 天内发生( )例及以上。
7、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 的通知卫发电20057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控制,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参照执行。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将意见反馈给我部。附件: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卫生部办公厅二 OO 五年三月四日附件: 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指南(试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
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弓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 、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癖点,癖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一、临床诊断1、流行病学史在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内,儿童患病者最为多见。有些患者在、发病前 7 天有明显密切接触史。2、临床表现(1)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 头痛加重。(2)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疤疹。(3)烦躁不安、澹妄、昏迷或惊厥。(4)。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知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流 行 病 学带 菌 者 和 流 脑 病 人 是 本 病 的 传 染 源 。 流 行 期 间 人 群 带 菌 率 高 达 50%, 感 染后 细 菌 寄 生 于 正 常 人 鼻 咽 部 , 不 引 起 症 状 不 易 被 发 现 , 而 病 人 经 治 疗 后 细 菌 很 快消 失 , 因 此 ,。
10、流行性脑膜炎及其疫苗的发展现状摘要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脑膜发炎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主要预防措施为注射流脑疫苗本从从疾病概况、流脑的疫情处理预防、流脑疫苗供应情况及研究新进展等方面讨论了流行性脑膜炎及其疫苗的发展现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m)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儿童,但近几年,临床上成年人发病越来越多,且病死率高。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部分地区还有暴发疫情出现,流行菌群也可能正在发生变迁。要做到针对性地改。
11、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 炎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 炎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是 由 脑 膜 炎 球 菌 引 起的 化 脓 性 脑 膜 炎 , 主 要 由 飞 沫 通 过 空 气 传 播 , 好 发 于 冬 春 季 , 多 见 于 儿 童 。 主要 临 床 表 现 有 发 热 、 头 痛 、 呕 吐 、 皮 肤 黏 膜 淤 点 、 淤 斑 及 脑 膜 刺 激 征 。 严 重 病人 可 发 生 休 克 和 脑 水 肿 、 脑 疝 。 脑 脊 液 呈 化 脓 性 改 变 。【 临 床 表 现 】潜 伏 期 1-7 日 , 一 般 为 2-3 日 。 根 据 病 情 轻 重 分 为 以 下 临 床 类 型 :(一 )普 通 型占 全 。
12、流行性脑膜炎防治流脑好发于冬春季节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在任何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但在冬春季尤为多发。脑膜炎双球菌主要有 A、B、C、D 、E、X、Y、Z、W135、H、I 、K、L 等 13 个群。其中以A、B、C 三群最常见,占 90以上,C 群致病力最强,B 群次之,Y 群最弱。 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对流脑普遍易感。 警惕流脑“三级跳”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典型流脑的将上演“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