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2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 、 “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
捞铁牛教案Tag内容描述:
1、捞铁牛教学设计 2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 、 “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课时安排:2 课时。
2、捞铁牛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词. 4.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教学重点: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捞铁牛教学设计 2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 、 “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课时安排:2 课时。
4、捞铁牛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提宋朝时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黄河发大水了,河两岸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怀丙和沿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铁牛,从而说明他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词. 4.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教学重点: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5、 教学反思捞铁牛教学反思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三小节,看看和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待会儿站起来说一说。(学生读,并试着说)师:你们对自己说的情况满意吗?生:不满意。我觉得说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说到了后面又想起了前面的忘了说。生:不满意。我觉得自己说得不清楚。师:要把和尚做的准备工作说好,必须认真读课文,弄清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生:这一小节共有 4 句话。第一句讲和尚请人到水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儿。师:不错。如果能简洁明了些就更好。老师教同学们一个概括句意的方。
6、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 、 “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课时安排: 2 。
7、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 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
8、10、捞铁牛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议论纷纷”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3、学习给课文分段,辉归纳段落大意。4、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5、能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难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大字课文教学时间:五课。
9、10 捞铁牛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和“出色”造句。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重点难点】1. 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又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的。【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这节科我们来学习第 10 课, 捞铁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 1:谁捞铁牛?(你真会思考)生 2:怎。
10、捞铁牛导学案课题 捞铁牛课型 新授 备课教师 任娇小组评价:组长审批时间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3、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 3 句与句之间的联系。4、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5、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重点难点1、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
11、小学捞铁牛课件捞铁牛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教学要求:1 、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 、学习给课文分段,3 、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熟悉、议论纷纷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弄懂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教具准备:挂图、录音、鹏博士软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布置预习。1 、解。
12、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 、 “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课时安排: 2 。
13、捞铁牛教学反思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 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 。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
14、 教学内容分析:1、捞铁牛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其中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是文章的重点,捞其余七只,只用了一句话,这样写,既抓住重点又。
15、10、捞铁牛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泥里。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
16、捞铁牛说课稿一、 说教材捞铁牛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本课分两课时完成,今天我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二、说学生本班学生中下生面广,思维的深刻性,想象的丰富性都很一般,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对理解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有一定的困难。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意听说。
17、117捞铁牛(第二课时)(小学语文第七册)恩平市恩城第一小学 黎小庆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教学要求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训练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重点词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弄懂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过程。教学方法 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
18、 捞铁牛的教案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 “淤泥” “议论纷纷” “浮力”等词语。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1、出示谜语图片, 学生猜谜语。 (吹牛。
19、捞铁牛【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宋朝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大铁牛打捞上来的事,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了捞铁牛的过程,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重点突出。【学情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起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默读、朗读课文,读懂并复述怀丙老捞铁牛的办法,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2、认字 8 个,写字 8 个。3、理解“笨。
20、第四单元:智慧捞铁牛教学目标:1、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 12 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3、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 3 句与句之间的联系。4、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5、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教学难点: 1、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