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3.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目标,郭沫若 (18921978)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 诗集女神 历史剧 屈原棠棣
九年级语文下册 阅读提升第五周课件 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
1、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心仍系国。
楚国被攻后,自投汩罗江而死。
,“橘颂”“受诬” 全剧分为五幕 “招魂”“被囚”“雷电颂”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郭沫若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写作背景,雷霆( ) 污秽( ) 犀利( ) 鞭挞( ) 罪孽( ) 鞺鞳( ) 徘徊( ) 稽首( ) 睥睨( ),tng,hu,x,t,ni,tng t,pi hui,q,p,字词积累,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鞭挞:,鞭打。
比喻抨击。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拖泥带水。
2、词,入侵) (5)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用作动词,杀尽,灭绝) (6)义不杀少而杀众(义,意动用法,以为义) (7)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动词用作名词,巧妙的方式),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2)省略句 将以(之)攻宋 (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吾)必取宋 于是(楚王)见公输盘 (汝)胡不见我于王 (3)倒装句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宋何罪之有,作家作品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
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主题思想 公输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攻伐的精神,是墨子“兼爱”“非攻”主张的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
,写作背景 在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