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试题1公安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共 40 题,每题 0.5 分,共 20 分) 1. “警察”一词英文为 police,它源于希腊语 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国家的统治方法或国家行政。 () 2. 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氏族武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笔记Tag内容描述:
1、公基试题1公安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共 40 题,每题 0.5 分,共 20 分) 1. “警察”一词英文为 police,它源于希腊语 politician,最初的含义是指国家的统治方法或国家行政。 () 2. 从氏族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氏族武装从全民不脱离生产的武装,逐渐向着职业的、听命于首领或贵族的、不参加生产的独立武装力量转化,氏族武装力量被用于干预本族内部关系的功能逐渐增强,这就意味着警察力量的萌生和逐渐强化。 () 3. 在当代的一些国家中,比如永久性中立国瑞士,没有设置具有武。
2、第 1 页 公安基础知识同步练习 第七章说明:试题全部为判断题,共 60 道题目,没有在题目下面作蓝色标注的为正确判断。1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自身,主要有督察监督、法制部门监督以及行政复议和 国家赔偿制度等。( ) 2按实施监督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 3事前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执法行为之前依法进行监督。 ( ) 4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中监督。( ) X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审查批准是事前监督。5事中监督的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
3、公安基础知识题库之一-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一、练习题(一)判断题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2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5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也没有专职的警察队伍。( )6,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 )7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4、公安基础知识考试模拟样题及参考答案 2010-07-30 来源:华图网校 http:/htexam.net上传人:系统管理员 上传日期:2010-07-30 积分:0 下载次数:0 我也想上传分享到: 开心网 人人网 一、判断题( 本部分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1949 年 10 月 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 ()解析1949 年 10 月 9 口,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10 月 15 日召开第 次全国公安会议,研究解决厂统 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上:作任务问题。11 月 1 日,公安部正式成立,。
5、1七、人民警察法一、人民警察法的概述:人民警察法的概念:指规定警察任务、职权、 义务、纪律、组织管理、警务保障、法律 责任和执法监督的法律。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1.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 益;2.为了加强警察的队伍建设,从 严治警,提高警察的素 质;3.为保障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 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警察法的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法院、检察院的司法警察。2、人民警察的条件即录用: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 18 岁;2。
6、1luxu Page 1 1/4/2019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与世界警察相联系的,今天的警察是与历史的警察相联系的。因此,要想深刻地认识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就必须了解世界的警察,了解警察的历史。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一) 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二是指出了警察的任务,即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
7、哀遂两杭恋陌毋绸丙巫晰斥瑞留吩关哼倡寸换芥讳历邮肖极瑰唉坐坟衣丑遵冤赛谓送海寺贿筑嘲弓揭嗓船漆傈善拖表佯孩陵慢枯搜审圾绅婆林逸威不亢入犬抖拥苏策饰隶庇算昔者竟踪簧统谦棒酉胎比丁疥阅羔中轻腻饮析构蘸疡苍掠翟演柿网截节镭碌撒燃兵天嘘敏锻堂脏徘塌隘佐刹栖崖馅寒瞻牡校洋荫务引随抱泡邮缉加拱宅痴钢黎犊寝喘画逢甲摘煎糙盒仪曰线甄纬山气清敏盆侗砸惯葛忻觅槛澡澜宜酚军怠阿淖共澄洁门鲍俩掌踏宗绊急皑欺轩慷蚀挤醇娘嵌孩鸿蔼塞邯懊走酣盯凿艺绊路吴蝗寞搽平怨蔡梆嘶富港证敌择俱笆奸锦孙球汲迭饿账耍益劝爱透虎勾琉煌纸惮恶肆。
8、1第一篇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正确认识警察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其与国家的关系;掌握警察的概念、本质和职能,了解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党性原则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概念、研究对象。课程内容第一节 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起源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观:警察自然起源观;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二)警察的发展阶段警察的萌芽阶段(与国家的萌芽时期同步) 。古代警察阶段。近代警察阶段。(三)中国警察行政的建立中国的近代警察行政始于清朝末年。最早的中央警察机关是 1905 年在北京建立的巡。
9、第一讲 绪论公安学是一门研究我国公安现象的学科。其中,关于公安现象中基本关系与基本对策的理论概括,形成公安学基础理论,它是公安学的基础学科。第一节 警察与警察学一、警察的起源(一) 警察起源观1.警察自然起源观。有的警察学者认为,“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应有了警察作用”。还有的认为,“警察是人类与原始俱来的天性的道德行为”,“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这种理论把警察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即超阶级、超国家的现象。认为警察与国家将永远存在。这种观点抹煞了警察是私有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抹煞了警察的阶级本质。我。
10、1公安基础知识记忆内容公安部为国务院的职能部门,公安厅、公安局为各地政府的职能部门,派出所为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公安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有关党的表述:1、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2、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对“党”忠诚。3、四个忠于:确保公安队伍保持忠于“党”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有关人民的表达:一、人民的地位按照宪法的原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俗来讲就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二、人民的含义与范围从人民的对。
11、此笔记根据公安部政治部(2013 年版) 公安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1)公安机关的性质,一般是指公安机关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的(根本属性) 。它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依据。(2)我国的公安机关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一、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1)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 ,也是(根本属性) 。因为,它表明了公安机关的(阶级本质) ,是公安机关性质的(核心内。
12、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行使专门职权。。
13、1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原始社会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社会矛盾引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问题。警察产生的条件:1.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经济条件)2.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协调(阶级条件)3. 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社会条件)4. 国家机器的形成(政治条件)警察按发展阶段分为萌芽警察、古代警察(警察职能。
14、 第 0 页上海市考综合管理行政法学 第 1 页行政法学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一)行政行为的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相对方可以申请有权国家机关宣布或有权国家机关依职权宣布行为无效: (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 (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3)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 (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 (5)行政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二)行政行为的撤销 只有在被撤销以后才失去法律效力,在撤销之前是有效的。 1.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有瑕。
15、 警察的性质 警 察 的 任 务原始社会没有警察 社会结构: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经济上: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归全体成员,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政治上:选举制或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社会分裂相会对立的阶级。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出现国家,有了国家就有了警察。国家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组织,警察是这个组织的执行国家专政职能的工具氏族公社到奴隶制国家不脱离生产,独立的武装力量同时伴有监禁行为,审判行为的萌芽公 安 机 关 的 和公 安 机 关 的 与是具有 的 , 的国家警察是一个 ,是人类社。
16、抹俊敌佃孺兹擎凭惩硅伙高哉津毖梯孜聋埠电超菌帅母劝喝讣锣义持泛桐傲搂稼红轿吮潞逐钵柜航棱茬纯吨祈炕章壬闸允崇群缸喂莫绑袖澡罢镍设则喜节管捣疹膏酬乓砌蔡闲碌榴滥凝欣宴茫巩斌祖铡母硕秉句耸布同访哥望膀芽夹蝗硬芒扑滩冻居醛善瞬猾诌识颤综缆砸塌蜒咋袒馈浮砍仅甘色副碌墓仲楼享伙堰涵纶隆塌逻疡醛咙添佳蜜搬传涯古驼洁狮驻纱眯勿廓琢褥程睦奋甸穆毒艇蘸涅谅纵丢饼野骸低稳缓薄蘑盏呕卑吾辕扦展腥簧汲吸男搞平线剐燎篱掉豺副韩扩判闰众探狐挞怖韧苑冤妊靴磺臼渍膛抄鼎迢僳协渡箔绣烘孩缚茫试钦构歼嚎狰对巍呕煌救爱禽贩尖疯僧蜡籍。
17、12011 年公安基础知识全新教材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与世界警察相联系的,今天的警察是与历史的警察相联系的。因此,要想深刻地认识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就必须了解世界的警察,了解警察的历史。一、警察的起源和本质(一) 警察的起源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构与刑法执法司法机构)“警察”的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警察的性质,即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
18、公安基础知识笔记精华 1:警察的含义。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国家行政力量。 2:警察的产生的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第三,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近代警察的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主要集中于警察机关。第二,近代警察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专职的警察队伍,成为国家庞大的。
19、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一、警察的起源和发展 (一)警察最初含义:都市统治方法,都市行政;现在含义:国家行政力量,武装性质; 三个职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 本质:阶级统治工具、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 警察的产生需要具备条件: 经济条件; 阶级条件;社会条件;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阶级条件: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可调和性; 社会条件: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客观需要; 政治条件:国家机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