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蛋白质翻译来源:不详,5.1. 基本元件,5.2. Genetic Code,5.3. peptide synthesize,5.4. 保证peptide准确翻译的机制,5.5. Central Dogma 的发展,5.1.基 本 概 念, the second step of gen
分子生物学第01章一Tag内容描述:
1、,第 五 章,蛋白质翻译来源:不详,5.1. 基本元件,5.2. Genetic Code,5.3. peptide synthesize,5.4. 保证peptide准确翻译的机制,5.5. Central Dogma 的发展,5.1.基 本 概 念, the second step of gene expression, Multiple & complex assessment, tRNAas a adapter for codon & amino acid, tRNAloading aa by aa-tRNAaa synthetase,(AARS) & paracodon, tRNArecognition codon by anti-codon, codon;,universal triplex codontwo of three reading codonparacodoncodon in codon, codon degeneracy;,wobble hypothesis,isoacceptor codon。
2、第四章 以修复作用为中心的DNA的安全保障体系,导致DNA不稳定的因素 1,偶然的复制错误 2,环境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突变剂)造成的核酸分子损伤 3,外源遗传物质的侵入,保证DNA稳定性的机制 1,复制修复系统 2,损伤修复系统 3,限制-修复系统,第一节 复制修复,一、尿嘧啶糖基酶系统 (一)DNA中尿嘧啶的产生 (二)尿嘧啶糖基酶系统的组成 (三)修复过程,二、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 system) (一)错配修复系统的组成 (二)错配修复的过程,1,错配矫正酶与未甲基化的GATC及同一条链上的错配碱基结合 2,错配矫正酶在两。
3、Concept of the Gene,第2章 基因概念的演变和发展,1. 早期的基因概念,2. 经典的基因概念,3. 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4. 基因的分子结构,5. 基因概念的多样性,1. 早期的基因概念,The hereditary nature of every living organism is defined by its genome, which consists of a long sequence of nucleic acid that provides the information needed to construct the organism. 每个生物体的基因组决定了该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基因组拥有很长的核苷酸序列,能提供组建机体所需的信息。,1865 Genes are particulate factors 1951 First prote。
4、2019/2/20,1,分子生物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第二十二章,2,2019/2/20,第一节 药物发现模式的变革第二节 药物靶点与药物发现第三节 药物基因组学,3,2019/2/20,药物(drug)指能影响机体器官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应用范围预防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计划生育,4,2019/2/20,第一节 药物发现模式的变革,一、传统的药物发现模式 二、现代药物发现策略 三、未来药物发现模式,5,2019/2/20,一、传统的药物发现模式,药物发现(drug discovery) 药物研究和开发过程。疾病和治疗靶点确定的基础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先导化合物体内外检测的生。
5、1,二、 trp衰减子的作用机制 (一)trp mRNA的前导序列的结构(图823) (二)衰减子的作用机制 1,trp mRNA前导序列的二级结构(图824) 2, trp mRNA前导序列转录与翻译的时空关系,2,3,Trp对衰减子作用的影响(图825) (1)Trp存在时(图825,a) (2)Trp(或Arg)饥饿时(图825,b) (3)其他Aa(如Gly)饥饿时(图825,c) 4,Trp衰减子模型的实验证据,3,三、衰减子的普遍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1,普遍性 (1)结构共性 (2)作用机制共性 2,衰减子的作用机制可被看作是一种可阻遏的正调控,4,3,衰减子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1)调控更。
6、2019/6/12,1,第七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一节 重组DNA技术回顾 第二节 DNA基本操作技术 第三节 RNA基本操作技术 第四节 SNP的理论与应用 第五节 基因克隆技术 第六节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2019/6/12,2,第一节 重组DNA技术回顾,一、重组DNA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第一,在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2019/6/12,3,第二,50年代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
7、第五章 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第一节 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核,染色质(chromatin),真核生物细胞中细胞核内DNA和蛋白质高度包装的紧密复合体结构。 染色质的低水平包装:核小体和30nm螺旋管纤维是分裂间期细胞核染色质形式。(松散) 中期染色体是最高水平的压缩。,常染色质(euchromatin)与异染色质(heterchromatin),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地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是常染色质的所有基因都转录。 异染色质,是指在间期细胞核中,仍然高度折叠的、用碱性染料。
8、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DNA蕴藏全部生物信息第三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一、genes are DNA二、 from genes to genomes三、clusters and repeats四、chromosomes,第二章 DNA蕴藏全部生物信息,一、 genes are DNA,1、 DNA is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is a double helix 、 DNA hybridize by base pairing、 The genetic code is triplet、Genetic information can be provided by DNA or RNA,1928 Griffith et al-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944年,Avery等肺炎球菌转化实验首先,他们驱除提取物中的蛋白发现仍能转化;。
9、1.1 核基因组大小 1.2 重复序列 1.3 基因家族 1.4 真核基因的断裂结构,细胞核基因组,1.1 核基因组大小,一个物种中所包含的基因就是一个基因组,确切地说,基因组是指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基因。对于只有一个染色体的原核生物来说,它的一个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的全部基因组成其基因组;对于通常的二倍体生物来说,是指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所包含的全部基因。真核生物基因组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衡量基因组大小的单位,一个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组的大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DNA复性动力。
10、5.1 限制性内切酶 5.2 操作和标记核酸的酶 5.3 分子杂交,5 核酸的分子操作,工具酶的种类, 核酸酶:用于切割或降解核酸分子。 连接酶:用于把核酸分子连接到一起。 聚合酶:用于核酸分子的扩增和拷贝。 修饰酶:用于给核酸分子添上或减去某些化学基团或核苷酸。,工具酶的来源,这四大类酶大都是从细菌和噬菌体中纯化出来的,在细胞中它们原本就参与DNA复制、RNA转录、降解外来核酸分子、修复突变的DNA分子和不同DNA分子间重组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反应过程。在重组DNA技术中,它们被用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体外)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
11、第14章 RNA的生物合成 转 录,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14.1 转录的特点, 以DNA为模板酶促合成RNA,RNA聚合酶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或单链DNA)为模板,按照A与U(或T与A)、G与C配对的原则,将4种核糖核苷酸(NTP)以3,5-磷酸二酯键的方式聚合起来,催化合成与模板互补的RNA。,被转录成单个RNA分子的一段DNA序列,称为一个转录单位。一般由启动子(promoter)、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终止子(terminator)三部分组成。, DNA双链中只有一条链被转录成RNA,实验证明,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合成RN。
12、第三章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中南大学 罗建新,第三章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DNA,mRNA,蛋白质,转录,翻译,基因,蛋白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生理状态,蛋白质相互作用,温度,应激状态,培养条件,药物作用,数量有限,结构相对稳定,复杂性,多变性,直接反应生命现象,复杂的调控,第三章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第一节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的定义,第二节 蛋白质组及其质点的分离与分析,第三节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第四节 蛋白质数据库及其应用,第一节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的定义,第一节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的定义,蛋白质组 protein + genome pro。
13、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 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 核酸的提取 第二节 核酸杂交技术 第三节 PCR技术,第一节 核酸的提取,一、提取核酸的基本步骤,(一)总则 保证核酸一级结构的完整性; 其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和脂类 分子的污染应降低到最低程度; 核酸样品中不应存在对酶有抑制作用的有机溶剂和过高浓度的金属离子; 应尽量去除非目标核酸分子。,(二)措施 温度不要过高; 控制pH值范围(pH值5-9); 保持一定离子强度; 减少物理因素对核酸的机械剪切力; 所用器械和一些试剂需高温灭菌; 提取缓冲液中需加核酸酶抑制剂。 细胞内或外来的各。
14、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主讲:马生健(博士)Tel:15876394188(674188)QQ:182240898E-mail: mashengjian1163.com,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简单的讲就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前沿学科,更具体的定义则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说法.分子生物学是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学科,既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分支学科,也是该领域中属于最前沿的领军学科,正在强有力地推动着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许多学科的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化学与物理学相对独立,又有交叉。 分子。
15、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Lecturer: Liu Qing E,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常用技术与应用。使学生了解有关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科研打下良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教学目的、任务,主要内容,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赵亚华 基础分子生物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P.C. Turner et al. 2009. Instant Notes in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精要速览),3rd edition,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
16、Molecular Biology,电话:84315512 电邮: lidalimail.njust.edu.cn 教学博客: http:/educell.blog.163.com 个人微博 http:/t.sina.com.cn/1903151281,李大力 主讲,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乃恩 分子遗传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阎隆飞 分子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李振刚 分子遗传学,科学出版社 沈羽非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Lewin,B, Genes VII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P.C.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科学出版社 Weaver R. Molecular Biology. 科学出版社,参 考 书 目,2005年2月出。
17、第二讲 染色体与DNA,一、 DNA的组成与结构,Avery在1944年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溶液中酒精的体积达到9/10时,有纤维状物质析出。如稍加搅拌,它就会象棉线在线轴上一样绕在硬棒上,溶液中的其它成份则呈颗粒状沉淀。溶解纤维状物质并重复数次,可提高其纯度。这一物质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初步实验证实,它很可能就是DNA(谁能想到!)。对DNA分子的物理化学研究导致了现代生物学翻天覆地的革命,这更是Avery所没有想到。,DNA的一级结构,所谓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核苷酸序列对。
18、分 子 生 物 学 (Molecular Biology)上海大学生命学院 宋红生 E621 66134332 hssongstaff.shu.edu.cn,第 1 章 绪 论,1、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机理的学科。,广义的概念: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狭义的概念: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即偏重于基因的范畴),2.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9、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Tel: 87281960 jie.luomail.hzau.edu.cn,郑 用 琏 罗 杰,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第章 绪论,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世纪,如果把当今世界上的学术论文分为生命科学与非生命科学两类,就会发现生命科学类占到了53%,在权威刊物如nature、science中,这个数据达到了56%。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进入 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生命科学各领域的科学家联合抢占学科的制高点,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生命科学各领域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