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作出猜想和假设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2、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第一章 跨越代沟 单元测试5政治教科版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
1、 B.作出猜想和假设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2、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3、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大 B.音色好 C.速度快 D. 频率高5、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 。
2、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吃了那么多苦,却给了我们那么多幸福和感动。
请你说说父母为你付出了哪些?给你最深的一次感动是什么?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3、材料:在汶川地震中,一 位母亲在房屋倒塌的瞬间,用身躯保护住三四个月大的孩子。
当救援人员发现时,只见母亲保持着保护孩子的姿态,已经停止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含着母亲的乳头,毫发未伤地睡着了。
婴儿的被子里有部手机,上面有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了以上故事,你有何感受?导学点二:孝敬父母4、回顾自己的成 长经历,体会父母给予的无私而博大的爱,说说为什么要孝敬父母?5、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为此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
联系 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孝敬父母?6、 对 我 们 来 说 , 孝 敬 父 母 表 现 在 各 个 方 面 , 体 现 在 每 时 每 刻 。
父 母 生 病 时 父 母 遇 到 烦 恼 的 事 情 时 。
3、合作探 究当堂检测当堂小结课后学习指导二、预习导 学:来源:学。
科。
网 Z。
X。
X。
K三、合作探究:1 谈感受:(1 )如果让你选择自己将来的职业,你是否愿意成为一名教师? (2)总结教师的工作有哪些特点?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四、当堂检测:1小辉在日记中写道:“过去的语文老师对我很好 , 我也愿意听他讲课,学习有信心,有兴趣,觉得不好好学习对不起老师。
可是有一回他错怪了我,使我怕他又怨他,从此,他讲课我不爱听也不注意听,结果 我的语文成绩直线下降”小辉的经历说明( )A师生关系 好坏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B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 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C没有顽强的毅力是做不好事情的D教师批评教育学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六、课后学习指导:来源:Zxxk.Com“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抹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
4、啪”地一声把书包甩到书桌上,老师就把 他轰到教室外去了。
原来小明早晨起床后, 帮妈妈修好自行车才急急忙忙赶往学校。
可又碰到了一个同学车链子掉了,没办法,又帮同学上好链子。
等他急急忙忙赶到教室时,数学课早就开始了。
来源:学科网思考:(1)这个事件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小明和数学老师的矛盾可以避免吗?2、举例说说自己与老师之间曾经出现或是现在仍然存在的分歧、矛盾和冲突,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完成教材第 19 页“反思”中的表格。
3、分析、总结: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导学点二:师生之关系4、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比喻老师,表达了人们对老师的敬重、感激之情。
老师的工作对我们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关系。
请你想一想,新型的师生关系 应该是怎样的呢?导学点三:师生之沟通5、阅读教材 21-23 页中的材料,分析讨论:如何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自习课上,方文在给他的同位讲解一道数学题,老师看见了以为方文在随便说话,便批评了方文。
如果你 是方文,你会怎么做?理由是什么?7。
5、条建议,把答案写在第页的空白处。
以此来体会一下父母的想法、心态。
导学点二:认识“逆反心理”2、小刚升入初中后,越来越觉得父母的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沉旧,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且对自己管教太多,给自己的自由空间太小,因此逐渐对父母产生了反感情绪。
在我们青少年中常会发现很多人“不受教”、 “不听话”,常与父母“ 顶牛”、 “对着干”,他们常常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 “非凡”,对父母表现出了厌恶、不顺从、抵触甚至抗拒的态度。
你认为上面两个材料的表述属于什么心理现象?这种心 理现象如果不设法调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导学点三:跨越“代沟”来源:Z,xx,k.Com3、很多中学生都抱怨跟父母无法沟通,关系不和谐,怎样才能解决与父母的矛盾,构建合谐的亲 子关系?结合教材 11 页-15 页的内容回答:怎样构建合谐的亲子关系?(如何与父母沟通?)4、在成长的路 上,我们与父母会产生各种矛盾,写出你解决与父母之间矛盾的三种方法。
5、阅读教材第 13 页文本框的内容。
你认为晓平的做法对吗?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父母的。
6、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 德规范。
难点:2. 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导学流程: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当堂小结课后学习指导二、预习导学:来源:学科网1.阅读课本 P5“给编辑老师的一封信” ,讲述一件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来源:学科网2.观察 课本 P6-P7 的三副插图、漫画,小组讨论并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七年级学过的“青少年的情绪特点” ,分析亲子关系的变化。
来源:Z&xx&k.Com来源:Z。
xx。
k.Com三、合作探究:四、当堂检测:1.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在心理方面也会成 长。
下面体现了我们在心理 方面的成长的是 对父母事事依赖、顺从 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 形 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A. B. C . D.五、当堂小 结:六、课后学习指导:备注:教师复备栏及。
7、的教诲,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2)体谅父母和家庭 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3)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
(4)赡养父母。
(物质,精神) 来源:Z。
xx。
k.Com3、代沟产生的原因。
来源:Z|xx|k.Com(1)进入青春期,青少年自我意识、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增强,逐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强烈希望并开始尝试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一味的依赖父母,但父母仍然把我们当成小 孩儿或儿童,因此产生了各种误解、分歧、隔阂,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
来 源:学+科+网 Z+X+X+K(2)我们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个问题 的看法、态度不一定相同,导致产生矛盾。
(3)与同伴关系越来越密切,也会使我 们与父母的亲情关系百年的相对疏远。
(4)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使我们往往以执拗的、对立的、反抗的心态对待父母,加剧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如何消除代沟?积极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之间的矛 盾和冲突,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
子女与父母要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加强 沟通。
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做到依靠而不依赖、自主而不。
8、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抹去的是功利。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 难题都变成了乐趣;长大后,才知道那枝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滴”这首歌是对老师劳动最深刻的描写、最真挚的讴歌,结合教材第16页内容,交流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 结合教材,谈谈你对教师工作的理解。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所谓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一回事吗?来源:学科网ZXXK(3)说说“我”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导学点二:尊敬老师2、 认真阅读教材 17 页的典故“程门立雪”及毛主席尊师的故事,回答问题:(1)人类为什么要尊敬老师?来源:学科网 ZXXK(2)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尊敬老师呢?3、说说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尊重老师的行为,今后应怎样改进?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怎样对老师才是尊敬老师的体现,写一写:当遇到下列情况时,自己应该怎么做?当老师给我们上课时 在校内或校外见到老师时 老师与我们谈话时 当老师上课无意出了状况时 。
9、 C、 D、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用心,为此,我们要孝敬父母,做到( )听从父母正确的教导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不提过份的要求 亲近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一切听从父母安排A、 B、 C、 D、4、青少年时期又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
所课“心理断乳期”主要是指:( )A、 青少年企图从心理上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希望独立的心理状态B、 青少年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认为不再有自由的时期C、 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形成,越来越与父母陌生以到不相容的时期D、 青少年从心理上完全脱离父母的依赖,走向完全独立的时期5、关于孝敬父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仅仅是一种道德义务 B、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要求,法律不规定C、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D、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6、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和父母商量,因为商量就是( )。
10、心,报得三春晖。
”唐朝孟郊的这首诗说明了( ) A不孝敬父母是违法的 B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金钱来回报C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我们不需报答 D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 最真挚的爱2. 当我们刚会说话时,爸爸妈妈就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学古诗,当我们刚懂事时,爸爸妈妈就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当我们拿起笔时,爸爸妈妈就教我们写字。
这段话所要表达的道理是( )父母 对我们倾 注了无限深情和关爱,付出了无数心血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A. B. C. D. 3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义。
说的是( )A恩师的培育之恩 B父母的养育之恩C朋友的友好之心 D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4. 与古代社会相似,在现代社会里,孝敬父母是( )A.基本的道德规范 B.基本的法律规范C.基本的社会规范 D.基本的行为规范5. 下列行为属于孝敬父母的表现的是( )A.为了买一件衣服,我大闹一场才得到B.我的脏衣服。
11、之恩2某校初二举行“感恩父母情、让爱住我家”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用心感知父母之爱,并学会关爱父母,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洗脚?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培养综合素质 B.缓解学习压力,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C.体会父母的艰辛,培养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
D.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右图中,对子女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1 不符合“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规范。
2 孝敬父母主要是口头上关心、体贴。
3 孝敬父母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4 孝敬父母不仅应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A14 B23 C123 D2344. 诗经上说:“父母生我,鞠我,顾我,携我,长我育我,欲极之德?”意思是说: “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顾我。
长大些有教育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无以言表。
”面对父母之爱,我们青少年为人子女就应该()与父母和睦相处,对父母言听计从。
学会尊重、理解、关心父母。
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和养育。
放弃学业,努力赚钱回报父母A12 B23 C14 D345.有人对 500 名中学生进行问。
12、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3)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
(4)赡养父母。
不仅要在物质上孝敬父母,也要在精神上慰藉父母。
3、代沟产生的原因。
(1)进入青春期,青少年自我意识、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增强,逐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强烈希望并开始尝试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一味的依赖父母,但父母仍然把我们当成小孩儿或儿童,因此产生了各种误解、分歧、隔阂,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
(2)我们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态度不一定相同,导致产生矛盾。
(3)与同伴关系越来越密切,也会使我们与父母的亲情关系百年的相对疏远。
(4)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使我们往往以执拗的、对立的、反抗的心态对待父母,加剧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消除代沟?(1)要认识自己的变化和特点,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理解我们的愿望。
(2)客观的看待自己与父母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别,从内心尊重父母,愉快的接受父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3)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难,体验父母的情绪和需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与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
(。
13、解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正确做法是( )A一切听从父母 B 要父母做出让步 C顺其自然 D 理解、尊重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3孝敬父母应该( )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体贴、关心父母,不能只在口头上说说 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A B C D4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又是无微不至的,“爱父母,就给他们洗一次脚吧!”老师把给父母洗一次脚当成“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
老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让学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 B让学生增强法制观念C让学生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 D让学生在物质上给予父母必要的帮助5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
世上有扇门,叫心门,难以敞开。
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
”面对代沟的出现,我们应该( )A时时处处坚持自己的看法,绝不让步 B理解父母,努力与父母沟通以达成共识 C只要是父母的话,无论对错都应无条件接受 D坚持让他(她)们听从我们的意见,因为父母的观点太陈旧6下列行为属于礼貌待师的是(。
14、 开始关心父母了A. B. C. D. 2.下列关于亲情和血缘关系说法不正确是( A )没有亲情就没有血缘 亲情源于血缘 血缘凝就亲情 有血缘就有亲情A. B. C. D. 3 我们进入青春期的表现有( D )意识到自己正在变成“大人” 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和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依赖性越来越强A. B. C. D. 4.有人这样比喻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
你对她要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她这儿的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你让他不高兴了,她这一点,爆炸了。
”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B )A. 受伤害的必然是父母 B. 父母对我们的爱 C. 冲突是子女引起的 D. 父母要负主要责任5.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出现( B )成人感 独立性 自我意识 逆反心理A. B. 。
15、深处感激父母,是因为( )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 父母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父母与我们有血缘关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 父母对我们的成长倾注无限的关爱,付出无数的心血A. B. C. D.2.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 )A.朋友之间的爱 B.父母对子女的爱C.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D.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3古人说:“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的法律也规定子女要孝敬父母,这表明孝敬父母( )A.是道德义务,但不是法律义务 B.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C.是法律义务,但不是道德义务 D.既不是法律义务,也不是道德义务4. 孝敬父母就要赡养父母,即( )A.物质上的赡养 B.精神上的关心C.心理上的指导 D.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关心5.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把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称为( ).“从众现象” .“代沟” .“心理障碍” 。
16、 D 败坏了社会风气。
2、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下列属于孝敬父母的行为有:( )小青放学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活;在外上学的李强经常打电话回家询问妈妈的病情;小宇在校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陈凡为了挣钱初中没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
A、; B、; C、; D、3、周某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立业成家,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十多年来对还在乡下生活的年迈的父母一直不闻不问。
下列对周某这一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 周某成年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值得提倡;B 周某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C 子女是否赡养父母是他个人的事,别人管不着;D 周某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
4、有这样一幅电视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过年,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
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
这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B、子女应该在物质上帮助父母;C、子女一定要回父母家过年;D 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5、涛涛在学校里是。
17、 D.2.张扬同学最近有点烦,跟谁都不愿多说话,父母向他了解原因,张扬应该( )来源:Z&xx&k.ComA 向他们说谎,不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
B 不把烦心事告诉他们,以免他们担心C 关上门不理会他们 D 主动和他们交流,请 父母帮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尊重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下列能体现尊重老师劳动的是( )A 认真听讲 B 老师的提问不应积极回答,自己听懂话就行 C 只要上课不说换就行 D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抄袭作业 来源:学_科_网4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是四川凉山二坪村的教师,由于小学建在悬崖峭壁上,他们每天都要背起一 个个学生攀爬 5 架木制的云梯上下绝壁,十八年如一日,将知识的种子播洒在彝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要尊敬为我们无私付出的老师 只要老师认真负责,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感激老师的关心和教育 他们的行为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浓浓爱心A B C D5.“颖考叔与郑庄公”的故事选自左传 ,郑庄公的母亲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宠爱郑庄公的弟弟。
18、会使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增添许多麻烦,也会使父母忧心忡忡,从而影响家庭的团结与和睦,因此我们应( )A尊重父母,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 B有主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C正视亲子矛盾,实现亲子和谐 D不能听父母的,他们想的说的已经过时了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A不能与父母有不同的意见 B要给父母足够的理解C要孝敬父母 D爱父母就是指从物质上满足他们4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
”形成代沟的原因是( )A生活背景不同,年龄特征有差异 B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太严C父母不理解子女的需要 D完全是由社会造成的5为了小芳的全面发展,妈妈为她制订了完美的学习计划: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练习书法等。
周末上奥数班、舞蹈班、英语提高班、钢琴学习班等。
原本学习优异的小芳在巨大的压力下,成绩不断下降。
为此小芳把自己关在家里,整天闷闷不乐( )A小芳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小芳应及时与妈妈沟通B小芳妈妈的出发点是不好的,这是摧残孩子的一种表现C小芳的做法。
19、节中,有部分学生跪在父母面前,高呼“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
在场师生、学生家长被深深感动。
学生跪地表达心声的做法:A、体现了对父母深深的爱意;B 是宣传封建糟粕的体现;C 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尊严;D 败坏了社会风气。
2、孝敬父母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下列属于孝敬父母的行为有:小青放学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活;在外上学的李强经常打电话回家询问妈妈的病情;小宇在校努力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陈凡为了挣钱,初中没毕业就辍学打工去了。
A、; B、; C、; D、3、周某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立业成家,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十多年来对还在乡下生活的年迈的父母一直不闻不问。
下列对周某这一做法认识正确的是:A 周某成年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值得提倡;B 周某的行为严重触犯了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C 子女是否赡养父母是他个人的事,别人管不着;D 周某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违背了社会道德和法律。
4、有这样一幅电视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过年,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
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
这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子女没有赡。
20、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2某校初二举行“感恩父母情、让爱住我家”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用心感知父母之爱,并学会关爱父母,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洗脚?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培养综合素质 B.缓解学习压力,为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C.体会父母的艰辛,培养孝敬父母的优秀品德。
D.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右图中,对子女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1 不符合“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规范。
2 孝敬父母主要是口头上关心、体贴。
3 孝敬父母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4 孝敬父母不仅应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A14 B23 C123 D2344. 诗经上说:“父母生我,鞠我,顾我,携我,长我育我,欲极之德?”意思是说: “父母生我,养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顾我。
长大些有教育我,父母对我的恩德无以言表。
”面对父母之爱,我们青少年为人子女就应该()与父母和睦相处,对父母言听计从。
学会尊重、理解、关心父母。
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和养育。
放弃学业,努力赚钱回报父母A12 B23 C14 D345.有人对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