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考点 3:火药1、(2010佛山中考)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答案】选 C。2、(2010威海学业考试)英国著名学者李约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Tag内容描述:
1、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考点 3:火药1、(2010佛山中考)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答案】选 C。2、(2010威海学业考试)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造纸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火药的广泛使用A B C D【答案】选 D。3、(2010綦江中考)阅。
2、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选择题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A.400 年 B.300 年 C.200 年 D.100 年2.我国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在( )A.黄帝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晋时期 D.两宋时期3.指南针传到欧洲是由( )A.意大利人 B.波斯人 C.阿拉伯人 D.蒙古人4.火药和火器传到阿拉伯和欧洲是在( )A.11、12 世纪 B.15 世纪 C.16 世纪 D.13、14 世纪5.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毕升 B.郭守敬 C.沈括 D.张衡6.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 )A.唐朝中期 B.唐朝末年 C.宋元时期 D.明朝时期7.南宋时期,人们印制的精美书籍,采用的方式是( )A.活字印刷 B。
3、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基础达标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暑期是指(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2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火药 纸 活字印刷术 司南A B C D3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4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5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C宋元时期火药。
4、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考点 1:活字印刷术1、(2010徐州中考)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答案】选 D。2、(2010青岛学业考试)“大师西去悲难禁,毕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 ,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答案】选 C。3、(2009南京中考)西方学者谢和耐说:。
5、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考点 2:指南针1、(2010广东学业考试)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答案】选 A。2、(2010福州学业考试)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与航海有关的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
6、第 13、14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和梦溪笔谈 、郭守敬和授时历 。探究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形象思维能力及概括、归纳的能力。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宋词、史学、绘画、书法)通过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了解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
7、第 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同步练习(人教版七年级下)(30 分钟)1.(2013呼和浩特)我国古代下列发明中,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 )造纸术 印制术 火药 指南针A. B. C. D.2.(2013淮安)现在流行的影视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史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电视剧情节符合史实的是( )A.秦朝统治者向陈胜、吴广投降,秦朝灭亡 B.唐太宗在进行武举考试C.北宋毕升开始用活字印刷术书籍 D.曹操在阅读小说三国演义3.(2013南京)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
8、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任务】知识与能力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复习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过程与方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应用及传播。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 活字印发术的发明,指。
9、课前小测,1.成吉思汗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请写出元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建立者。 3.在元灭南宋过程中,有一位著名的抗元英雄,他在就义之前写下过零丁洋这首诗,他是谁? 4.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什么制度?此时,边疆哪些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一).活字印刷术,1.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情况,2.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费时,费力, 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3. 活字印刷的发明 (比欧洲早四百年),北宋陶活字版,毕升,4.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
10、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
11、课题: 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过程与方法教学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
12、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习目标,1、要求能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 3、认识到,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依然居世界领先地位。,自学指导,1、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包括哪些内容? 2、取代雕版印刷术的是什么技术?发明者是谁?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哪些优点?有何重大意义? 3、写出指南针由产生到广泛应用的过程 4、写出火药由产生到广泛应用的过程 5、这一时期著。
13、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 题 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标要求 了解“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指导学生对教材中图片进行观察,对材料进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探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使用,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
14、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3 课内容。本课学习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宋元时期的各项科技发明,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之后,开始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对某些问题开始。
15、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宋元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状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的成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自觉向古代科学家学习,培养勤于探索、坚持不。
16、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重难点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教学资料1、多媒体展示平台。2、自制课件;相关文字材料、图片材料。 四、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一、 导入:多媒体展示。
17、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学设计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相关的历史材料,提示一些观摩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取信息,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即联系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
18、第 13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教学任务】知识与能力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及传播,复习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概括归纳的能过程与方法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应用及传播。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19、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况,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概括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改进和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博客中。
20、第十三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及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和梦溪笔谈 ;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和主持开凿通惠河。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的教学,培养学生再现历史的想象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提供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有关史料,指导学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掌握解析史料的学习本法。通过寻找宋元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分析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