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复习铺垫1、什么是方程?2、判断:下列各式,那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9-X=3 20+40=60 5+X10 Y-16=5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 的性质。,试一试,根据等式的性质在圆圈填运算符号,在方框里填数。,例4、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Tag内容描述:
1、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复习铺垫1、什么是方程?2、判断:下列各式,那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9-X=3 20+40=60 5+X10 Y-16=5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 的性质。,试一试,根据等式的性质在圆圈填运算符号,在方框里填数。,例4、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你认为解方程需要注意些什么?,试一试:解方程,X3080,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该怎么做?,3,2,1、火眼金睛辨对错。(1)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叫方程。 (2)等式就是方程。 (3)。
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二),看图填空,x=20,=,2,下图与上图比较,有什么变化,天平还会保持平衡吗?为什么?,=,=,3,根据下图物体质量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能除以0吗?,能综合说说你刚才的发现吗?,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在方框里填数。,x6=18,x6X6=18,0.7x=3.5,0.7x0.7=3.5,X,6,0.7,花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求试验田的宽。,长x宽=面积,你能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40x=960,方程中40、x、960各表示什么?,40x=960,小组讨论:应该。
3、 等式的性质2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臧荫松 在具体的情景中 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观察 分析 抽象 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 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 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 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 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对数学的学。
4、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 课 题 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具准备 天平、砝码课前问题导学预习质疑,自主建构1阅读例 3,根据天平图写出等式。。
5、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姓名: 一.复习回顾: 1 .符号表示:(1)如果a =b,那么a=b. a b (2)如果 a =b,那么 a=b,如果 a =b(c),那么=. 2 .方程的解的形式. 二.探究发现 1:下面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快速求方程的解,并思考为什么? (1) x+2=3方程的解为x=. (2) x3=2,方程的解为x =. (3) x+a=3方程的解为x=. 问题解决1 :。
6、3.1.2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主备人:李杰,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数,结果仍相等.,注意: ()等式两边都要参加运算,且是同一种运算 ()等式两边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一定是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 ()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即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两边减7,得,解:两边同时除以-5,得,于是,于是,解:两边加5,得,化简得:,两边同乘-3,得,如何检验?,注意:要带入原方程。,检验:将,代入方程,的左边,得,方程的左右两边相。
7、 第四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8 页 ,例 5、例 6,试一试、练一 练,练习二第 14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 为 0 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 ,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 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 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 5。 (1)我 们已经 学。
8、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复习导入,8x3,203050,5x9,y1654,新知探究,3,怎样在天平的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保持平衡?,新知探究,3,天平左边增加了 的砝码,右边增 加 的砝码,天平就平衡了。,10g,10g,5010,5010,新知探究,3,天平左边增加了 的砝码,右边增 加 的砝码,天平就平衡了。,a g,50a,50a,a g,你有什么发现?,新知探究,3,50105010,50a50a,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新知探究,3,xa50a,xaa50aa,等。
9、,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 3 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通过演示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感受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培养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说一说等式的性质是什么,用等式的性质如何下列解方程.,复习导入,x20,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0克,20克,20克,3x 60,=,20克,20克,20克,60( ),=,3,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
10、,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第 2 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大小。,X50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为等式。,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的值,想:( )1050,X,。
11、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等式的性质 和解方程,50克,50g,怎样在天平两边增加砝码,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50克,10g,50g,10g,5010,5010,左右两边都加上10g的砝码。,左右两边都加上同样重的砝码。,50克,ag,50g,ag,50a,50a,观察下图,先填一填,再说说你的发现。,xg,ag,50g,ag,xg,ag,50g,ag,xa,50a,xa( ),50a( ),a,a,X + 20 = 70,X+2020=7020,20 = 20,20 + 10 = 20 + 10,X = 50,X + 20 = 50 + 20,50 + a = 50 + a,50 + a a = 50 + a a,X + 20 = 70,X +2020 = 7020,联系天平保持平衡的过程想一想,等式怎样变化,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两边同。
12、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 4 页的例 3、例 4 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 5 题。 教学目标要求: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 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 使学生在观察、 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
13、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45 页例 5 和例 6,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第 613 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 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3、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 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 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
14、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10,10,=,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能说说两幅天平图中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20,20,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这一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a,a,观察第四组天平图,你有什么发。
15、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4 页的例 3、例 4 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 35 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
16、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p4 P5 例 5例 6 、 P5“试一试 ”、 “练一练 ”P6 P7 练习一第 6 8 题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结果仍然是 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
17、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填一填,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基本练习,等式:,方程:,2017=37 12Y=4 x=142,12Y=4 x=142,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填一填,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基本练习,等式,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12X12=14.4,重点练习,12,12X=14.4,X=,1.2,Y4.5 =4.54.5,重点练习,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4.5,Y4.5=4.5,Y =,9,7.5X =757.5,重点练习,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7.5,7.5X=75,X=,67.5,a2.52.5=10,重点练习,等。
18、第三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 P5例5 例6、 P5“试一试”、“练一练”P6 P7练习一第68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
19、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 、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 5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
20、第二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4 页的例 3、例 4 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 35 题。教学目标要求: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