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 分米、 厘米、毫米、 微米、 纳米 km dm cm mm m nm2、换算关系: 1km1000m=10 3m 1dm0.1m=10 -1m 1cm0.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Tag内容描述:
1、1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 分米、 厘米、毫米、 微米、 纳米 km dm cm mm m nm2、换算关系: 1km1000m=10 3m 1dm0.1m=10 -1m 1cm0.01m=10 -2m 1mm0.001m=10 -3m1m0.000001m=10 -6m 1nm0.000000001m=10 -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
2、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
3、初二地理 上册 第一章1、中国位于亚洲的 ,太平洋的 ;东西的 半球,南北的 半球,所处的温度带以 为主,南部一小部分位于 ,没有 带,是一个海陆 的国家。2、我国陆地面积是 ,仅次于 、 两国,居第 位。3、陆上疆界长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 ,大陆海岸线北起 省,南至 省区。有 个临海的省级行政区。4、我国东部的海区自北向南依次是 、 、 、 我国两大内海是 、 。位置最南的岛屿是 ,在 海区,纬度 。5、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最南端是 。最西端 。最东端在 ;东西跨经度 度,跨 个时区,时间相差 小时。6、我国东部海区跨的纬度接近 度。。
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
5、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 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乙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二、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6、 熔化和凝固 一、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 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
7、. . 学习参考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 究光、热、力、 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 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 是获取物理知 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 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 号是 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 、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n lm=1 000nm4、长度测量结 果的记录包括准确 值、估计值和单位。5、误差:测量 值和真实值之 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 与测。
8、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分析 第一章 声现象 一 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 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 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 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 鼓靠鼓面振动发声 钟考钟振动发声 等等 2 振动停止 发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 液体和气体 4 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 并且可重新还原 唱。
9、初二年级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
10、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三章 声现象声音是由 产生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 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 ,在液体中较 ,而在气体中较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米/秒。中不能传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 。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 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 (t217/340 t0.1 秒)。声音的三要素是: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越大,音调越高)。 (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
11、1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振动会产生声音,但是未必所有的声音人都能听见。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举例:大山里的回声,敲鼓的鼓声等);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
12、第 1 页 / 共 11 页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西充中学 李树林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
13、1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 吕学文第一章 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 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 分米、 厘米、毫米、 微米、 纳米 km dm cm mm m nm2、换算关系: 1km1000m=10 3m 1dm0.1m=10 -1m 1cm0.01m=10 -2m 1mm0.001m=10 -3m1m0.000001m=10 -6m 1nm0.000000001m=10 -9m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不能歪斜。(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
14、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
15、1人教版初二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引言知识归纳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_。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_米. 课桌的高度约 0.75m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km=_m=103m;1dm=_m=10 -1m;1cm=_m=10 -2米;1mm=0.001m=10 -3m;1m=_m;1um=_m 1m=_nm;1nm=_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与过手科学之旅 序言1、物理学是一门学习有关力、 热 、 声 、 光 、 电 等知识的学科。物理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密切相关。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2。
16、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 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n l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
17、第一章 声现象,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 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又叫音品、音质,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有关。,、,。
18、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初 二 物 理 知 识 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 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n l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5、误差:。
19、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 编题者:qiji5761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第二章 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 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 ,热光源(火把、太阳) ;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 ,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 ,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