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元谋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及其所处地位。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地点、体质特征、使用的工具及其用火状况。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
川教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件233pTag内容描述:
1、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元谋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及其所处地位。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时间、地点、体质特征、使用的工具及其用火状况。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_省元谋县。 2.生活时间:_年前。 3.历史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_。,云南,约170万,最早的人类,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 北京_。 2.距今时间:约_年前。 3.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一。
2、四大文明古国,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图片1,图片2,图片3,看图学史,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的木构、榫卯建筑构件,半坡遗址,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 约6000年前,活动:,我是小小考古学家,文物1,文物2,文物4,文物3,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思考:半坡的房子与河姆渡的房子为什么不一样?,由自然条件决定,河姆渡遗址,河 姆 渡 遗 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缠藤骨耜,使用磨制石器,缠藤骨耜,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
3、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时间、生活地点、生产生活情况。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河姆渡遗址 1.时间地点:距今_年,生活在今浙江_村 (处于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 (1)工具:使用的石器经过_(被称为“新石器”),骨器 有耒、耜、锄等,还有陶质工具。 (2)作物:种植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3)畜牧业:饲养水牛、猪、狗等。 (4)住房:住在用_建造的房子里。(干栏式建筑),约7。
4、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禽?,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南方),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水稻,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木质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 知识点,活动时间 约7000年前,活动区域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骨耜,缠藤骨耜,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i 杈)、耜(s 锹)、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
5、【复习巩固】,1、我国第一个王朝是哪个?建立者是谁?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标志是什么? 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是谁? 商朝主要的手工业部门有哪些? 商朝的疆域,商,大海,长江流域,辽河,渭河上游,西周的建立分封制西周的结束课堂小结,第5课 西周的兴亡,导入,堇(jn)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堇鼎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yn)侯命堇去镐(ho)京(今陕西西安西)向太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sh),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燕侯。
6、西周的建立分封制西周的结束课堂小结,第5课 西周的兴亡,导入,堇(jn)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堇鼎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yn)侯命堇去镐(ho)京(今陕西西安西)向太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sh),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燕侯。派堇奉献礼物的,当是燕侯旨。,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j)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里,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西周的建立,在我国商朝后期,地。
7、西周的建立分封制西周的结束课堂小结,第5课 西周的兴亡,导入,堇(jn)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堇鼎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yn)侯命堇去镐(ho)京(今陕西西安西)向太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sh),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燕侯。派堇奉献礼物的,当是燕侯旨。,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j)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里,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西周的建立,在我国商朝后期,地。
8、第2课 西周的兴亡,西周的建立 分封制 西周的结束,第2课 西周的兴亡,导入,堇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堇鼎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 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侯命堇去镐京向太 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太保 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封于燕,因 留朝中辅佐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燕 侯。派堇奉献礼物的,当是燕侯旨。,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里,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西周的建立,周文王像,周原,在今陕西省扶风县境内,北倚岐。
9、西周的建立分封制西周的结束课堂小结,第5课 西周的兴亡,导入,堇(jn)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堇鼎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yn)侯命堇去镐(ho)京(今陕西西安西)向太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铭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召公奭(sh),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周王,由他的儿子旨去封地为燕侯。派堇奉献礼物的,当是燕侯旨。,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j)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里,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西周的建立,前为周原的环境 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