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常用化疗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杨雨 赵峰,一、传统分类(根据来源和作用机制) 1.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异环磷酰胺等 2.抗代谢类: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等 3.植物碱类:长春新碱、紫杉醇、喜树碱等 4.抗生素类:丝裂霉素、阿霉素、博来霉素等 5.激素类:甲地孕酮、黄体酮等类

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Tag内容描述:

1、常用化疗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杨雨 赵峰,一、传统分类(根据来源和作用机制) 1.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异环磷酰胺等 2.抗代谢类: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等 3.植物碱类:长春新碱、紫杉醇、喜树碱等 4.抗生素类:丝裂霉素、阿霉素、博来霉素等 5.激素类:甲地孕酮、黄体酮等类 6.杂类:顺铂、达卡巴嗪、甲基苄肼等,二、化疗药的作用机制分类,1.直接破坏DNA2.间接破坏DNA3.作用于微管蛋白 4.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1.直接破坏DNA: (1)烷化剂: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

2、ICU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 与注意事项,目录,抗菌药物 改善心功能药物 改善肝功能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 脑保护剂 镇痛药 镇静催眠药 血管活性药物 降压药 肠内营养制剂 肠外营养制剂 活菌制剂 缓控释制剂,抗菌药物,-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内酰胺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一、二代头孢是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主要用药 其注射制剂相对较少,三代头孢与细菌耐药性问题,各代头孢菌素有不同特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血药浓度低,在组织中浓度较高,主要经胆汁排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

3、危重病人常用药物应用时注 意 事 项,急诊科,抢救药物的分类,按用途分:,抢救药物的特点,起效快 量效关系明确 用于抢救危重病人 要求使用时准确无误,一:常用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给药途径问题,外周静脉给药 中心静脉给药 骨髓输注 :适用于6岁以下儿童 气管内用药:如肾上腺素、阿托品、 利多卡因、纳络酮,(二)、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事项,配制时,正确选择稀释液。 定期核查输入速度,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性 。 持续静注给药以使用单独静脉通路为宜。 体重3ug/kg.min 控制输液速度mlh 输液泵药量用药过程监护心率、血压、心律、尿。

4、常用化疗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一、传统分类(根据来源和作用机制) 1.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异环磷酰胺等 2.抗代谢类: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等 3.植物碱类:长春新碱、紫杉醇、喜树碱等 4.抗生素类:丝裂霉素、阿霉素、博来霉素等 5.激素类:甲地孕酮、黄体酮等类 6.杂类:顺铂、达卡巴嗪、甲基苄肼等,二、化疗药的作用机制分类 1.直接破坏DNA: (1)烷化剂: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烷化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5、静脉输注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icu常用静脉药物注意事项,化疗药物静脉给药注意事项,静脉药物配置的注意事项,临床药物试验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静脉泵入药物注意事项,输入静脉高营养药物的注意事项,静脉滴注化疗药物的注意事项,静脉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禁忌静脉推注的药物是。

6、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 与注意事项,目前,临床用药几乎不存在一次只用一种药物的情况,合并用药的核心是增强药效,减少用量以及不良反应,降低副作用。但随着多种药物合用病例数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也在迅速上升,其中药物相互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新药不断出现和临床治疗上的需要,在输液中添加其他注射剂合并使用的机会日益增多,几种注射剂合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注射剂的配伍变化问题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熟悉药物配伍、相互作用与安全用药对安全用药更有指导意义。,内容要点,1、静脉用药配伍注意。

【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相关PPT文档
【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相关DOC文档
标签 > 常用静脉药物的应用与注意事项[编号:299178]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