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财政理论(第一章)市场失灵: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二)主要表现: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
财政学复习资料Tag内容描述:
1、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财政理论(第一章)市场失灵: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二)主要表现: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 ;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1 )。
2、名词解释: 1.财政联邦主义: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制度。或者说,财政联邦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财政分权,就是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其精髓在于使地方政府拥有合适与合意的财政自主权进行决策。2.偏好误识: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在确定公众个人偏好的边际消费替代率时是带有随机性的,存在“偏好误识” ,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到全体国民头上。3.地方财政能力: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
3、人大财 政 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第一章 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
4、财 政 学 重 点1题型填空 101=10单选 101=10多选 101=10名词解释 45=20简答 38=24论述 21326绪 论1. 所有财政现象的共有特征: 以国家为主体; 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为客体(对象); 以国家权利为根据;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 以分配过程为自己的作用领域。2. 财 政 的定义: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利,对社会产品的价值进行分配、再分配所形成的分配活动关系。简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3. 财政是历史范畴和经济(分配)范畴的统一。4. 财政产生的直接条件是国家的产生,根本条件或经济条件是生产。
5、1罗森财政学复习资料(双语版)Unified budget: The document which itemizes all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expenditures and revenues.统一预算: 联邦政府在一种文件中将其支出逐项列出的文件Regulatory budget: an annual statement of the costs imposed on the economy by government regulations管制预算: 政府管制对经济产生的成本Entitlement programs: programs whose expenditures are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qualify ,rather than preset budget allocations.公民权利性计划: (是指有关社会保障、公共福利。
6、财 政 复 习1、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222、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253、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共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354、免费搭车: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385、现收现付式: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1006、完全基金式: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
7、.第一章财政的概念:财政是为了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收支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产品:概念:公共消费性质的商品或服务。特征: 边际生产成本和拥挤成本为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分类: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准公共物品。
8、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2外部效应: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即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成本大于收益;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成本小于收益3财政:财政是一种国家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是指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制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来调节社。
9、财政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 1. 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 “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T2.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F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T4. 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F5. 一项政策当且仅当表现出帕累托改进时才能提高社会福利。F6.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收入。
10、2015 年财政学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题型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每题分值 1 2 3 5 10题量 40 5 5 3 2共计 40 10 15 15 20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单选题1.财政是一种( C )为主体的经济行为 A. 企业 B. 个人 C. 国家或政府 D. 市场 2.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 B )A. 公共商品 B. 公共物品 C. 公共服务 D. 社会产品 3.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是( D )A. 竞争性 B. 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 非排他性 4.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
11、财政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指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其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即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2、政府干预:指在市场的基础上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其手段包括:(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3、公共定价: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共定价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4、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市场所具有的在某些领域或场合天然无法有效地配置或难以正常发挥。
12、自学考试财政学课程代码 00060 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一.财政的概念 (一)识记1)市场失灵 市场调节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 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经济学上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也叫市 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 状态。 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人们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损失的影 响,但行为人并未获得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相应的成本,即私人得益 (损失)与社会得益(损失)之间的非一致性。 3)公共物。
13、1财政学 00060 复习资料 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财政学是以政府部门的收支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揭示财政收支活动运行的规律,构建财政收支活动管理的机制,是财政学所致力完成的两大任务。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私人个别需要特点:效益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社会公共需要特点:效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财政活动的基本特征:主体是政府,财政活动以政府为前提;政府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牵涉范围广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政府。
14、一, 名词解释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财政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财政补贴实质是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的转移给补贴领受者的一种转移支付形式。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资金和安排资金的法律依据,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财政赤字: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
15、财政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周期性赤字赤字变化(增或减)的一部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的,这部分赤字称为周期性赤字。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 (第 281页)2、或有债务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或有债务的特点说明,或有债务不是政府能够完全控制的,同时也不是最终完全转化为财政负担,而是取。
16、1 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2 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3 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4 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5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6 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7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8 。
17、11 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2 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3 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4 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5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6 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7 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8。
18、1第一章 市场、政府与财政财政学:是以政府部门的收支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揭示财政收支活动运行的规律,构建财政收支活动管理的机制,是财政学所致力完成的两大任务。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私人个别需要特点:效益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社会公共需要特点:效益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财政活动的基本特征:主体是政府,财政活动以政府为前提;政府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牵涉范围广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政府的收支活动。政府的职。
19、0第一章 导论1、实证分析: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 、 “会怎样”的问题。比如,2003 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什么影响?等等。 )2、规范分析: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如:电。
20、第一章 公共财政理论1. 政府失灵: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2. 市场失灵: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到达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3.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这就是说该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量的增加,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4. 外部性(效应):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5 财政 :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