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一、有关物理学:1)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2)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二、科学探究工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Tag内容描述:
1、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一、有关物理学:1) 物理学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2)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二、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1)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2) 测量时间:停表。注意分针和秒针的配合。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
2、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
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
4、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 1 页 共 9 页考点梳理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米 ,符号是 m .时间的主单位是 秒 ,符号是 s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 (nm).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km10 3m;1dm10 1 m;1cm10 2 m;1mm10 3 m;1 m10 6 m;1nm10 9 m.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刻度尺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秒表 .3.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零刻度线 、 量程 和 分度值 ,在读取测量值时,要估读到 最小刻度值 的下一位.4.对长度测量结果。
5、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网络mdmcmmm单位:国际单位制 米(m) 常用单位:km mmmm nm测量工具:刻度尺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长度】 使用前观察:0 刻度;量程;最小分度值放对:沿着、贴紧 圆的直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正确使用 使用时 读对:正对刻度线 间接测量 细铜线直径记对:数字和单位 地图两地距离 记录到最小分度值得下一位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误差和错误 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单位:国际单位制秒(s)常用单位:hminss时间测量工具:停表【实验二:用。
6、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汇总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1.国际单位制(SI) ,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2.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即刻度尺最大的示数叫量程,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3.如何读取数据: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4.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和测量的人的原因,使得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叫误差。5.减小误差的方法:A校准测量工具 B改进实验方法 C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特别强调:误差是不可避免的6.长度单位及其换算1km10 3m 1dm10 -1m 1cm10 -2m 1mm10 -3m 1m10 -6m 1nm10 -9m7.在使用任。
7、八年级物理上册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 1、2、3、4 班的物理教学任务,这是我第一次承担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在继续推进我校“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积极主动观察课堂,向其他教师学习,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总结,以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一、经验和教训1、精。
8、八年级地理知识复习(一)一、评价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二、材料分析材料一:一天早晨生活在哈尔滨的小明起床很早,太阳刚刚升起,天空非常晴朗。他马上给生活在乌鲁木齐的表哥打电话:“快看太阳,今天早晨的太阳特别漂亮!” “什么?太阳?我这里还是漆黑一片呢!”材料二:春节快到了哈尔滨下了一场大雪天气虽然很冷但还有许多人准备去滑雪而在广州人们正逛花卉展准备用鲜花装点节日的气氛。(1)材料一和照片甲乙说明我国东西存在 差异,原因是:我国东西跨 广,加上地球自西向东的 ,使得地球东边的时刻比西边 ,约差 4 个小时。。
9、1、在“探究固体的密度”实验中:(1)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_;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 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_,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6 所示则矿石质为 。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 7 所示,在观察量筒的刻度时,视线要_,则矿石体积为 ,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_kg/m3。(3)如果采用先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后再测量小石头的质量,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矿石的密度会比实际值偏 ,原因是 。所采取的。
10、- 1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米(m )2 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 、厘米(cm) 、毫米(mm ) 、微米(um) 、纳米(nm) 。3.单位换算:1km10 3 m,1m10 6 um10 9 nm进率: km 103 m 103 mm 103 um 103 nm m 10 dm 10 cm 10 mm即数不变、记进率、化单位a.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b.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c.规范使用科学计数法;d.单位使用字母符号书写。- 2 -【典例 1】25km nm 25um m由 kmnm,下了四级台阶,进率为 1012 所以 25km 251012 nm2.510 13 nm。
11、第 一 章一 、 物 态 变 化1 、 物 质 存 在 三 种 状 态 是 固 态 、 液 态 、 气 态2 、 固 态 有 一 定 的 体 积 和 形 状 ; 液 态 有 一 定 的 体 积 , 但 没 有 一 定 的 形 状 ; 气 态 既 没 有 一 定 的 体 积 也 没 有一 定 的 形 状 .3 、 固 、 液 、 气 分 子 间 间 距 ; 一 般 情 况 下 固 态 乙6 、 测 固 体 的 密 度 :说 明 : 在 测 不 规 则 固 体 体 积 时 , 采 用 排 液 法 测 量 , 这 里 采 用 了 一 种 科 学 方 法 等 效 代 替 法 。7 、 测 液 体 密 度 : 原 理 : =m/V 方 法 :Vm =V m= mV= 甲 乙m/ V mV。
12、1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一章 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厘米( cm) ,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1km=1000m=10 3m 1dm=0.1m=10 -1m 1cm=0.01m=10 -2m1mm=0.001m=10 -3m 1 m =0.000001m=10 -6m1nm=0.000000001m=10 -9m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尺子要沿着所。
13、1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第一章 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2)使用时要注意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
14、人教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第一章 声现象 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 340 m/。
15、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考点归纳时间: 2011 年 9 月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 发声停止。 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振动发声的, 蟋蟀是靠左右翅摩擦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声音在每秒。
16、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要点、考点归纳 时间:2011 年 9 月精品资料 1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发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振动发声的,蟋蟀是靠左右翅摩擦 振动发声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4、声速的计算公式: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一般状。
17、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知识点,8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八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考点,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