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题画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悟文段中蕴含的道理,品味清新俏丽的语言特色;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求变的精神。【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绘画技法及其创作理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4.1板桥题画二则每课一练 冀教版九年级下 2Tag内容描述:
1、板桥题画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领悟文段中蕴含的道理,品味清新俏丽的语言特色;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求变的精神。【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主旨【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绘画技法及其创作理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第一则)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由郑板桥的几幅绘画作品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与解释文体1简介作者的生平及其在竹画艺术上的成就:郑板桥(公元 16931765 年),名燮,号板桥,江苏兴化。
2、板桥题画二则、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本次学习的两篇课文都与艺术有关,目的在于引导我们认识艺术种类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的灵活性,了解作者对艺术的开掘和探索,学习作者运用典籍论述观点、有序解说复杂事物,准确表达内心体验的技巧,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学习这两篇课文应在精读、略读与浏览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和形式特点,同时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情感体验、层次划分、段意归纳、信息筛选与提炼、重要语句的理解等。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板桥题画二则1、作者简介及文题解说。
3、板桥题画二则针对训练基础知识积累1、解释 加点字词:倏()作变相() 自尔()成局 其神理()局足也 化机()貌兹() 后学() 2、根据汉字写拼音:倏作()妄拟()貌兹()3、下列句子和原文完全一致的是()A江涫清秋,晨起看竹,烟雾日影露起。B 胸中勃发,遂有画意。C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D 淡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4、翻译下列句子:(1)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区在法外者,化机也。(2)貌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辈。整体内容感知5、作者是朝画家。6、写出文中一个成语,并写出意义。7、本 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课。
4、板桥题画二则针对训练基础知识积累1、解释加点字词:倏()作变相() 自尔()成局 其神理()局足也 化机()貌兹() 后学() 2、根据汉字写拼音:倏作()妄拟()貌兹()3、下列句子和原文完全一致的是()A 江涫清秋,晨起看竹,烟雾日影露起。B 胸中勃发,遂有画意。C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D 淡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4、翻译下列句子:(1)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区在法外者,化机也。(2)貌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辈。整体内容感知5、作者是朝画家。6、写出文中一个成语,并写出意义。7、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课。
5、板桥题画二则练习针对训练基础知识积累1、解释加点字词:倏()作变相() 自尔()成局 其神理()局足也 化机()貌兹() 后学() 2、根据汉字写拼音:倏作()妄拟()貌兹()3、下列句子和原文完全一致的是()A 江涫清秋,晨起看竹,烟雾日影露起。B 胸中勃发,遂有画意。C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D 淡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4、翻译下列句子:(1)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区在法外者,化机也。(2)貌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辈。整体内容感知5、作者是朝画家。6、写出文中一个成语,并写出意义。7、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