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6.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同步练习(苏科版七年级上) 1.关于植物呼吸场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叶 B.在根 C.在茎 D.所有或着的部位2.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根的吸收 B. 茎的输送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植物的呼吸作业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3.6.1 食物链 学案Tag内容描述:
1、生物:6.1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同步练习(苏科版七年级上) 1.关于植物呼吸场所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叶 B.在根 C.在茎 D.所有或着的部位2.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A.根的吸收 B. 茎的输送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植物的呼吸作业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呼吸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 只要是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C. 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D.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般是热能。4.下列关于 ATP 描述中,正确的是( )A.能量储存 B.能量传递 C.提供能量 D.以上都正确5.下列哪些方法有利于。
2、生物:4.1食物链同步练习(苏科版七年级上)1.(2008 莱芜)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2.(2008 枣庄) 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3.(2008 玉林)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
3、第 1 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2009 恩施)在我州建始县花坪乡的关口村,由于那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夜间气温较低,所产的“关口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与别处相比: ( )A.关口村的土地特别肥沃 B.关口村的葡萄品种与别处不一样C.关口村的葡萄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2009 揭阳)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
4、第 1 节 食物链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09 黔东南州)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兔狼细菌2.(2009 湖北恩施州)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 2 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3.(2009 锦州)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
5、第1节 食物链,分析农田中的生物,谁吃谁?,提高自主学习效率!,自主学习,(P96-97),1、说出P96图中生物存在着哪些吃与被吃的关系?你连出了几条完整的链? 2、食物链的概念。zxxk3、归纳食物链的特点有哪些?,第一环节,第二环节,其它环节,(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食物链,在一定的地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食物链的特点,1 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_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的_。 2 位于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是生态系统中的_。 3 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_,是生态系统中的_。,书写食物链的注意点,1 符合吃。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一.谁吃谁?,1.分析农田中的生物,1、画面上有哪几种生物? 2、说说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按照吃和被吃的关系将相关生物用粗线连起来:,注意:被吃的排在前面,吃它的排在后面,箭头必须由被吃的指向吃的。,青草 蚱蜢 鸡 鹰 青草 鸡 鹰 青草 蚱蜢 青蛙 蛇 鹰,如:青草蚱蜢鸡,青草,蚱蜢,青蛙,蛇,鹰,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就像什么?,食物链: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思考:,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什么?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2、。
7、第1节 食物链,提高自主学习效率!,自主学习,(P74-76),1、说出P74图中生物存在着哪些吃与被吃的关系?你连出了几条完整的链? (难点)提示形式:( ) ( ) ( )2、食物链的概念。 (重点)3、归纳食物链的特点有哪些? (重点),分析农田中的生物,合作方法:“倒退的雪球” 1、展示自己写出的几条完整的链。 2、组内先两人交流,把相同的链写下来。 3、全组交流后,将本组所写的几条完整的链展示在小白板上 。 合作时间:6分钟,小组合作,分析农田中的生物,食物链,在一定的地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第一环节,第二环节。
8、食物链,尊敬的科学家:您好!我们是守卫西沙群岛的士兵,岛上生活条件艰苦,食品单一,为改善生活条件,我们自力更生在岛上养鸡,经过一段时间,只要到林子里转一圈,就可以拾回一筐鸡蛋。好景不长,老鼠成灾,1h内20多只雏鸡就被老鼠咬死。为消灭老鼠,又把猫带到岛上。果然,老鼠被消灭了。可巡逻时又发现麻枫树下有一堆堆鲣鸟的尸体,经调查,原来是猫作的孽。为了不让猫为非作歹,又养起了狗。狗是见猫就咬,猫少了,老鼠又猖獗起来。狗爱打架,到处汪汪乱叫,搅得小岛整日不得安宁。现在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请您帮帮我们吧!此致。
9、初中生物说课课件 题 目:食物链 说课人:朱正勇 单 位: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一、教材及学生 二、教学策略 三、教学程序,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选自苏科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属于生物课程标准下“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主题,本课重在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后一课的铺垫。是前面课的延伸,也为下一课做铺垫。教学内容分两部分:一是研究谁吃谁。理清狮子、鹿、青草、昆虫、蜘蛛、鸡、猫头鹰、青蛙、蛇、鹰等动植物间谁被谁吃的关系,知道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二。
10、第一节 食物链,徐杨中学蔡君霞,猜猜成语,植物,蝗虫,青蛙,蛇,鸡,鹰,植物 鸡 鹰,植物 蝗虫 青蛙 蛇 鹰,植物 蝗虫 鸡 鹰,植物 鸡 蛇 鹰,图片展示:,我们学会了:,食物链: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讨 论:,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是什么?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 2、每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根据它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可以将它们分成哪几类? (注:动物食性可参照教材84页的信息库。),3、比较这几条食物链,你还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青草,生产者,消费者,食物链的特点,1、一。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们有一个怎样的关系?,第六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 食 物 链,谁吃谁,老鼠,粮食,猫,老鼠,青草,蛇,鹰,蚱 蜢,青 蛙,鸡,小组合作:分析农田中的生物,谁吃谁,书写食物链的注意点,1 符合吃与被吃的关系。 2 箭头指向捕食者。 (箭头方向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绿色植物),1.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2. 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 3. 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4. 从屏幕上的这几条食物链。
12、食物链,苏科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说课内容,生物,本节课设计了1个“小游戏”、2个“分析活动”。第一部分通过课件展示谚语动画导入新课,以小游戏认识“谁吃谁”的生物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小组分析讨论,归纳出食物链的特点,达到了“做中学”的目的。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分析和食谱中的生物,列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一方面巩固食物链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教材:,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3、第1节: 食物链,观看动画,说说其中的成语是借用 生物间的什么现象来表达寓意的。,新课导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同学们能举例吗?,活动1:做中学建立食物链的概念,经验交流:,活动1:做中学建立食物链的概念,小组合作:,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活动1:做中学建立食物链的概念,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方法指导: 1.小组分工; 2.卡片接龙。,小组合作:,注意: 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他的动物排在后面,在他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
14、,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1节 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思考:螳螂、蝉、黄雀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蝉,螳螂,黄雀,吃与被吃,注意: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捕食,分析农田中的生 物,青 草,青 蛙,蚱 蜢,蛇,鸡,鹰,1、小组分工; 2、写卡片(将图片中出现的动植物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每种多写几张); 3、排序(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 4、卡片接龙(按照“吃和被吃”关系的用线或纸条等连起来。 ),卡片接龙,我。
15、第 6 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 1 节 食物链 (第 1 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2.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三、教学过。
16、 (1)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2) 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 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 重难点分析: 本节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难点是: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通过对食物链,特别是与人有关的 食物链的分析,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建立保护环境,保护生物。
17、第 1 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设计思路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是看不到,摸不着,而且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头设置了一个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的能量都是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的,另外通过卡通图片,让学生对能量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通过一个学生全体实验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的结论。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
18、第 4 章第 1 节食物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来源:学.科.网(1) 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2、能力目标:(1)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2) 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2) 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重难点分析:本节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难点是: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通。
19、第 6 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 1 节 食物链(课时 1)备课人: 时间: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3、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学习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难点: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一、复习回顾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动物、植物的生存需要_、_、水、温度、_等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二、自主学习说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生物之间的。
20、第 6 章第 1 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学习目标:(1)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 能量这个角度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2)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二、基础学习:1、提问“你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1)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最后会饿死在街头?由于没有食物提供能量。(2)如果你在她的身边会怎样做?提供食物,给她温暖2、我们可以通过补充食物(有机物)的方式来补充能量。其实能量是由食物中的哪个成份提供的?有机物 能量 3、而食物中的能量是不能直接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