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互作用,学案4 力的合成,第 4节 力的合成一、讨论小结: 1、一个力产生的 效果 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 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 分力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 等效替代 ”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3.4力的合成Tag内容描述:
1、第 4节 力的合成一、讨论小结: 1、一个力产生的 效果 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 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 分力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 等效替代 ” 。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 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F1F2F1F=F1 + F2F2 F1F=F1 - F2一个力作用二力同向二力反向互成角度的力怎样求合力?F1F2F1 F2F1 F2FF力的合成实验一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合力 F与分力 F1、 F2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在操作时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 几个力的方向是沿着拉线方向的,因。
2、力的合成,生活中有很多事例:两个力或者多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如图所示。,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并完成以下问题,1.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一、合力与分力,2. F和F1、F2是等效替代关系。,3.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作用在木块上的两个力F13 N和F24 N。方向相同或相反,即两个力的夹角分别为0和180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分别是多少?,思考:下图中,。
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课题 3.4 力的合成 课型 新授课( 1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力的合成。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会用作图法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4、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会计算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两个力的合力。(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独立思考与分组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及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
4、第四节 力的合成,G=200N,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两位小孩对水桶施加的两个力与一位大人对水桶施加的一个力,就“提起水桶”这一作用效果而言,相同吗?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细心体会“等效替代”的含义。,想一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感悟合力与分力,领会等效替代思想;2、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出共点力合成定则;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归纳合力的大小与分力大小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
5、新人教版3.4 力的合成新世纪高中高一物理组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教材分析:本节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物理”中第二个二级主题“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中所涉及的内容。此节是在掌握前边三种力的基础上,来研究如何求几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只有学好了力的合成及下一节力的分解才能学习物体的受力分析,乃至对学习后面的牛顿运动定律都是有很大的决定意义。学情分析:学生对前边的三大力已经初步掌握,对力是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也初步掌握,但是学生一直以来都习惯于代数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一贯错误。实验是学生接。
6、3.4 力的合成 23.4 力的合成 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三、德育目标学会应用等效代替和控制变量的思维方法。重点:1通过实例理解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教学建议一、共点力概念讲。
7、应县一中高一物理配餐作业课题:3.4 力的合成 编者 门高丽 审核教师 赵云家 班级 姓名 时间 A基础训练1关于合力和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和分力是等效的 B.合力和分力的性质相同 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合力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2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 ,当它们间的夹角为 90o 时,合力大小为 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 120O 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N B. C. . D.3.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 F115 N,F29 N ,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 N B25 NC6 N D21 N4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之间的夹角由 0逐渐增大。
8、3.4 力的合成 33.4 力的合成 3一、教学目的1掌握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共点力的合力。3要求知道合理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二、重点和难点1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共点力的合成的法则,也是一切矢量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法则,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而由代数的“求和”到矢量的“合成” ,是对学生头脑中中已定型的数形观念的冲击。2发现规律和获取知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要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提高探索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三、课的类型新知识课四、教具学具投影仪、投影胶。
9、3.4 重力 力的合成(二)一、基础题1如图所示,移动一辆较重的车子,需要两个小孩合作,一个拉车,另一个推车。但是一个大一个大人同样推着前进。上述事实表明_。第 1 题图 第 2 题图2如图所示,两个人用水平力 F1,F 2同时作用于一辆小车上,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推力 F1为 30 牛,拉力 F2为 40 牛,则它们的合力为_牛。3已知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 F1为 50 牛,方向向南;F 2为 18 牛,方向向北,则合力 F为_牛,方向_。4作用在同一条直线的合力为 15 牛,方向向东,已知 F1为 25 牛,方向向西,则 F2为_牛,方向_。5如果作用在。
10、 荣誉 责任 诚信 浦济教育1对1个性化教学讲义 学员姓名 学员年级 新高一 授课日期 2015 8 1 学科教师 徐真飞 授课次数 第 次 授课时间 课题 3 3力 3 4重力 力的合成 课 型 巩固双基 预科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力的概念的三要素 2 掌握重力的概念 作图及理解 3 掌握力的合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力相关应用的理解 2 力的理解 3 在具体解题的应用 教具准备 白板笔 。
11、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四节 力的合成,等效替代 效果相同,1、合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说明: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而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合力。,2、力的合成:,互成角度的力怎样求合力?,F1,F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思考1:,我们需要研究的是: 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在操作时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 几个力的方向是沿着拉线方向的,因此要把拉线的方向。
12、3.4 力的合成,一、合力、分力、力的合成,1、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 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2、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F1,F2,F1,F=F1 + F2,F=F1 - F2,一个力作用,二力同向,二力反向,互成角度的力怎样求合力?,F1,F2,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器材:橡皮条、细绳套、钩码、滑轮 (2)步骤:用两个力 F1、F2将橡皮条GE沿直线EC拉长到O点,橡皮条伸长了EO这样的长度,记下。
13、第四节 力的合成,G=200N,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两位小孩对水桶施加的两个力与一位大人对水桶施加的一个力,就“提起水桶”这一作用效果而言,相同吗?它们可以相互替代吗?,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几个力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观察下面的情境图片,细心体会“等效替代”的含义。,想一想:,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 作用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注: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实验 探究求合。
14、3.4 力的合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年 月 日课 题3.4 力的合成课 型新授课(2 课时)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是准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
15、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在算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在算正确的情况下也不等于2,3.4 力的合成,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或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事例:,1、合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说明: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而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合力。,2、力的合成:,1.器材:方木板、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两个)、刻度尺、细绳、。
16、第五节 力 的 合 成,生活小现象,1、合力:,如果几个力同时作用时产生的作用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2、力的合成:,求已知几个力的合力。,几个力,合 力,等效,力的合成,说明: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合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而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 合力。,3、共点力:,几个力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共点力。,那么,几个共点力的合力怎样求? 我们可以先考虑求两个力的合力.,例如: F1=3N , F2=4N合力:F= ?,合力与这两个力到底有什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