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诫子书,导入新课,蜀相杜甫(唐)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
15-诫子书优秀课件Tag内容描述:
1、,15. 诫子书,导入新课,蜀相杜甫(唐)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语文,人民教育 七年级上,积累生字新词,夫 淡 泊 淫 慢 遂 庐,f,dn,b,yn,su,l,疏通文意,原文。
2、,15. 诫子书,导入新课,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朗读停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重点词语解释,(1)静以修身(2)非宁静无致远无以广才(3)淫慢则不能励精(4)年与时。
3、15 诫子书,一,二,一、识记生难字,f,dn b,淫,驰,su,庐,一,二,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2.一词多义辨析,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放纵懈怠。,修养性情。,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学习,学业,一,二,3.古今异义区分,古义: 。 今义: 。,古义: 。 今义: 。,古义: 。 今义: 。,4.词类活用,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环境、心情)安静,(环境、心情)安静,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轻薄,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即为增长的。
4、15 诫子书,诸葛亮,任垚,目标导航,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根据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合作探讨,1.组内成员交流,每位同学依次展示。 2.针对两个目标,分别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发言。 3.全班交流,回答较好的小组奖励一颗星。,字音,夫(f) 淡泊(b)淫(yn)慢 险躁(zo)遂(su) 穷庐(l),文言文翻译方法 六字口诀,变,实词归纳,一词多义 行 夫君子之行 (名词,操守、品行) 三人行 (动词,走 )学 夫学须静也 (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 (名词,学问、学业),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义: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
5、,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 (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写作背景,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五十四岁时最后一次北伐曹操,其间写信给其兄诸葛瑾(174241)说:“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后又写了本信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227263)。,淫慢 励精 险躁 年与时驰 遂成枯落 悲守穷庐,小试牛刀,yn l zo ch su l,初读。
6、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 名 亮 ,字 孔明 ,号卧龙先生 ; 三国 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 出师表 诫子书 等。被称为 “ 古今第一贤相 ”。作者简介 诫子书 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生活节俭,注重修身养性,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朗读课文诫子书夫 /君子 /之行 ,静 /以修身 ,俭 /以养德 ;非/淡 泊 /无以 /明志 ,非 /宁静 /无以 /致远。夫/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 /无以 /广才,非志 /无以 /成学。淫慢 /则 /不能 /励精,。
7、,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杜甫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夫(f)/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dn b)/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成/枯落,多不。
8、诸 葛 亮,丞相名垂汗简青, 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书法欣赏,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朗读提示,1、自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2、听读课文,标注字音及语气停顿; 3、提问范读,听范读字音、停顿是否有误; 4、随录音轻声跟读课文,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5、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文意疏通,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2、小组合作,互助解难。,3、班级内交流展示自学成果。,重点关注,以: 静以修身 。
9、诸葛亮,诫子书,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猜猜他 是谁?,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赤壁之战空城计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诸葛亮,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 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
10、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 名 亮 ,字 孔明 ,号卧龙先生 ; 三国 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 出师表 诫子书 等。被称为 “ 古今第一贤相 ”。作者简介 三顾茅庐 隆中对策 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 书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蜀相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 代表作:前 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 出师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诫子书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澹泊无以明志 ”w典故、故事 称颂他的。
11、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先生。,作者简介,夫(f)/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dn b)/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放声朗读,一、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2、先译词语,再译句子。 3、补充注释: 以:用来;从而。 修身:修养身心。 广才:增长。
12、诫子书,诸葛亮,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13、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 名 亮 ,字 孔明 ,号卧龙先生 ; 三国 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代表作有 出师表 诫子书 等。被称为 “ 古今第一贤相 ” 。作者简介 诫子书 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生活节俭,注重修身养性,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熟读成诵。朗读课文诫子书夫 /君子 /之行 ,静 /以修身 ,俭 /以养德 ;非 /淡 泊 /无以 /明志 ,非 /宁静 /无以 /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 /无以 /广才,非志 /无以 /成学。淫慢 /则 /不能 /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