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生物工艺学课程教案授课类型 理论课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微生物反应动力学 授课时间第 8 周周五第 57 节教学目标或要求:1、掌握微生物分批培养中菌体生长、基 质消耗、产 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比生长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微生物分批培养中从产物生成的角度的三种发酵类型;3、掌握单级连续培养中菌体生长、基 质消耗、产物生成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菌体生长、基质消耗、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在生 产中的应用;稀释率的概念及意义;4、掌握连续培养的应用;补料分批培养的意义- 2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 微生物
2、分批培养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2. 比生长速率的概念及意义;3. 微生物分批培养中从产物生成的角度的三种发酵类型;4. 单级连续培养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5. 稀释率的概念及意义;6、连续培养的应用;补料分批培养的意义。重点:微生物分批培养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比生长速率的概念及意义;产物生成的三种发酵类型;稀释率的概念及意义;连续培养的应用;补料分批培养的意义。难点:;比生长速率的概念及意义;稀释率的概念及意义;连续培养的应用;补料分批培养的意义。教学手段与方法: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相关
3、的图片和流程,通过案例、启发、提问、参与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3 -1、比生长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稀释率的概念及意义?3、连续培养的应用?4、补料分批培养的意义?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1. 现代生物工艺学,储炬等编, 华东里工大学出版社,2007。2. 微生物工程,曹军卫等,科学出版社, 2007。3. 抗生素工艺学,邬行彦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注: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一次课为一个教案;3、 “重点”、 “难点”、 “教学手段与方法”部分要尽量具体;4、授课类型指:理 论课、 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