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地质构造,讲授内容,第一节 岩层产状 第二节 褶皱构造 第三节 断裂构造,第四章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指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 生的变形与变位。 1、构造变动: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与变位。地壳中的地 质构造绝大多数属于构造成因。构造变动是地质学尤其是构造地质 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非构造变动:由于重力作用、地下水、风化、冰川等作用,使 岩层或岩体发生局部变形。这种作用不是地壳运动的直接表现。非 构造变动规模不大,分布局限,不是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但它的存在影响了对矿区地质构造的全面认识,所以有关章节中适 当介绍。,第一节 岩层产状,一、岩层产状的概念 1、
2、岩层: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地层: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地层。 岩层的厚度:岩层顶、底界面之间的距离岩层的厚度。,岩 层 厚 度 的 变 化,1.夹层 2.变薄 3.尖灭 4.透镜体,第一节 岩层产状,2、岩层的产状及测定方法 岩层产状岩层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 1)产状的三要素 (1)走向: (2)倾向: (3)倾角: tg=tgcos 视倾向与真倾向之间的夹角。,第一节 岩层产状,2)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某岩层走向50(或230),倾向140,倾角30。记录如下: (1)方位角全面记录:50SE30,N50SE30,NE50SE30 (2)方位角简单记录:14030,
3、N14030 (3)象限角全面记录:N50E,SE30 (4)象限角简单记录:S40E,SE30 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在图件的相应位置上标出 30,1:20001:10000的图件:长线7mm,短线2mm;1:250001:50000的图件:长线5mm,短线1mm。,第一节 岩层产状,3、岩层产状的间接确定方法 1)三点法 适用条件:岩层倾角缓,罗盘不易测定,或岩层深埋地下不能直接测定时。 (1)条件: a、三点位于同一岩层面上而不在一条直线上。 b、三点水平位置和标高为已知。 c、三点范围内岩层产状无变化。 (2)求法要点: 过次高点作一条走向线,再过另二点中的任意一点(最高或最低点)
4、作走向线。利用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和水平距离,求出岩层产状。,第一节 岩层产状,三点法求产状图,第一节 岩层产状,(3)具体求法: 以一定比例将A、B、C三点按其平面位置投到平面图上,连接最高最低点(图中A、C),在该线上岩层面高程均匀下降,等分该线段,找出与次高点B相同高程的点E,BE连线即为次高点B的走向线,过A、C两点分别作EB的平行线,既为三条走向线。在BE线上任选一点D,过D作DFDB,DF为岩层的倾向,在DB上截取一段DG,并使其等于D、F两点的高程差,连接GF,DFG既为岩层倾角。求倾角也可以用公式: =arctg(高差/平距) 上例中,高差=10m,平距可按比例量取。,第一节 岩
5、层产状,2)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 地形地质图:在地形图的基础上,加绘一些地质资料,如地层界线、断层走向线等地质资料。 单斜岩层:在一定范围内,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倾角大体一致。 单斜岩层的露头线是岩层面与地面的交线,露头线上的各点既在岩层面上,又在地面上。在地形地质图上,找到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交点,这些点便是岩层面上的已知标高点,只要有三个不同高程的点,便可用上述三点法求解岩层产状。在可能的条件下,直接寻找露头线与同一地形等高线的两个交点,连接这两个交点,既为岩层走向线。,第一节 岩层产状,右图为地形地质图,A、B两点为某岩层界面与200m等高线的两个交点,连接AB,既为某岩层面上的200m
6、走向线,再找出同一界面上与另一等高线的交点C,过C点作AB的平行线,既为300m走向线。 根据两条走向线的平距和高差,可求出岩层的倾向和倾角。,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产状,第一节 岩层产状,二、岩层的厚度及埋藏深度 1、岩层厚度的概念 真厚度(h):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叫岩层厚度。 铅垂厚度(hg):岩层顶、底面间的铅垂距离。 水平厚度(hf):在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内,岩层顶、底间的水 平距离。 视厚度(h):与岩层走向斜交的任意剖面内,岩层顶、底面间的距离。h=hgcos h=hfsin,第一节 岩层产状,2、厚度的测定 一些岩层虽然出露地表,但受出露条件的限制,不易直接测量其真厚度
7、,要根据已知数据,计算求得。 1)根据实测剖面求岩层厚度 已知条件(实测剖面得到):剖面方向、坡角、岩层产状、出露宽度。 (1)地形平坦:h=lsin (2)剖面线垂直岩层走向,坡向与倾向相反:h=lsin(+),地形平坦 坡向与倾向相反,第一节 岩层产状,坡向与倾向一致,,第一节 岩层产状,2)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岩层厚度 在地形地质图上,根据岩层面的露头线与同一地形等高线的两 个交点,做出岩层顶面的走向线,延长该走向线与岩层底面相交,该直线也是岩层底面上的一条走向线的水平投影,求出重合的两条走向线的高程差,既为岩层的铅垂厚度。 下图为地形地质图,AB为岩层顶面上100m走向线,CD为底面上50
8、m走向线,岩层的铅垂厚度hg=100-50=50m。,第一节 岩层产状,3、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顶面距地面的铅垂距离埋藏深度。 右图为单斜岩层区的地形地质图,根据煤层露头及产状,求A点煤层的埋藏深度? AC=A点的标高E点的标高+EFtg,第二节 褶皱构造,一、概念: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形,但仍保持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构造形态叫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褶曲。 向上弯曲背斜,向下弯曲向斜。 背斜核心的岩层较老,外围的岩层较新。向斜核心的岩层较新,外围的岩层较老。,第二节 褶皱构造,二、褶曲要素 褶曲的形态是千变万化的,为了研究它的空间形态,通常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决定其
9、形态特征的几何要素分别给予命名,并统称为褶曲要素。 常用的褶曲要素有:,第二节 褶皱构造,1、核:褶曲最中心部分的岩层。 2、翼部:褶曲核部两侧出露的岩层。 3、轴面:是一个平分褶曲两翼的假想面。轴面可以直立、倾斜或水平,可以是平面或曲面。 4、轴及轴迹: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褶曲轴。轴面与地表面的交线轴迹。地形起伏不大时,轴与轴迹近于重合。 5、枢纽:褶曲岩层在横剖面内的最大弯曲点枢纽点。同一岩层面上枢纽点的连线枢纽。 6、转折端:褶曲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分,既两翼岩层的汇合部分。常用的转折端有圆滑状、尖棱状及平缓状三种。,第二节 褶皱构造,三、褶曲的形态分类 1、横剖面形态分类 1)根据轴面
10、产状分类 (1)直立褶曲:又叫对称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 (2)倾斜褶曲:又叫斜歪褶曲、不对称褶曲。 (3)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一致,倾角不等,一翼地层顺序正常,另一翼地 层顺序倒转。,a直立褶曲; b倾斜褶曲; c倒转褶曲 d平卧褶曲; e翻卷褶曲,第二节 褶皱构造,(4)平卧褶曲:两翼地层及轴面都近于水平,一翼地层顺序正常,另一翼地层顺序倒转。 (5)翻卷褶曲:轴面翻卷向下弯曲,为平卧褶曲进一步复杂化的产物。 2)根据转折端产状及两翼特点分类: (1)箱形褶曲:转折端平直,两翼陡峭,在两翼转折端处呈膝状弯曲,背斜形态类似箱形,向斜形态类似屉形。 (2)
11、扇形褶曲:轴面直立,两翼地层呈“S”形弯曲,中段倒转,背斜两翼向轴面倾斜,向斜两翼轴面背周倾斜,转折端圆滑。 (3)等斜褶曲:两翼与轴面平行,轴面倾斜,一翼倒转。 (4)挠曲:缓倾斜岩层中,某段岩层突然变陡,形成一种膝状弯曲。,第二节 褶皱构造,(5)构造阶:倾斜岩层中,某段突然变缓, 2、根据枢纽在纵向上的起伏分类: (1)水平褶曲:枢纽是水平的,褶曲在水平面上长距离延伸。 (2)倾伏褶曲:枢纽是倾伏的,褶曲向一个方向倾伏,以至消失。 (3)双倾伏褶曲:枢纽向两个方向倾伏,以至消失。 3、根据褶曲的长宽比分类: 长宽比同一平面内,同一露头线所构成的褶曲的长宽比。 (1)线形褶曲:褶曲在平面内
12、延伸很远,其长度远远超过宽度,长宽比在10:1以上。,第二节 褶皱构造,(2)短轴褶曲:褶曲在纵向上延伸不远便倾伏,长宽比10:13:1,有短轴向斜、短轴背斜。 (3)浑圆褶曲:褶曲长宽比在3:11:1之间,近于圆形,背斜叫穹隆,向斜叫构造盆地。 4、褶曲的组合分类: (1)复向斜和复背斜:一种规模巨大,两翼被次一级褶皱复杂化了的背斜和向斜。复背斜次一级褶曲轴面向下收敛,构成扇形;复向斜向上方收敛,构成房盖形。 (2)隔档式和隔槽式褶皱:褶曲轴并列,背、向斜发育不等。隔档式背斜狭窄,向斜开阔;隔槽式背斜开阔,向斜狭窄。,第二节 褶皱构造,四、褶皱构造的观察与研究 1、褶曲形态的观察研究 有些褶
13、曲可在有限地段天然露头或人工露头直接看到,然而更多的褶曲,特别是一些大型褶曲,需要经过踏勘、测量,根据地层产状与地层分布规律来确定其存在。因此,研究褶曲的首要工作是将该地区的地层时代、岩层顺序、岩性、厚度及变化以及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地质情况搞清楚。一般来说,新老地层对称分布是褶曲构造的表现。但是,在水平岩层地区及单斜岩层地区,由于地形切割也会出现对称分布,第二节 褶皱构造,2、褶皱内部小构造的观察研究 1)层间擦痕:褶曲形成过程中,岩层相对滑动、摩擦所留下的痕迹。枢纽水平时,翼部的擦痕方向近于垂直枢纽;枢纽倾伏时,擦痕方向与枢纽斜交。 2)拖拉褶皱:一种层间褶曲,多发育在两层坚硬岩层间的软岩
14、层中,位于主褶皱翼部的层间小褶皱多为不对称褶皱。小褶皱的轴面与其上、下相邻的主褶皱岩层面所夹锐角指示该相邻岩层相对滑动方向。除翻卷褶曲外,可以结合层间滑动规律判断岩层顶、底面,从而确定岩层层序是正常或倒转以及背斜和向斜的相对位置。,第二节 褶皱构造,层 间 拖 拉 褶 曲,根据拖拉褶曲恢复褶皱形态,第二节 褶皱构造,3、褶皱形成时期的确定: 描述褶皱形成的时代,通常用两种术语: 1)根据组成褶皱的地层时代命名:如,下古生代褶皱;中生代褶皱等。 2)根据形成褶皱的构造运动命名:如:加里东期褶皱(D/S之间);喜山期褶皱(第三纪)。,第二节 褶皱构造,4、褶皱的文字描述: 1)褶曲名称:(地名+褶
15、曲形态)如:宁武静乐向斜 2)轴的延展方向及延展长度,经过的主要地物。 3)两翼产状。 4)核、翼地层时代,岩性特征,地层厚度。 5)枢纽产状、起伏变化情况。 6)褶曲的形态特征及形态类型。 7)褶曲被断层、岩浆岩的破坏情况。 8)形成时代。,第三节 断裂构造,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失去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构造称为断裂构造。 节理:断裂面两侧岩块没有明显的位移。 断层: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位移。 一、节理 (一)节理特点: 1、属于小型构造; 2、与褶曲断层有密切联系。 (二)节理成因分类 1、构造节理: 2、非构造节理:,第三节 断裂构造,(三)节理的几何分类 1、按力学性质分类:
16、1)张节理:张应力作用的产物,垂直于张力方向裂开。2)剪节理:力偶作用的产物。 2、按节理面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1)走向节理:节理面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2)倾向节理:节理面的走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3)斜交节理:节理面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斜交。 3、按节理面走向与褶曲枢纽的关系分类:1)纵节理:节理走向平行于褶曲枢纽方向。2)横节理:节理走向垂直于褶曲枢纽方向。3)斜节理:节理走向斜交于褶曲枢纽方向。,第三节 断裂构造,4、节理的组合方式:1)平行节理:各条节理的走向平行、倾向一致。2)X节理:两组节理直交或斜交成X形排列。3)放射状节理:节理成放射状排列。此节理常发育于因岩浆上拱而形成
17、的穹隆地区。4)环状节理:节理面为弧形面,并呈同心圆状排列,多发育于局部下陷的构造盆地周围。,第三节 断裂构造,(四)节理的观测研究 1、节理的野外观测: 1)观测点的选定: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选定。 2)观测内容: (1)了解观测点的地质背景。 (2)区分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 (3)分析节理发育程度与岩层的岩性、厚度、构造应力的关系。 (4)区分节理期、节理组和节理系: (5)描述节理的特征:,第三节 断裂构造,2、节理资料的整理: 对野外观测获得的节理原始资料,应及时在室内加以整理,进行统计,编制成有关图件,以供分析节理发育的特点、规律以及与有关构造的关系。整理和统计节理的方法一般是按
18、观测点分别编制节理玫瑰花图、节理极点图、节理等密度图。,第三节 断裂构造,在这里仅介绍节理玫瑰花图的编制方法: 1)将节理走向方位角的大小依次排列,按每10为间隔,进行分组。 2)统计每组节理数和该组平均走向。 3)按选定比例作一半圆,一般为270- 90,上方为北。 4)以每组平均走向为方位,以节理数为长度,从圆心一端点连线,然后把各点端点连接,若端点不连续,则折线联回原点,既得该图。,第三节 断裂构造,二、断层 (一)断层要素: 为了描述、研究断层,把断层的形态组成部分分别给以命名,统称为断层要素。 1、断层面: 矿区常见的断层面: 1)规整的断层面; 2)破碎的断层带; 3)密集的小错动
19、。 断层面的产状用走向、倾向及倾角表示。,第三节 断裂构造,2、断层线:既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形平坦时,断层线接近断层的走向线,断层线的变化规律与地层界线一样,遵循“V”字形法则。 3、断盘:被断层面所分割的由岩体或岩层所组成的地块。1)上盘: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地块。2)下盘:断层面倾斜时,位于断层面以下的地块。 4、交面线:岩层层面与断层面的交线。1)上盘交面线:上盘岩层层面与断层面的交线。2)下盘交面线:下盘岩层层面与断层面的交线。,第三节 断裂构造,(二)、断距 断层两盘相对错开的距离断距 。 断距与断层的延伸长度、切割深度共同表示断层规模的大小。 在煤矿生产中断距表明了煤
20、层被错开后相隔的距离,因此,断距是开采矿产不可缺少的资料。,第三节 断裂构造,1、真断距 断层面上的某个点,随上、下盘相对位移的距离。 真断距代表了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总距离,故又称总断距。 真断距ab:是一个向量,可沿不同方向分解成各个分量:ab的铅垂分量ad铅垂断距;水平分量bd水平断距。以上两个分量位于包含ab线的铅垂面内。 走向断距:在断层面上ab沿断层走向线的分量ac; 倾向断距: ab沿断层倾向线的分量ac。,第三节 断裂构造,平移断距: 总断距=走向断距; 铅垂断距=倾向断距=0。 正、逆断层: 总断距=倾向断距; 走向断距=0; 铅垂断距=总断距sin 水平断距=总断距cos(断
21、层面倾角),第三节 断裂构造,2、地层断距 上、下盘中同一地层面的距离地层断距。 若沿地层倾向切制剖面,在该剖面内,上、下盘同一岩层面的垂直距离地层断距;其它剖面内得到的为视地层断距。,第三节 断裂构造,与地层断距相关联的有:铅垂地层断距hg和水平地层断距hf,三者之间的几何关系:h0=hfcos;h0=hgsin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第三节 断裂构造,地层断距与真断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在两点的连线(即相对位移方向)上量取,而两个面的距离与两个面相对错移时的方向无关。因此,地层断距相同的断层,真断距未必相等;真断距相等的断层,地层断距未必相等。 地层断距不同于真断距,它们
22、的各个分量也不存在对应关系。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二者的某些分量才相等。如地层水平时,地层断距=铅垂断距=铅垂地层断距。,第三节 断裂构造,3、落差: 横切或斜切断层的剖面内,上、下盘同一岩层界线与断层各有一个交点,两个交点的高程差,叫落差(H),两个交点的水平距离平错(L),两点沿断层面的距离倾斜间隔。 一般把断层倾向剖面内的落差值叫落差,其它剖面内的落差值叫视落差。,第三节 断裂构造,(三)断层的分类 1、以两盘相对位移方向为基础的分类: 该分类方案首先将断层分成三大类: 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第三节 断裂构造,2)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第三节 断裂构造
23、,3)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水平位移。 若上盘相对逆倾向斜冲逆平移断层。 若上盘相对顺倾向斜滑正平移断层。,第三节 断裂构造,2、根据断层走向与两盘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1)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2)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近于直交,与倾向平行。 3)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3、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的关系分类: 1)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近于平行。 2)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近于直交。 3)斜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斜交。,第三节 断裂构造,4、根据断层的组合形式分类: 1)地堑和地垒(堑垒构造): 2)迭瓦状构造: 3)阶梯状构造:,阶梯状
24、断层,地堑和地垒,第三节 断裂构造,(四)识别断层的标志 1、岩层的不连续 1)平面上表现为错开,剖面上表现为升降。证明有断层的存 在,断层存在于平面上煤(岩)层错开的部位。 2)岩层走向发生急剧变化:由于两盘岩层在相对错动时,产状发生变化而形成,是指一些大、中型断层而言。,第三节 断裂构造,2、煤(岩)层的重复与缺失 1)走向断层与岩层倾向相反时,正断层造成重复,逆断层造成缺失。 2)倾向相同,且断层面倾角岩层倾角,正断层造成缺失,逆断层造成重复。 3)倾向相同,且断层面倾角岩层倾角, 正断层造成重复,逆断层造成缺失。,走向断层造成岩层重复与缺失a.c.e-走向断层造成岩层重复;b.d.f-
25、走向断层造成岩层缺失,第三节 断裂构造,第三节 断裂构造第三节 断裂构造,3、褶曲的突然变宽变窄 褶曲被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时,不仅表现为岩层分布不连续及轴线不连续,还表现为褶曲核部宽度在断层两盘突然变化: 切割背斜时,上升盘变宽,下降盘变窄; 切割向斜时,上升盘变窄,下降盘变宽。 平移断层切割褶曲,两盘宽度不变,但各地层界线平行错开。 斜移断层,既有平面错开,也有宽度变化。,第三节 断裂构造,4、牵引褶曲 断层两盘沿断层面相对错移时产生的摩擦力,拖动断层附近的岩层,使之弯曲而形成的褶曲。 岩层因牵引而变薄的尖端指示了对盘运动方向。 5、断层角砾岩 6、地形上的陡壁、悬崖 7、水文特征 有些断层
26、导水性较强,往往成为地下水的出露地表通道,有些断层切割含水层,形成泉水。沼泽、湖泊成排成带分布时,沿线可能是一条或平行排列的数条断层。,第三节 断裂构造,(五)断层类型的确定 主要指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的确定,常用的方法有: 1、经验类推法: 根据以往研究成果,若某矿以正断层为主,那么所遇新断层,就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判断其类型为正断层。 2、小断层类比法: 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在巷道掘进中若遇到一系列小断层,可判断前方有大地层存在,且性质与小断层相同。,第三节 断裂构造,3、岩层层位对比法 采用本方法时,必须掌握下列地质情况: 1)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特征,植物化石分带。 2)煤层厚
27、度及层间距。 3)煤层结构、夹矸厚度、岩性。,第三节 断裂构造,4、对比分析法 1)利用相邻井巷查明的断层的性质,判断新巷道所遇断层性质。 2)利用相邻煤层资料判断,第三节 断裂构造,5、断层标志法 1)煤线方向指示另一盘错动方向 2)断层角砾岩:看角砾岩岩性,若全是顶板岩石,对盘下降。若有底板岩石存在,对盘上升,此法只起辅助作用。 3)擦痕:用手顺擦痕方向摸,光滑方向既手代表盘运动方向。 4)根据钻孔资料:当巷道开到钻孔附近时,要充分利用钻孔资料。 5)根据产状分析:要充分利用岩层产状资料。,思考题,1、地质构造、单斜构造、褶曲构造、断裂构造的概念? 2、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如何用三点法求产状? 3、褶曲分类、形成时代? 4、节理按成因分类? 5、断层分类? 6、走向线在平面、剖面上的重复与缺失? 7、识别断层标志。 8、断层类型确定的方法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