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贵州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59487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贵州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贵州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贵州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贵州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课 热爱贵州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热爱贵州。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贵州。教学重点:记住家乡的特点,知道自己的家在贵州的什么方向。一、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同学们自由回答,老师总结:贵州省简称 “贵”或者“黔” ,省会贵阳。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 1033610935、北纬 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 595 千米,南北相距约 509 千米。全省土地总面积 176167 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 1100 米左右

2、。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 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 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 2178 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 2572 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 2900.6 米,为贵州境 内最高点。而黔东2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 147.8 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 109084 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

3、面积的 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二、同学们在第二页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什么位置。在图上的那个地方?三、写一写。谁不说俺家乡好,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外乡人。我的家乡在 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热爱贵州。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贵州。教学重点:记住家乡的特点,知道家乡的名山。了解贵州的气候,知道有哪些植物生长在贵州。教学过程:了解家乡的名山。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 贵州龙宫喀斯特地貌 1100 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

4、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 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 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 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 2572 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 2900.6 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 147.8 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 109084 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

5、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二、回答问题。4我知道的名山有:我喜欢的名山是: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热爱贵州。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家乡-贵州。教学重点:记住家乡的特点。了解贵州的名族。教学过程:一、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了解贵州的名族。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 10 万的有汉族(2191.17 万,占 62.2%) 、苗族(429.99 万,占 12.2%) 、布依族(279.82 万,占 7.9%) 、侗族(162.86 万,占 4.6%) 、土家族(143.03 万,占 4.1%) 、彝族(84.36 万人,占 2.4%) 、仡佬族(55.9 万,占

6、1.6%) 、水族(36.97 万,占 1.0%) 、白族(18.74 万,占 0.53%)和回族(16.87 万,占 0.5%)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39%。全省有 3 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占全省的 30%,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46 个,占全省的 52.3%;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 9.7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55.5%。还有 253 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一)完成习题。1.我知道的名族歌舞有:2.我了解的有趣的名族特色有:53.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名族服饰。4.画一幅你认为最美的贵州地图。第二课

7、 沙漠-另类的土地教学内容:干涸的大地沙漠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教学重难点: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为什么骆驼、沙狐等动物能自在地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而许多动物却不能呢?我也很奇怪,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生存法宝,我们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吧!1.说说找找。 沙漠里有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生存本领?学生查找资料,汇报。6.整理资料。 对找到的资料进

8、行整理。 .作总结。 对资料进行总结,制作成表格。.填写第 13 页的学习单。 第 二 课时 教学内容:干涸的大地沙漠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解。同时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学重难点: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一、 是呀,穿短衣短裤岂不更凉快?我们来模拟体验一回就知道了。7初步了解。沙漠中人们的穿着有什么特点?同时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

9、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 法第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第六条 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达到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行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学生发言。.我们的体验计划。 学生制定体验计划,填写书第 14 页的表格。.亲身体验。 学生亲身体验活动。 .查查原因。 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发言。第三课 时 沙漠-另类的土地教学目标:1.了

10、解沙漠环境、沙漠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人类在沙漠中的活动等相关知识。 2.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教学重难点: 8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可是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6 月 17 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们做些科普小报发给同学们,做一次环保宣传吧!1.确定小报的内容。 小报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发言。.采集相关素材。 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3.学一学。大家看看从

11、常见的小报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出小报。.制作小报。 学生制作小报活动。9第四课时 沙漠-另类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会多途径寻找资料,并对找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完成手册的编排设计。2.认识适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染色的诀窍。教学重难点:通过模拟活动,尝试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式增进对沙漠的了解。教学过程: 我发现苔藓总是长在墙角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不是它不喜欢阳光?我们可以给苔藓多安几个“家” ,看看它在哪里长得好。我们的猜想。 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苔藓呢?学生发言。 我们一起来猜想一下苔藓喜欢的生长环境。确定实验方法。 怎样可以验证这个猜想呢? 好,我们一起来做实验。2. 学生活动。

12、 3.观察与对比。 把各自的实验记录表进行观察与对比。104.实验结论。5.根据观察记录,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发言。6.填写第 22 、23 页的学习单。 第三课 走进“0”和“1”的王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数的历史教学目标:看看“0”和“1”有什么特点。教学重点:我们现在学的为什么是“阿拉伯数字” ,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运用。教学过程:一同学们自由说说你是怎么学习数字的。学习 26 页数的历史。“阿拉伯数字”就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它为什么叫阿 拉伯数字?它为什么能在全世界通用?同学们通过 26 页的学习,回答以上问题。看看“0”和“1”有什么特点,完成 27 页习题。把完成的结果

13、总结下来,和同学交流。六、教师总结。 第三课 走进“0”和“1”的王国教学内容:了解数的历史11教学目标:看看“0”和“1”有什么特点。教学重点:我们现在学的为什么是“阿拉伯数字” ,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运用。教学过程: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想一想为什么没有一个数除以 0 的算式?0 能做除数吗?查查资料说明 0 为什么不能做除数,把理由写下来,完成 28 页表 2.进一步总结在乘法和除法的竖式计算中,0 的处理方法吗?写一写,并举例说明。完成 29 页表 1。说明 1 在计算中的特点,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完成 29 页表 2。同学讨论,教师总结。第二课 时 走进“0”和“1”的王国12教学内

14、容:了解数的历史教学目标:看看“0”和“1”有什么特点。教学重点:我们现在学的为什么是“阿拉伯数字” ,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运用。实践与探索 0 和 1 都表示什么?教学过程: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0 和 1 表示什么?它们又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自由回答,教师总结。1、0 可以表示起点。2、0 可以表示分界线。3、0 具有占数位的作用。4、1 具有概括性作用。同学们完成 31 页的表。拓展延伸。学习 32 页到 32 页 0 和 1 的区别。第三课时 走进“0”和“1”的王国教学内容:了解数的历史13教学目标:看看“0”和“1”有什么特点。教学重点:我们现在学的为什么是“阿拉伯数字”

15、,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运用。实践与探索 0 和 1 都表示什么?教学过程: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完成 34 页的练习。同学们完成 35 页讲一讲数字的故事。查一查“一”和“零”的词语。把它们写下来,写在 26 页。含有“一”的词语有:含有“零”的词语有:了解计算机与二进制。完成 37 页图表。学习 38 页参考资料。了解数字入诗趣闻。14第四课 节日万花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国是一个多名族国家。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不同名族的不同特色。教学过程: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日。学习 39-40 页漫话中国传统节日。观察思考,完

16、成下表。节日时间 节日名称 节日由来 节日习俗、特点15第二课时 节日万花筒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国是一个多名族国家。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不同名族的不同特色。教学过程: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与同学们分享你喜欢的节日。同学们回答问题。我喜欢的节日是:我喜欢这个节日的理由是:与这个节日有关的故事有:这个节日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有:同学们完成 42 页表格。把家人喜欢的节日做成卡片。完成 43 页表 1.写出自己记忆中的春节,与同学们分享。完成 43 页表 2.16第三时课 节日万花筒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7、知道中国是一个多名族国家。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不同名族的不同特色。进行拓展延伸。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完成下表。民族节日民称 节日时间 习俗、活动特色在这些节日里,你最喜欢那个节日?它什么深吸引你呢?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我最喜欢的少数民族是:我认为它的魅力在于:17了解我们贵州的少数民族。 (完成 47-48)页内容。请家长帮忙完成 49 页的表。第五课 听,声音真奇妙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

18、疾人。教学重点:了解声音的传播。教学难点:知道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一、演示:液体传声将发声的门铃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响声吗?生活现象:水中的鱼能被岸上人的说话和脚步声吓走。几种物质的声速:认识理解,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m/s.18二、测评与小结:1.小训练、小测试,反馈时采用师生共同评讲2.请学生对所学内容小结,养成归纳知识的习惯。三、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四、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2.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

19、在气体中传播得快。(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m/s.第二课时间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19(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教学重点:了解声音的传播。教学难点:知道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同学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了解声音的种类。完成 59 页图表 1 和 2.自制一种或几种乐器。乐器名:简图: 材料:使用说明:选一个题目进行研究。植物生长与声音的关系声音与人的关系男女声音有什么不同昆虫发声的秘密口哨是怎样吹出来的什么是立体声、回

20、声20声音在什么地方传的更快在研究中了解声音有哪些有趣的地方。第六课 生肖文化知多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过趣味猜谜、生肖故事等综合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十二生肖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学目标:在“生肖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社交、合作探究等综合实践能力;经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走进生肖“奥运会”场地讲故事 点击课件提问:(1)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没有猫? (2)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 (3)为什么老鼠排第一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讲故事生肖奥运会,以帮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巩固排序 专为了突

21、破本课时难点,我设计了巩固生肖排序活动。首先,我出示课件:在钟面上按顺序逐个显示十二生肖。 我在出示21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把老鼠排在钟面的“12”处,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给十二生肖排序,并说明一个动物代表一年,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十二生肖每次轮回要十二年,一次轮回完了再重新开始。由此引入“本命年”一词来说明有的大人和同学们的生肖是相同的。 我以钟面形式出现,将复杂的十二生肖排序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一目了然,并为下一个活动环节做好准备。 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排序训练。第二课时 生肖文化知多少教学内容:通过趣味猜谜、生肖故事等综合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十二生肖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学目标:在“生

22、肖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社交、合作探究等综合实践能力;经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想一想 学生在巩固生肖排序完成后,让他们想一想: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生肖 属相该怎么办?二、找一找 老师出示生肖属相对照表(如下) ,让学生对照生肖属相表一一寻找找自己的属相。三、拓展延伸 学生了解了如何查询自己的属相后,我设计了一个拓22展延伸环节。问一问: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的生肖属相相同。你觉得妈妈的岁数有可能比这个小姑娘大多少岁?为什么?请学生自己说出理由,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十二生肖是十二年循环一次四、调查活动我是小小调查员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

23、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我是小小调查员,以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该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 活动以分组方式进行;去调查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出生年份和属相;活动范围确定在校园内以及家里;调查对象有:老师、同学和家长;调查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后或者安排成课外活动,但要强调安全。 通过“我是小小调查员”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大胆的语言交际、合作协调等综合实践能力。第三课时 生肖文化知多少教学内容:通过趣味猜谜、生肖故事等综合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十二生肖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学目标:在“生肖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社交、合作探究等综合实践能力;经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热

24、爱之情。 教学过程:23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完成 71 页表 1 和 2.制作一本生肖图册。给图册命名是:我计划分成下面几个部分:三、学习十二生肖趣谈。71-75 页。第七课 中华大家庭教学目标:1、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2、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3、了解少数民族的集聚地。4、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教学重点:少数民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爱我中华学生聆听。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那么你了解我们的国家吗?好,这几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指导阅读,了解祖国。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太

25、平洋的西岸,她的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 300 万平方公里。其中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加拿大)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 56 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11.6 亿) ,其他 55 个民族人口较少(1 亿多) ,由于这些民族相24对于汉族来说,人口较少,所以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汉族占全国总数的 91.59%,少数民族占全国总数的 8.41%)2、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其他省份也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居住。3、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中国不

26、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为主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和汉文。二、走进民族花园1.汉族; 你对汉族有多少了解? (学生讨论)汉族广泛的分布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约为 11.6 亿。不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语言文字、习俗: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你能说出几个节日的风俗吗? 2.蒙古族: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甘肃省到呢个等地。 (581.4 万人) ,传统产业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

27、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白节) 、 “那达慕”大会、马奶节等。 3.回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并散居在全国各地。过去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手工业和商业。回族女性普25遍戴盖头,盖头颜色有绿、黑、白三种颜色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三大节日4 .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人口约为 541.6 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 语言文字、习俗: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象征想对方表达自己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藏历年是藏族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5.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湖

28、南省也有少量的分布,人口数量约为 839.9 万人。善于种植粮、棉和瓜果。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 、诺若孜节(类似汉族的春节) 。6.其他介绍:这几个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舞蹈表演方面,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马头琴演奏、藏族的卓舞都各具特色。三、小结:这几课我们了解了汉族及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课后我们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少数民族。第八课美味厨房教学内容:正确认识厨房里的物品。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厨房里的工具。教学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学习中国电力法 。教学过程:认识 86 页厨房里的这些用品。说说这些用品的以下

29、事项。26名称 用途 注意事项27第八课 美味厨房教学内容:正确认识厨房里的物品。教学目标:能正确使用厨房里的工具。教学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学习中国电力法 。了解厨房的使用材料都从哪里来?教学过程: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备料。1、买速冻食品应该到哪里去买?2、购买速冻食品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尽可能购买包装产品。 (2)注意产品包装。 (3)注意看产品标签。(4)选购回家的速冻食品,如果不马上吃,要尽快放回冰箱。完成 90 页表 1.操作,了解速冻汤圆是怎么煮的。锅内放入适量的水,把水烧开。把汤圆放入锅内,用勺子轻轻推开。待汤圆浮起后,迅速改用小火。28然后加少量冷水,直到煮开。再加少量冷水直至煮开,反复两次后,盛入碗中即可食用。同学们完成 92 页的表。学习小窍门。学习了解煮速冻饺子的小窍门,完成 93 页的表。亲自动手煮一碗汤圆或者饺子。完成 95 页和 96 页的表。写一写自己的劳动心得。第九课 我动手,我快乐教学目标:开展一次洗衣服比赛。教学重点:怎样洗净我们平常穿脏的衣服。教学过程:学习 102-104 页,看看该怎样洗净自己平常穿脏的衣服。自己的内衣裤。自己的鞋。自己的外衣。收集我们在生活中总结的去污妙招。完成 105 页的表。三、完成自己本期参加的主题活动。时间 活动主题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