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读法纂要,感应篇是一册天律,不得泛作劝世文看,读者须于静室端坐,屏去浮气,存一片恭敬虚受心,篇中惊语,方能竦人,若常如此检阅,一切邪习,自然消灭。,一宜笃信,考古来之得失,察时事之兴衰,感应之理,不爽毫发,特迟速不同,而人未详审耳,少年豪放者,锢迷不信,及乎涉历既久,悔悟渐生,然身老而习成,欲以迟暮之年,消生平之慝,杯水车薪,不能胜矣,故凡见此篇者,即须猛发信心,一念信种,一大信大福,如或疑信相参,终成自暴自弃。,二务勤修,阅是篇者,须猛勇精进,当知鬼神森列,指示昭然,时时省察,事事遵行,庶几不负此身耳。 三贵坚永 小善报近,大善报远,近报福轻,远报福重,今世信善者,非无
2、人,而坚永者不多得,由其略行数事,问值坎坷,即谬谓天道难知,前修顿废,皆欲速之心误之也。 四要真切凡济人当懃恳迫挚,省心必笃,实不欺,一念之诚,可动天地,良由真切故也。,五劝流通,善恶两报,劝戒昭然,此 上帝之神道,冥府之确案也,辑之者,不必有其名,不敢以善钓誉也,市之者,不必求其赢,不敢以善渔利也,此篇所在,即属善缘,秘而不流,必有奇祸,故能传一人,当十善,传十人者,当百善,传大贵人,大豪杰,大力量者,当千善,广布无疆,重刻不朽者,当万善,时时称说,时时提醒,使一切世人无不闻言感动,变化更新,善缘无边,福缘亦无边矣,周箎演说此经而立脱饥馑,君平导人于善,而平地升仙,公善之福,岂有量哉。,太上
3、感应篇,正文并注,太上感应篇正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
4、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见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
5、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6、。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
7、见,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8、。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感应,注: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明义章第一注:此章首明祸福之义,及全篇之钢领也。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注:召,招来之意。影,物之影也。随,从也。形,体也。太上言祸福有何门路,人自招来。善恶报应,犹影之从形,不爽毫发。,示警章第二,注:此章先言恶报以示警。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注:司过者,掌人间之过恶也。依,凭也。夺,尔去也。算,谓寿数,及
9、享用衣食之类。言人在世,上下四旁,皆有神司过恶。凭人所犯轻重,以夺削其纪算。,算减则贫耗。,注:耗,好去声。言既减其算,则人贫家破。多逢忧患。注:忧患之事,接踵而至。,人皆恶之。,注:恶,去声,憎也。言作恶多端,人人厌憎。刑祸随之。注:官刑横祸。常如跟定不离。,吉庆避之。,注:吉化为凶,庆更为祸,福禄消除,有若避之。 恶星灾之。 注:灾,祸害也。恶星相照,而祸害之。算尽则死。 注:尽,谓夺之尽也。死,非正命之死,乃夭横也。,鉴察章第三,注:此章极言纠察之应。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注:三台,北斗,皆星名,主人善恶生死寿夭之事。录,记也。十二年为纪,百日为算。言二星在上,
10、记人罪恶,以夺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注:辄,陟切,每事皆然也。诣,音羿,至也。三尸,人身中自有之神,即精气神所聚,分而为三也。庚申,是天神断人善恶之日。三尸神乘人寐时,每至天神治事之处,说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注:灶神每至月终。亦上天庭,奏人善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注:言神察过夺寿,大小不爽。,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须先避之。,注:数百事者即后诸恶章内之过皆是也。欲求长生之术。必先避绝其过。盖过除而后善可立也。积善章第四 注:此章备举为善之端,使人知所奋励。,是道则进,非道则退。,道,犹路也。进退,犹言行避也。顺天理,
11、合人心,即是道。当勇往而力行之。逆天理,拂人心,即非道。宜深恶而勿蹈之也。不履邪径。注:履,践也。邪径,非理之地也,二字所包极广。一朝失足,遗恨终身,可不慎欤。,不欺暗室。,注:欺,丧心之谓。暗室者,隐僻幽暗之所,众人耳目不及之地,能于此处见可欲而不动,把持得定,便是慎独功夫。积德累功。 注:存储心曰德,见诸事曰功,自少至多曰积,自卑至高曰累,德不积不崇,功不累不大。,慈心于物。,注:慈爱之心及于万物。 忠孝友悌。 注:致身于君为忠。竭力事亲为孝。爱弟曰友。敬兄曰悌。 正己化人。 注:以道律己本诸身者,一无可议,乃可化人。 矜孤恤寡。 注:矜全孤儿,体恤寡妇。,敬老怀幼。 注:敬礼老年,恩怀幼
12、弱。,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注:昆,众也。犹字,并人都包尽在内。言细小众虫,无情草木,尚不应伤害,况其它乎。宜悯人之凶。注:宜字直贯下文。悯,忧恤也。凶,凶恶之人。宜悯其凶横取祸,化之改行,或曰悯人之凶,袁有丧也。,乐人之善。 注:君子乐成人美愿人有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注:人有紧要需用曰急。祸难将死曰危。理宜触目生怜尽心救济。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注:善人以己体人,自然见人得失,一如己之得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注:彰是显说。炫是夸口。善人存心,忠厚不忍坏人的声名,涉世谦虚,不敢夸己的才干。遏恶扬善。 注:遏,止也。扬,表也。止人之恶,则恶勿成。表人之善,则善益劝
13、。 推多取少。 注:与人交财,推多让人,取少克己。,受辱不怨。,注:被人侮辱,非特不报,亦勿畜怨于心。受宠若惊。 注:身受荣宠,如不当得而得,时存惊惧不安之意。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注:真心好施,以惠加人,自无求报之余。义所当与,慨然不吝,何有追悔之心。,善报章第五,注:此章备举善报。使人知所向慕。所谓善人。 注:承上而言,如此所谓善人。人皆敬之。 注:善者,人所同具之理,能全此理,故人莫不遵敬。天道佑之。 注:佑,保佑也。天无亲,惟德是辅。,福禄随之。,注:言天爵既修,富贵不求而自至。 众邪远之。 注:远,去声。众邪远避不侵。神灵卫之。 注:正神常求拥护。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注:所作指
14、作善而言,冀,望也。为善必要其成,德功积累,人事既合天心,天心岂违人意。故其言曰,神仙亦可望也。,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注:所作指作善而言,冀,望也。为善必要其成,德功积累,人事既合天心,天心岂违人意。故其言曰,神仙亦可望也。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注:此节深明作善为立命之本。功行圆满,超居洞天曰天仙。炼形长在,地行不老,曰地仙。立积也。,诸恶章第六,注:此章备举恶行。使人知所警戒。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 注:是章皆恶行也。此二句先统言之。义,事宜也。理,天理也。背,违也。动则纔举念头,行则见诸实事。以恶为能,忍作残害。 注:忍,安于不仁也。残,伤也。以作恶自负
15、为能之人心上无过不去之事。故忍作伤害人物之孽而不顾。,阴贼良善。 注:贼,害也。小人欲倾陷良善,恐公论不容,故阴谋以害之。,暗侮君亲 。注:暗侮,暗中欺侮也。如臣之食禄怠事,见利徇私。子之奉养不诚,处身不肖,我心不可以对君父者,皆是也。 慢其先生。 注:先生,长者之通称。慢,放肆也。谓语言礼貌,心生轻易。 叛其所事。 注:叛,背也。所事,分内应事之人。如属员仆妾之于长吏主人之类。,诳诸无识。 注:诳,欺也。诸,众也。欺诳,无识之人,使他误信害事。,诸同学。 注:诽谤同学之友,败彼声名。虚诬诈伪,攻讦宗亲。 注:漫无根据曰虚。妄有污蔑曰诬。奸巧蒙人曰诈。矫情欺世曰伪。宗谓同族。亲谓姻党。攻者,攻
16、其短。讦者,计其私。此等恶行,如在泛交,理犹不可,况肆毒于宗亲。最丧天性者也。,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注:气质刚暴强忍,多行不仁,性情凶狠乖戾,每好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 注:事理合宜曰当。乖,异也。处事不公,则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善恶莫辨,则应远反近,应亲反疏。 虐下取巧。 注:下,谓我所属军民吏胥,皆是也。暴虐所属,贪取已功。 谄上希旨。 注:旨,意旨也。蹈媚其上,迎合意旨。,受恩不感。 注:受人之惠,不感于心。,念怨不休。 注:怨,小隙也。或一事之犯,一言之忤,若念之不休,势必报。 轻蔑天民。 注: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曰天民。轻灭者,侮慢不恭。旧注指居官轻弃小民
17、亦通。 扰乱国政。 注:国政一国之公事。以一己私意更变之,是为扰乱。,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注:赏以劝有功,非义而赏之,是旌恶长奸。刑以欲有罪,无辜而刑之,是草菅人命。,杀人取财。 注:此指谋财害命,得赃妄杀之类。 倾人取位。 注:倾,陷害也。位,禄位也。阴谋陷害,以取其位。 诛降戮服。 注:降,巷平声。诛戮,皆杀也。彼既畏死服降,不行安抚而残杀之。,贬正排贤。 注:正,方正也,贤良也。于之远方曰贬。挤之失位曰排。小人嫉正忌贤,不容并立。,凌孤逼寡。 注:世之最可哀矜者,莫如孤寡。不思保护,反凌辱逼勒之。 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注:法,律法也。赂,财物也。弃律法而受人财物,则曲直颠倒
18、矣。 入轻为重,见杀加怒。 注:言人犯法本轻,拟之重罪。临刑非独不矜,反行嗔怒。,知过不改。 注:能知己过,必须痛改。既知不改,虽无心之失,亦成有意之恶。,知善不为。 注:明知是善,终不肯为,盖被私意所阻。恶习难回,或始勤终怠,或惜赏惮劳,必致机缘错过,到老一善无成者。 自罪引他。 注:自作罪孽,牵引人以图脱卸。 壅塞方术。 注:方术医卜之流壅塞,有心阻抑其术,使不得行。,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注:圣人以人言,道德以理言,讪谤侵凌,毫无忌惮。,射飞逐走。 注:射落飞禽,逐取走兽,使不得生。 发蛰惊栖。 注:发掘藏虫,惊动宿鸟,使不得安。 填穴覆巢。 注:填塞虫穴,毁坏鸟巢,使不得居。,伤胎破卵
19、。 注:卵,鸟卵也。胎,兽胎也。皆物命所系,伤之破之,去损子堕胎一间耳。,愿人有失。 注:期望人有过失为快。毁人成功。 注:毁有二义。忌人名利兼收,或毁坏之使不完全,或毁谮之使不得成就者。 危人自安。 注:挤人于危险之地,而图己之安。,减人自益。 注:减损他人,自取饶益。,以恶易好。 注:易,换也。以我丑恶之物,换人好美之物。 以私废公。 注:徇其私心,废败公事。 窃人之能。 注:窃,盗也。能文章政事技艺之类,盗为己能。 蔽人之善。 注:蔽,遮掩也。人有所长曰善,掩不使彰。,形人之丑。 注:形容人之丑事。,讦人之私。 注:攻发人之阴私。 耗人货财。 注:破耗人之货物钱财。离人骨肉。 注:离间人
20、之至亲骨肉。侵人所爱。 注:以势侵夺人之所爱之物。,助人为非。 注:赞助人为非礼之事。,逞志作威,辱人求胜。 注:肆我之志,以威作势,凌辱他人,强求己胜。败人苗稼。 注:秧曰苗。稻曰稼。凡阻水利决堤防,牲畜践食,皆曰败。破人婚姻。 注:婿曰婚。女曰姻。破如非毁阻挠之类。,苟富而骄。 注:侥幸得富,便起娇心。,苟免无耻。 注:临难苟免,不知羞耻。认恩推过。 注:恩出自人。冒认为己,过实在我,推诿于人。嫁祸卖恶。 注:嫁祸,推祸于人。以祸移人如嫁女。卸己之恶如卖货。,沽买虚誉。 注:沽,亦买也。谓居官为上,不务事实,好求虚名以欺世。,包贮险心。 注:贮,除上声,藏也。险心奸巧,害人之心,包藏于内,
21、人不能测。挫人所长。 注:摧折人之技艺才能。护己所短。 注:多方掩饰己之短虚。,乘威迫胁。 注:用威加人必使服从。如迫囚认供,逼女污身挟制勒贿索债取益之类。,纵暴杀伤。 注:此指秉生杀之权者,任性逞凶,草菅生命。一说为将禁约不严,纵下暴虐。残害人间人物亦通。无故剪裁。 注:并无事故,轻易剪裁布帛。非礼烹宰。 注:烹,煮也。宰,杀也,礼如宾祭冠婚,奉养父母等事。若贪口腹恣杀生灵,即是非礼。,散弃五谷。 注:散弃,狼藉不惜也。五谷,稻粱麦黍稷也。盖谷为民命,暴殄必殃。,劳扰众生。 注:众生,兼民畜而言也。言在上者,或求难得之物,或兴无益之工,不存体恤劳苦,扰害百姓,以及用牛马之力之类。破人之家,取
22、人财宝。 注:指权奸豪恶,爱人财宝,谋破其家以取之。,决水放火,以害居民。 注:祸莫烈于水火,忍心决放,害及万民房舍。,紊乱规模,以败人功。 注:紊,亦乱也。规模,良法也。嫉人之功用,计阴乱其法以败之,使不得成。 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注:穷,困迫也。器物,如农之 锄,匠之斧斤之属。有心阴损,使人临时无措。见他荣贵,愿他流贬。 注:见人荣华贵显,望他流逐贬官。,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注:见人富足有余,望他家破财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注:见人妻子美貌,便起恶心,欲遂其私。负他货财,愿他身死。 注:负他人之货物钱财,不思归偿,望他身死减迹。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注:干,亦求也。遂,成也。如求
23、人财物升迁宽宥等事不成,便欲咒人怀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注:见人有失意事,即摘他平生短处,谓宜有此事。,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注:见人四支残缺,五官不全,不矜怜而反加讪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注:见人有才能,理宜荐扬,反阻抑而不使进。埋蛊厌人。 注:埋蛊,妖术也。厌,魅也。刻木像人,埋于地上。书符咒以魅人。,用药杀树。 注:暗用毒药,以杀树木。,恚怒师傅。 注:恚,恨也。傅,亦师也。恨藏于心,怒发在外,无礼甚矣。抵触父兄。 注:扺触,冲撞也。父兄,尊亲之至,敢于干犯,则与禽兽无异矣。强取强求。 注:分所不当得而必欲得之曰强。引手得物曰取。干人祈福曰求。,好侵好夺。 注:计取曰侵。力要
24、曰夺。好者孜孜为之,不肯已也。,掳掠致富。 注:言有劫夺,以至富有,虽能暂享,不久必殃。巧诈求迁。 注:谓不安义命,妄用心计,以冀升迁。赏罚不平。 注:同一功罪赏罚,因徇私而有轻重。,逸乐过节。 注:逸,安逸。乐,快乐,过节无度也。言人偷安取乐,纵欲无度,则心昏志怠,损寿破家不远矣。,苛虐其下。 注:苛,烦琐也。虐,残暴也。谓处家者,不能简便宽和,以待下奴婢。 恐吓于他。 注:人有忧惧之事,故将言语死吓,使之惊心丧胆。 怨天尤人。 注:尤,责也。事不如意,辄归咎天人。,诃风骂雨。 注:诃,怒也。风雨失时,便肆意怒骂。,斗合争讼。 注:斗合者,挑唆两造以激成之。妄逐朋党。 注:小人欲害君子,则妄
25、指为朋党,以驱逐之,其祸最烈,如汉末党锢。宋元佑党人,明季东林党之类是也。说以朋党为恶名,妄逐者,谓不审正邪,趋炎附势也。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注:听从妻妾之言,违背父母之训。,得新忘故。 注:故,旧也。言纔得新鲜,便忘旧时人物,最为薄情。,口是心非。 注:口是君子,心则小人。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注:冒,亦贪也。罔,蒙蔽也。上谓君亲家主本官皆是也。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注:编造秽恶流言,谗毁平白无过之人,毁人称直。 注:毁谤他人,自己为直。,骂神称正。 注:斥骂神祇,自以为正。弃顺效逆。 注:背弃顺理之事,效尤反常之行。背亲向疏。 注:亲是一家骨肉,疏乃异姓亲朋。此指薄父母,厚妻妾,兄弟争财
26、,外交慷慨等人。,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注:凡人欲表无过,便把鄙陋心肠,指天地做见证。愚人欲坚信誓,便把污秽事情,请神明求照寮。亵渎天神,莫此为甚。,施与后悔。 注:施与救济也,后有悔心,转成悭吝。假借不还。 注:欠人财物,扺讳不还。,分外营求。 注:本分之外,而妄想营谋以求之。,力上施设。 注:施设,如锦堂华屋,绮筵彩席,服食器用之类。张施而陈设之也。言人起居服食,力上所能尽行,施设则奢纵过甚矣。淫欲过度。 注:邪营外遇,败德丧心,己戒于前。此言正色过纵无节。心毒貌慈。 注:心中恶毒,貌上慈和。,秽食餧人。 注:餧,饲也。以不洁之物,强与人食。,左道惑众。 注:妖术邪教,煽惑愚民
27、。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 注:狭,不阔也。度,分寸丈尺之总名。秤,所以平轻重。短狭轻小,设欺心之具以利己。伪物杂于真物之内以欺人。及贩犯禁之物,作犯法之事,以图利皆曰奸利。采,亦取也,奸,私也。取利而防人知,不啻奸也。,压良为贱。 注:压,镇也,降也。良,是良家子女。贱如奴仆婢妾娼优之类,以势力压良人为卑贱。,谩蓦愚人。 注:谩,欺也。蓦,骗也。用计欺骗,使愚人堕我术中。贪婪无厌。 注:婪,亦贪也。厌,足也。凡人贪心一炽,一切悖理欺心之事,为之不厌矣,纵能刻薄成家,理难久享。,咒诅求直。 注:以言告神曰咒。请神降殃曰诅。求直者人谓其理曲,借咒诅以明己直也。,嗜酒悖乱。 注:乐
28、酒无厌,反常乱性。骨肉忿争。 注:至亲忿怒相争,最伤天理。男不忠良。 注:男不忠直循良。,女不柔顺。 注:女不柔和温顺。,不和其室。 注:室指妻而言,夫行有愧故不和。不敬其夫。 注:夫者妇之天,妇道无知则不敬。每好矜夸。 注:骄矜夸张,指为夫之狂恣。常行妒忌。 注:妒爱妒宠。专言妇女阴恶。,无行于妻子。 注:行,品行也。苟不以礼待其妻,以正教其子,便是无行。,失礼于舅姑。 注:舅姑,夫之父母。语言不顺,奉养不恭,即谓之失礼。轻谩先灵。 注:先灵,先祖之阴灵。轻慢,如同祭祀不谨,拜扫不勤之类。违逆上命。 注:上命,是君父师尊官长家主之命。违逆,如不服使令,不依教训之类。,作为无益。 注:无益,如
29、博奕饮酒,走马歌舞之类。凡嗜无益事,鲜不废时失业。丧志误身。甚或贻亲忧累妻子。,怀挟外心。 注:外心,暗藏外向之心。如臣有外心则欺君,子有外心则逆,父,妻有外心则背夫,兄弟僚友亦然。自咒咒他。 注:咒己明冤,咒人泄愤。,偏憎偏爱。 注:憎,厌恨也。言处世居家,昧于义理,待人接物,好恶不公。若妇人之性,薄夫族,厚母家,嫡憎庶出,继爱己生之类,夫宜加察。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 注:越,跨也。井灶皆有神,载在祀典。越则亵渎。食为民天,人是同类,跳则轻蔑。,损子堕胎。 注:戕贼既生之子,药打未产之胎。,行多隐僻。 注:隐者不光明。僻者不正大。如才问暗害,处心诡密之人。阴为不善,多方文饰。以为无人闻见,
30、岂知神鉴难逃乎。,晦腊歌舞,朔旦号怒。 注:号,大呼也。晦,月终。腊,岁终。朔,月之始。旦,日之初。当此之时,正功过结算之日,善恶发始之时,当励志进修,乃任情傲慢,酣歌恒舞,号呼怒叱。非朝干夕惕之意。,对北涕唾及溺。 注:鼻出曰涕。山出曰唾。小便曰溺。北方北斗众神所居,对之秽犯,获罪非轻。,对灶吟咏及哭。 注:灶为司命神,与人最亲,对之歌唱哭泣,亵慢甚矣。又以灶火烧香。 注:灶火点香供神,不净便不虔。秽柴作食。 注:秽柴虽是下爨,气实上蒸触神。,夜起裸露。 注:夜卧起床,赤身露体,触犯鬼神。,八节行刑。 注:八节四立。二分,二至也。乃诸神录人民的福罪之在,气候绝离之日,行刑问罪,大于天和,刑罪
31、特杀戮,即笞杖皆是。 唾流星。 注:流星,流移不定之星。落处生灾,唾之辄祸。 指虹霓。 注:虹霓,斗星余气。指则不敬。,辄指三光。 注:辄指,无端而指。,久视日月。 注:久视,凝注不已。春月燎猎。 注:春月,万物发生之候。若纵火焚山,打圚取哭,则物命无遗类矣。对北恶骂。 注:涕唾细事,犹以对北为愆,况恶骂乎。无故杀龟打蛇。 注:无端残害灵物,辄伤昆虫尤甚。,恶报章第七 注:感应之理,已详于前。此复举横取枉杀等事,三致丁宁。盖人惟贪嗔易犯,故重言以示戒。,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注:此总上文诸恶而言。司命之神,酌罪轻重,以夺纪算,夺尽便死。若死犹未足偿
32、,则遗余殃以祸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 注:财非我有,以逼威取曰横。渐者,不速之名,丧亡也。当直,谓恰扺原取之数也。言人横取之后,天必多方消算。先计合其妻子家口,寿算以扺之,渐次夭折丧亡,若妻子家口内有贤良好善,祖宗积德或深,不能概夺其命,则有水灾火难盗劫贼偷,遗失财物,疾病医祷,官讼口舌等祸耗其财,以扺妄取之数。,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注:兵,亦刀也。枉杀者,或逞贪,或任性,置无罪之人于死地,然亲属报仇,冤魂索命,天理循环,必无幸免。是杀人实以自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
33、,非不暂饱,死亦及。 注:非义而取,谓所不当有而取之者。脯,干肉也。屋漏水滴脯上曰脯。有毒能杀人,鸩鸟食蛇。其羽入酒,饮之立可。言人即不忍饥渴。忍自速其死耶。,指微章第八 注:此章言心动即有神知,欲人谨之于微。以明如影随形之义也。,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注:言心是善恶之本,福祸之机。凡人为善,不必形于事,但勤于心,已有吉神随护,望他善成而降福,故君子贵于慎独。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注:或恶念已萌,而事虽未作,即有凶神罗列,俟其恶满而降祸。,悔过章第九 注:此章言能改悔,即可挽回天心。,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注
34、;改以事言,悔以心言。莫作,明以察机,健以致决也。奉行,担任在我,无诿也。此章开人自新之路,恐人自愧,前已作恶,今虽为善,亦属无补。故说一朝改过,便是转关。又恐人略行善事,便思得福。一不称心,辄云行善无益。故申言须久而又久,不起倦心,自然德日积而罪日消,灾祸远,福禄随也。玩必字,有断断不爽之意。,力行章第十 注:此章正言总结善恶之报,勉人之力行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注:善人语视行皆善,积至三年,毫无作辍,败其善纯矣。有不致福者乎。三年非迟矣其期。盖必三年,而其直始见也。,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注:恶人语视行皆恶,作至三年,则害人害物,不知几何,且历三年而不悔,终于不改矣。夫必如是而始降之祸,是天心未尝轻绝人也,人奈何不悟耶。,胡不勉而行之。 注:总承上文而言。人不行善,独不求福畏祸乎?盖深望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