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腹泻液体疗法,脱 水,定义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一、脱水程度的判断,脱水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体液丢失 10% 占体重% 失水量(ml/kg) 50 50-100 100-120精神 稍差 萎靡或烦躁 昏睡、昏迷前囟、眼眶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凹眼泪 有 减少 无口唇、口腔粘膜 稍干 干燥 极干皮肤弹性 好 差 极差尿量 稍减少 明显减少 无尿肢端循环 暖和 稍凉 凉、湿(厥冷),二、脱水性质的判断,脱水性质 低渗性 等渗性 高渗性 水与钠丢 钠水 钠=水 钠150 病理生理 细胞外脱水 细胞内外 细胞内脱水无水移动 临床表现 易休克 一般脱水表现
2、 高热、烦渴烦躁、惊厥 原因 慢性腹泻 急性呕吐、腹泻 中暑营养不良 部分轮状伴腹泻 病毒肠炎,电解质紊乱,1.低钾血症:血清钾低于3.5mmol/L原因: (1)钾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 (3)钾向细胞内转移 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2)心电图异常:出现U波 (3)心律紊乱,电解质紊乱,2. 低钙血症:血离子钙1.0 mmol/L 低镁血症:血镁0.74 mmol/L 原因: (1)进食少,吸收下降 (2)大量从粪便中排出 (3)输入液体后血钙被稀释及酸中毒纠正后,离子钙 下降 (4)原有佝偻病或营养不良者 临床表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
3、(1)细胞外液酸的产生过多 (2)细胞外液HCO3-的丢失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加深、 加快,口唇樱红,呼出气体可有酮味 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HCO3-、PCO2、PH值均降低 CO2-CP降低,腹泻病的液体疗法,一、口服补液,ORS配方 氯化钠、碳酸氢钠、枸橼酸钾、葡萄糖 ORS原理 小肠的Na+-葡萄糖偶联转运机制 适应症 1)预防脱水 2)轻、中度脱水,无呕吐者 口服量的计算 预防脱水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2040ml/kg 50ml/kg 100ml/kg 自由饮用 4-6小时 4-6小时,二、静脉补液,适应症 1)中度以上脱水 2)呕吐频繁者,常用的几种不同张力液体的配制,
4、静脉补液的步骤,1. 第一天的补液:三定、三量 (1)补充累积损失量 定补液量(定量) 由脱水程度决定 脱水程度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累积损失量 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kg,定补液成分(定性) 由脱水性质决定,定补液的速度(定速)由脱水程度、性质决定 累积损失量应在头8-12小时内补完, 余下时间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如果为重度脱水(即休克),则应首先快速补液,即21等张含钠液 15-20ml/kg (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然后再补充余下的累积损失量。 高渗性脱水注意事项: 速度宜慢;最初输入的液体选用等张、3/4张或
5、2/3张的液体,(2)补充继续损失量 定补液量(定量) 10-40ml/kg 定补液成分(定性) 1/2-1/3张 定补液的速度(定速)在补完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h匀速滴入 (3)补充生理需要量 定补液量(定量) 60-80ml/kg/日 定补液成分(定性) 1/3-1/5张 定补液的速度(定速)在补完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h匀速滴入,根据上述三方面的需要计算第一日所用的液体量轻度脱水为100-120ml/kg中度脱水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为150-180ml/kg,2. 第二天的补液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三、纠正酸中毒 轻度酸中毒,可以不另行补碱。 中、重度酸中毒时,
6、则须补碱纠正。 无血气分析时: 按5%NaHCO3 5ml/kg 计算 减半输入 有血气分析时: 5%NaHCO3 ml数=(-BE)0.5体重(kg) 减半输入,四、纠正低血钾1)见尿补钾2)补钾量:按0.2-0.3g/kg/日计算 10%KCl 2-3ml/Kg/日3)溶液中含钾浓度:0.3%4)补钾时间8小时,五、纠正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原则:见惊补钙,必要时补镁方法:10葡萄糖酸钙10ml 加糖水 iv缓推25硫酸镁 0.1mg/kg 深部肌注,几种特殊类型的液体疗法,营养不良伴腹泻时液体疗法营养不良时体液处于偏低渗状态,呕吐腹泻多为低渗性脱水。因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易将
7、脱水程度估计过高,因此按现有体重计算补液量后,应减少总量的1/3。营养不良伴腹泻时,为低张性脱水,宜补2/3张含钠液,输液速度应慢,一般为每小时35m1/kg。同时注意补充热量,防止低血糖。,几种特殊类型的液体疗法,婴幼儿肺炎伴腹泻时的液体疗法婴幼儿重症肺炎,因病程长、体温高、呼吸快、进食少,再伴有腹泻、呕吐,则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处理与婴幼儿腹泻基本相同。轻症患儿可通过口服补充。重症患儿和不能进食者可经静脉补液,但补液总量及电解质浓度需相应减少1/3,补液速度适当放慢,一般控制在每小时5m1/kg。烦躁不安者,在输液前给予镇静剂,以减少心脏负担及氧耗。,几种特殊类型
8、的液体疗法,新生儿液体疗法由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液体疗法时应慎重,生后l-2d,如无明显损失,一般不需补液,生后34d每天液量为4080m1/kg,用1/5张液。新生儿血钾即偏高,生后几天内输液可不必给钾盐。生后10d内如有明显缺钾时,应注意肾功能及尿量情况,每日给钾总量为23mmo1/kg,浓度不超过0.15,滴入速度宜慢。新生儿补液速度,除急需扩充血容量者外,一般每小时不应超过10m1/kg.新生儿纠正酸中毒选用l.4碳酸氢钠溶液,一般不用乳酸钠溶液。,补液原则 三定、三量、三先、三见,定量定性定速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先快后慢 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惊补钙,举 例,10公斤婴幼儿,中度等渗性脱水,请制定补液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