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746919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落实,第7讲 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 民族的奋起,一、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1),英国的鸦片走私,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 ,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逆差,英国的鸦片走私,严重危害: 大量外流,政府财政危机;吏治更加腐败,军队丧失战斗力;无数家庭倾家荡产,严重损害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总之,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1),白银,林则徐虎门销烟,背景:鸦片肆虐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在禁烟的强烈呼声中, 皇帝下决心禁烟。 概况: 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

2、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2),道光,1839,2.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1)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侵华战争,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理解升华 鸦片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反侵略 的自卫战争,但为什么正义的战争却战败了? (1)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2)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 (3)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且蓄谋已久。 (4)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 内容

3、: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给英国;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英国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福州,香港岛,(3)美国、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4),望厦条约,概念辨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 (

4、2)“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3.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2)经过: 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60年)。,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提出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5、。,1856,(4)影响,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洋务运动,理解升华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练习1 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D.使中国

6、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信息主题的把握能 力。图中的“平等谈判”是关键信息,它恰恰 揭示了这一条约的不平等性质。 答案 B,练习2 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 )鼠首铜像 兔首铜像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解析 列强焚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此时正值咸丰帝在位(18501861年)。,B,二、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侵略野心由来已久。(2)具体原因:日本经济危机爆发,社会动荡,

7、政局不稳。(3)有利条件:清政府的腐败,军备落后。(4)导火线:朝鲜 起义。 2.过程(1) 年7月,日军在 偷袭清军运兵船。(2)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 展开决战。,东学党,1894,丰岛海面,黄海,3.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中日签订 。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左宝贵衣冠冢,马关条,约,4.影响(2)日本: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 。 外国资本主义阻碍 的发展。 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宣告了 的破产。 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首先进行 了 。 各阶层开展各种形式的 斗争。,中国内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巨额战争,洋务运动,军事改革,救亡图存,(1)中国,重点讲

8、解甲午中日战争对当时国际形势和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打破了东亚地区短暂平衡的政治格局。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的国际地位提高。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 (2)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到来。 (3)客观上促成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练习3 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下列

9、哪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结局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从材料中的“台民”、“台湾,全输之倭奴”等信息,可以判定此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根据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割占。,C,练习4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 题中材料反映的是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日本商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这正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选C。,C,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 年6月 年9月。 2.目的:镇压

10、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3.经过:英国海军中将 率军由 向 进犯,攻陷北京。 4.结果: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 。 5.影响 (1) 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2)在北京设立的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1900,1901,西摩尔,天津,北京,辛丑条约,巨额赔款,使馆区,特别提示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中,义和团和 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 者,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梦想,义和团提出的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 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但它带有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 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 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

11、带有盲目、笼统的排外 性质。,归纳总结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练习5 如图是一张近代外国侵略者进攻北京城的老照片。照片中有星条旗、米字旗等旗帜。这张照片见证的事件,若以干支纪年,应发生在 ( )A.甲午年 B.戊戌年 C.庚子年 D.辛亥年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照片反映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的情景。按照干支纪年法,1900年应为庚子年。,C,练习6 这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

12、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解析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答案 A,考点综合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 (1)19世纪4060年代: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包括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其次是美、俄。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方式主要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

13、义过渡阶段,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逐步增强。这一时期的列强侵华战争主要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从“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由“浅蓝走向深蓝”当前,我国正大力进行海军现代化建设。中 国海军由“浅蓝”走向“深蓝”是几代人的梦想。从这一热点切入可考查百年中国屈辱史。,命题视角,尝试命题1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14、鸿胪寺卿黄爵 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 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四 环球时报报道 200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来自14个国家的21艘舰艇同时接受检阅。包括中国海军核潜艇在内的一系列战略舰艇亮相阅兵式,让国外媒体惊呼不已。“中国展示了海军现代化的发展”这样的形容纷纷见诸外媒的报道中。英国路透社称,中国海军在今天的阅兵仪式上首次公开展示中

15、国的两艘核动力潜艇长征6号、长征3号,显示了中国海军走出中国周边海域,从“浅蓝色”迈向“深蓝色”的决心。,阅兵式上,胡锦涛主席热情向官兵挥手致意 (1)根据材料一,从海防和海权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2)材料二、三中的海防思想有何不同?谁的意见正确? (3)据材料四,中国的海上大阅兵反映了当前怎样的海军建设思想? (4)上述材料基本浓缩了中国百年海军发展史。从中你有何感想?,答案(1)严重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占香港岛,强迫上海等五口开埠,之后,美、法等国又取得军舰“巡查贸易”权;近代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主张“陆

16、主海从”的近海防御战略,不主张穷兵于海外;材料三中吴元炳主张加强海防建设。吴元炳的奏议正确。 (3)建设现代化海军和远洋海军。 (4)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海防废弛,海军落后,被动挨打;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中国逐渐向海上强国发展。,视角二 紧扣教材重点本讲教材重点有三:一是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影响;二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三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尝试命题2 对下图该条约的签订,理解正确的是 ( )日本人绘制的有意贬低 李鸿章的马关条约签字图,A.它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开始割占中国领土的新阶段 B.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

17、它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C.其赔款数目是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最多的 D.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并与祖国分离近半个世纪,解析 A不正确,因为以前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也有割地的条款;C不正确,因为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但后来的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通过向中国追加3000万两“赎辽费”又把辽东半岛归还给了中国。答案 B,视角三 关注新史观从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和碰撞的视角审视两次鸦片战争在农耕文明高度发达的古代中国,中华民族 以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睦邻友好的形象矗立在世界舞台。但从16世纪中

18、期开始,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古老的东方大国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19世纪中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机器声和坚船利炮的轰鸣声,西方列强对中国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在这两次侵略战争中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市场的愿望。这两次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这种结局反映出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落后的农耕文明受到先进的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尝试命题3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

19、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与题干的提示,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商业战争,中国认为这是侵略战争,站在文明史观角度分析,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东西两种不同文明冲突的表现。故选B。 答案 B,视角四 运用教材史料本讲教材应关注的史料有:鸦片吸食者图、 虎门销烟图、鸦

20、片战争形势图、圆明园劫后遗址 图、八国联军侵华形势图、辛丑条约签字仪 式图等。 尝试命题4 下图和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圆明园劫后遗址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B,考能特训主题: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运用知识是将所学知识与试题要求相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组织运用学科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它也是能力测试的基本内容和决定考试水平的关键。在高考中往往通过设置新的试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来要求考生从知识储备系统中查找、甄选出相关知识,并根据试题的特定要求加以运用。考纲对该项能力的要求是:(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3

21、)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运用知识的基本方法有对应、分类、取舍和引申等。,【例题1】 (2009广东文基,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方法指导 解答此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二是借助材料信息和选项推导,调动运用相关知识。“陈腐世界

22、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此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即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试做:,A,【例题2】1839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大不列颠女王维多利亚的信。虽然这封信没有送出,但是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以下为这封信的摘录:“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选自新全球史(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23、著)(1)这封信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什么立场和态度?(2)假如维多利亚女王收到了这封信,女王能满足林则徐的要求吗?为什么?,方法指导 解答此题应注意:()借助材料信息,判断其主旨;(2)根据设问要求,关联、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3)对调动的知识进行分类、对应和取舍。根据材料信息“不忍不教而诛”、“将鸦片永断来源”可判断材料的主旨是林则徐代表中国政府义正词严地宣告:中国坚决反对英国走私鸦片。英王不会满足这种要求,可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中英实力对比、英国的政治体制等方面分析。试做:答案(1)坚决反对英国走私鸦片。 (2)不能;原因:英国国力强大,不会理会;英国正准备寻机向中国开战,开拓市场

24、;当时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女王并无实权。,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抺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疯狂地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

25、产物,费正清的观点没有点明鸦片战争的实质。 答案 B,2.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主要是指 ( )A.非法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19世纪中叶”“内部事务万分火急”可知在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部侵略(列强要求扩大侵略权益)反应迟钝,D正确。A项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可以排除;瓜分中国发生在19世纪末,B错误;资本输出,垄断

26、经济也是在19世纪末,C错误。 答案 D,3.(2009全国文综,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 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既不能体现平等的外交观念,也不是崇拜西方列强的结果;当时中西交往处于起步阶段,更不可能是西方文化广泛影响的结果。该条约将这一规定强加给清政府,实际是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 冲击了清政府固守的“天朝上国”规制。 答案 B,4.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

27、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 D.南京条约,解析 本题以列强侵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条约的具体内容需要仔细辨别和识记,本题中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由中英双方协定。 答案 D,5.帝国的回忆中记载: “法国驻华公使葛罗现在非常希望游览长城7月11日,这位公使在一群秘书和随员的簇拥下,到达长城附近。”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28、)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B,6. (2009重庆文综,17)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 )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不 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A. B. C. D.解析 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1900年英国海军中将率领联军进犯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故排除。,B,7.正如马克思所看到的那样,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

29、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天朝的立法者对违禁的臣民所施行的严厉惩罚以及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丝毫不起作用”。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鸦片的泛滥使民众道德风尚日趋下落清政府的禁绝一切对外交往的政策无济于事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彻底瓦解中国海关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A. B. C. D.,解析 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而不是禁绝一切对外交往的政策;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而不是彻底瓦解。 答案 D,8.下图中的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后果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9. (2008宁夏文综,31

30、)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 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 从诗中“卅年”“求富”“求强”“仿 洋”等信息可知是指洋务运动,下面两句是指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性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C,10.某协定名称为“Austria-Hungary,Belgium,France,Germany,Great Britain,Italy, Japan,Netherland,Russia,Spain,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

31、tocol for the 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该协定 (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开了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恶例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A. B. C. D.,解析 题干大意是“中国与十一国关于赔偿1900年动乱的最后协定”,该协定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勒索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设置使馆区,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开了列强在

32、中国开设工厂的恶例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答案 C,11.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该约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侮辱所有的中国人;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科考五年。沙俄外交大臣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为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由此可见清廷 ( )政治上: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 经济上: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税吏” 军事上:无重组民族自卫战之可能 外交上:沙俄因此成为割占中国领土的“首富”A. B. C. D.,解析 题干材料描述的是辛丑条约,该条约无割地的内容,所以带的项不正确。 答案 A,12.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

33、观点的依据有(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B.C. D.,解析 列强开始向中国以资本输出为主始于马关条约,可排除;189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可排除。 答案 D,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图为两次鸦片战争著作的封面图一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图二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 材料二 马克思在论述了中国与英国在鸦片贸易上的斗争之后

34、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依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材料三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简单地说,我们不要象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

35、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请回答: (1)对图一“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的“沉迷”和“堕落”应该如何理解? (8分) (2)试扼要分析材料二中“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从中可得出的重要认识是什么?(8分) (4)综上所述,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1)“沉迷”是指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为满足其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需求,不断向海外扩张;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甚至违背国际道

36、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堕落”是指清朝封建统治由于日益腐朽,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2)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清王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在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换得不到充分发展,对外贸易更可有可无。,(3)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广大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37、从未停止过。他们在英法联军所到之处,奋起进行保卫祖国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但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之一;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4)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14.阅读下列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

38、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请回答: (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为什么?(6分) (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10分),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史上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失败原因及列强入侵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归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很显然没有归结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与资本主义的强大。三次战争的灾难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即可。要从列强入侵时带来的西方文明及中国人的抗争精神及民族意识的觉醒等方面综合认识“新中国”的产生。,答案(1)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 (2)被迫打开国门,割地、赔款,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 (3)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先后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潮流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