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期 政治史 经济史 文化史古希腊罗马雅典民主政治前 86 世纪:希腊出现城邦。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基本特征。前 6 初:梭伦推行改革,动摇了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前 6 末:克里斯提尼继续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名著政治确立。前 5 世纪: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黄金时代” 。罗马法前 4 后半期:日渐衰微的希腊被马其顿王国所灭。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灭亡。前 509:罗马共和国建立,早期,贵族垄断立法与司法权。前 5 中期:十二铜表法 ,罗马成文法诞生。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前 27:罗马帝国建立
2、,为统治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 “用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发现心中已有的智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贤人”治国,并鼓励独立思考,奠定理想主义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是过希腊最博学的人,特别强调人在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近代前夜的世界新航路的开辟1488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抵达非洲的好望角。1492 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971948 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
3、了环球航行。殖民扩张17 世纪荷兰已成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 “海上马车夫” ,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殖民帝国。17 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17 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引发三次文艺复兴 1416 世纪随着佛罗伦萨和和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世俗力量开始挑战宗教权威,孕育了文艺复兴的萌芽。文艺复兴主要强调人的价值,核心是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批评更加的激烈,宗教改革出现。英荷战争,荷兰战败。18 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领导者:马丁.路德、加尔文、查理一世。认为获得赎罪
4、在于内心的信仰,圣经是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简化宗教仪式。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世界(164020世纪初)英国1640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军最终获得胜利,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1660 年,詹姆士二世复辟)1688 英议会邀请玛丽与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英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 沃尔波尔上台,英国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法国1787 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1792 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70 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75 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美国
5、1776 ,13 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1781 打败英国的殖民军队。1783 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1787 通过联邦宪法,即 1787 年宪法。德国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大业。1871 德意志帝国建立,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巴黎公社 1871 年 3 月5 月背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临时政府反动卖国;普法战争失败,割地赔款。1871 年 3 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巴黎公社。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1785 瓦特改良蒸汽机, “蒸汽时代”到来。18 世纪末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
6、传播。1840 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9 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866 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1867 瑞典人诺贝尔发明炸药。19 世纪 70 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出现实际可用的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燃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19 世纪 80 年代度果然卡尔。本茨制造了内燃机车。19 世纪末 20 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产生了垄断组织。启蒙运动发端于 17 世纪的英国;18 世纪法国涌现出的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启蒙运动很快又从法国传播到其他
7、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启蒙思想基本都是从人文的角度来限制王权,保障人权。启蒙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封建制度,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资源,是一次空前的解放运动。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卢梭:“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康德: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对启蒙运动做了经典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弊端暴露阶级基础:英法德工人运动,工人阶级觉醒。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意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十月革命的胜利条件: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俄国为帝
8、国经济危机1929 年 10 月,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经济危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世界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缓解。准备: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名著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四月提纲:提出将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七月事件:工人、士兵游行,受到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列宁提出进行武装起义的决议。经过:1917 年,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动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机开始,并迅速扩展到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罗斯福新政1933 年 3 月罗斯福新政开始。直接目的:摆脱经济、政治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质:政府对国家经
9、济的干预。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成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市场;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保障工人基本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大规模武装干涉。新经济政策1921 年 3 月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一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外国资本家开发矿产;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度。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变化两极格局的形成1947 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冷战”正式开始。1949 西方 12 过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
10、约成立。德国一分为二。1950 朝鲜战争爆发。1955 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过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组成华约。1961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 年撤兵。1962 古巴导弹危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994 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世界经济的趋于集团化1951 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 签订了罗马条约为欧共体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67 欧共体成立。1992 年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 欧洲联盟成立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1989 亚太经济合
11、作组织成立1961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989 年波兰剧变。1900 两德统一,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1991 苏联解体,两极格格局瓦解,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3 欧洲联盟成立1999 美国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2001“九一一”事件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947 中、美等 23 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1995 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福利国家”发展日渐完备。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新经济”的产生。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实行收购制,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自主权。勃列日涅夫改革:对赫鲁晓夫的改革做了一些调整,改革重点在工业方面,特别是军事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用经济管理方式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是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导致国内局势的时空和苏联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