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镇原县机关(参照)单位工作人员现状的调查报告公务员队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此次,接市人社局的通知要求,镇原县人劳局成立了调研小组,对全县 119 个机关(参照)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前后共发放具有一定广泛性与代表性的调查问卷千余份,回收率 100%。本着严谨的态度,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研我县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现状,和对调查问卷深入细致地分析,发现了若干问题。结合日常工作
2、中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以下作以一一陈述:一、人员现状截止 2010 年 6 月底,全县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 1561 人。其中,公务员 1104 人,占 70.72%;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 457 人,占 29.28%。全县机关(含参照)单位工人 169 人,占全县机关(含参照)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 9.77%。(一)公务员(含参照人员)基本情况。公务员组成中,男性 1322 人,占 84.69%;女性 239 人,占 15.31%;少数民族 1 人。年龄结构上,35 岁及以下 398 人,占总数的 25.50%;36至 45 岁 705 人,占 4
3、5.16%;46 至 55 岁 352 人,占22.55%;56 岁及以上 106 人,占 6.80%。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84.69%15.31%女 性男 性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25.50%45.16%22.55%6.79% 35 岁及以下36 岁至 45岁46 至 55 岁56 岁及以上(二)公务员(含参照人员)队伍基本素质公务员队伍中,中共党员 1265 人,占 81.04%;无党派人士 294 人,占 18.83%;民主党派人士 2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 10 人,占 0.6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 5
4、45 人,占 34.91%;专科学历 527 人,占 33.76%;中专及以下 479 人,占 30.69%。县级领导职务 32 人;科级职务 760 人(县直 515 人,乡镇 245 人);一般干部 769 人(县直 639 人,乡镇 130 人)。分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81.04%18.83% 0.13%民主党派中共党员无党派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1054552747915611561156115610.64%34.91%33.76%30.69%1234 中专及以下专科本科研究生别占公务员(含参照人
5、员)总数的 2.05%、48.69%和 49.26%。(三)公务员队伍(含参照人员)分布情况1人员分布公务员和机关工人共 1194 人。其中,人大系统 47 人,政协系统 28 人,党委系统 169 人,政府部门 803 人,法检两院 129 人,群团 18 人。分别占公务员总数的3.94%、2.35%、14.15%、67.25%、10.80%和 1.51%。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和工人共 536 人。其中,党委系统 31 人,政府部门 492 人,群团 13 人。分别占参照人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2.05%48.69%49.26%一般干部科级干部县级
6、干部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472816980312918156115611561156115611561123456 群团法检两院政府部门党委系统政协系统人大系统员总数的 5.78%、91.79%和 2.43%。2公务员年龄分布(1)党委系统党委 169 人中,25 至 35 岁 25 人,占 14.79%;36 至 45岁 107 人,占 63.31%;46 至 55 岁的 33 人,占 19.53%;56 岁以上 4 人,占 2.37%。(2)政府部门政府部门 803 人中,25 至 35 岁的 187 人,占 23.29%;36至 45 岁的 32
7、7 人,占 40.72%;46 至 55 岁的 216 人,占26.90%;56 岁以上的 73 人,占 9.09%。从整体上看,与 1995 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初期相比,公务员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公务员登记等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公务员队伍在数量上趋于精简,在结构上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务员队伍(含参照)从数量和年龄结构上看,分布明显不均,结构性矛盾显现。全县乡镇公务员共 375 人,占公务员总数的 24.02%,其中 56 岁及以上人员 21 人,占乡镇公务员总数的 5.60%,而30 岁及以下仅 18 人,占乡镇公务员总数的 4.80%,
8、加之全县乡镇机关公开招录年轻公务员等补充缓慢,退休等自然减员也相对有限,造成乡镇机关年轻公务员相对缺失,出现“青黄不接,缺少活力”的局面,另外, 总的来看,乡镇机关中,36至 40 岁公务员占其总数的 45.16%,35 岁及以下、46 岁及以上公务员分别占总数的 25.50%和 22.55%,中间年龄段的公务员过于集中,年龄结构初现失调,中、青年之间已出现“断层” ,老、中、青年龄结 构失衡,渐趋老化。从级别和层次上看,全县公务员领导职数相对较多,一般干部人手太少,这种不平衡在党委、人大、政协系统表现的尤其突出,其科级及以上领导(非领导)职数分别为121、36 和 19,分别占其系统公务员总
9、数的 82.31%、90%和82.61%。相反地,在政府系统乡镇机关和县直部分机关,领导职数相对较少,况且这种结构性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逐步更加明显。(二)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不平衡,培训机制发挥作用不足。从学历层次来看,全县公务员(含参照人员)中研究生学历仅占 0.64%,中专及以下学历却占有 30.69%之多,而且占34.91%和 33.76%比例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大部分是参加工作后脱产、半脱产或函授等进修的学历,现为研究生学历的也大多是这种情况。同时,公务员培训存在诸多问题,对公务员的日常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全县的公务员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周期性,虽然近
10、几年来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由市上统一组织进行,但也流于形式,难以上水平;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公务员的培训存在“论资排辈” 的 现象,培 训对 象的确定有失公平性,致使人才缺位,参加了培训的不开展日常工作,开展日常工作的却参加不了培训;另外公务员培训经费投入少、多数人对培训的认识不够等客观因素,也是造成公务员培训空有机制而未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原因。(三)公务员考核定量不足,激励机制发挥作用不足。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主要从“德、能、勤、绩、廉” 五方面进行定性考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量化标准,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致使考核流于形式,甚至也出现“ 论资排辈 ”、“排排座”现象,考核不
11、能很好地 发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三、对策与可行性建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制度执行不力、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加强管理,健全并不断创新机制和工作方法。(一)加强年轻公务员队伍建设,建立公务员队伍梯次结构,加强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坚持推进领导干部交流轮岗。着眼全局,统筹全县,有计划、有步骤地公开招录年轻公务员,注重人才的选拔实用,同时继续实施优惠的鼓励措施,鼓励提前退休。推进干部配置性交流,优化班子结构,一方面要推行公推公选干部制度,并逐步扩大公推公选干部的比例,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和重要岗位;另一方面
12、,在推进领导干部交流轮岗的同时,切实推行中层干部和中层岗位竞争上岗制度,从而促进公务员队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晋升的良性循环。(二)切实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加强公务员针对性培训。要切实抓好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要鼓励公务员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通过不断学习,不只是提高学历,更要掌握扎实的工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干部管理方面,要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新机制。要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公务员的特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公务员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切实
13、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三)加强公务员量化考核和奖惩机制,不断提高公务员考核的效能。在坚持定性考核、规范考核程序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公务员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加大公务员量化考核力度,扩大基层群众在考核中的参与程度,加大职工群众对考核的监督。鼓励引导各级机关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导向、服务对象有效参与、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人才观的公务员考核标准,真正发挥公务员考核的激励作用,并结合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层次和岗位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强对考核结果的使用。我们应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契机,以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考核规定等政策法规为指导,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认真总结经验,为增强公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次公务员现状的调研时间紧,覆盖面广,涉及党政机关单位多,有不足之处,请领导评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