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两课“三合、两入、一透”的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措施的情况总结当代中职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技能较强的群体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将历史地落在他们的肩上。当代中职生的文化素质如何、思想觉悟如何、政治立场如何、政治方向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走向,关系到我们党长期从事的伟大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具有长远影响的战略问题。一、落实完善课程设置1、新课程学分、学时及排课学期严格按照教育文件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实际进行如下课程安排: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 学分,课堂讲授每周 3 学时,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 学分,课堂讲授每周 4 学时,实践教学 1 学时,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课。形式与政策:1 学分,每学期组织报告会两次。2、新方案具体实施时间我院严格按照 5 号文件的要求,从 2006 级新学生开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二、课程教学的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工作中,“进教材”是前提,“进课堂”是关键,“进头脑”是目标。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头脑”,不是让学生对毛
3、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机械地记忆,也不是让学生把这些理论的只言片语停留在口头的言词中。它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深刻领会理论的精髓,掌握其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层次性,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头脑”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认知到内化、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正确理解 “进头脑”的含义,能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失,增强实效。(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
4、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的形式走进课堂,为思想政治理论“进头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能否实现“进头脑”的目标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的质量。1要科学使用教材。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编排授课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系统;既要进行理论分析,又要注意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特别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灵魂,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点点相连,以线索连接体系,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着眼于对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的
5、解决,从理论上和思想上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学生的头脑。2要抓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生思想的结合点。当代大学生接受的信息丰富庞杂,思想活跃,尤其关注国际国内动态、关心社会现实,但他们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希望也喜欢用平等对话的态度和方式来讨论问题。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比较直接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现实指导性,能在思想上为学生指点迷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邓小平理论的特点,坚持启发讲授、双向交流,灵活运用讨论式、问答式、质疑式、演讲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表现的机会,达
6、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头脑”的目标。3以“三进”原则指导教学,落实党的决策。让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保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使思想政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这种方式,最终达到用这一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的效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立场和政治方向。4围绕“系统工程”原则组织教学。搞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项系统工
7、程,我们需要抓的工作很多:既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真正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且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又要改进教学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对待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等。但是,不论抓哪项工作,有一个指导思想必须贯穿到“三进”工程的各项工作中,就是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教育同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社会主义的正气始终占领高等学校这块思想理论的阵地。5加强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和学术活动管理。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
8、还需要加强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和学术活动管理。学术研究没有禁区,可以在“双百方针”下,平等讨论,相互交流,但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纪律,在涉及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等重大问题上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分清是非。同时,对大学生课外的学术活动也要加强管理。警惕和防止有人利用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散布错误观点的讲台,作为煽动某种不正常情绪的场所。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课堂和学术活动永远是讲授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永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二)课程教学改革我院重视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在大专部分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学院选配精干的任课教师队伍,统一组织讲稿,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坚持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核制度;教学效果的期末报告等制度。院长李伟和院党委副书记田淑卿不仅参加集体备课、听课活动,还亲自上第一讲。在教学手段上,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了设置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研究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不再仅限于“纸上谈兵”,而变得形象、生动、感人,全方位、多层次地落实教育目标。在教学模式上,一年来的教学改革,基本形成了 “三合、两入、一透”的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门课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第一门课,是高校
10、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崭新的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 2006 级高校新生开设的又一门新课程,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它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
11、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形势与政策: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一门宣传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课程,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内容上,坚持 “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提取出最适合当前形势发展、学生最想了解的问题作为讲课的内容及时提供给学生。近年来进行了 “走过心理适应期”、“就业形势”、“纪念建党 80 周年” 、“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长征精神”等专题讲座,
12、体现“快”与“活”的特点,灵活多样、深入浅出、清新活泼,使学生喜闻乐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时事快餐”。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达到很高,对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三、经验总结(一)完善新的教学模式为强调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研室继续探索、完善新的教学模式,重点实践“三合、两入、一透”新的教学模式:1“三合”即指三个结合,教学与学生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与社会
13、实践结合。首先,教学与学生相结合。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是热爱学生、了解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答学生关心的各种问题,使教学能最大限度的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其次,教学要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对校情、市情、区情、国情、世情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为此,要加大信息量的储备和捕捉。征订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贴近的报刊杂志,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了解最新的信息动态。再次,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仍然是主要阵地,一方面加强多媒体课件教学,另一方面搞好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扩大学生信息量、知识量。社会调研方法是“请进来,走出去”。拟准备请兄弟
14、院校有关专家或市委讲师团成员到我校做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到有关单位参观考察并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062007 年分批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参观学习,以开阔眼界、充实教师的教学积累。2“两入”指确定教师的教案要入情入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的既有“大道理”,也有“小道理”,若能做到寓理于情,入情入理,情理交融,通情达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并使这种教育在内心深处发生作用,产生效果。亦即入情才能入耳,入理才能入脑,入脑才能见效。 3“一透”指加强课堂活动。课堂教学中不面面具到,着力讲深讲透每一节课的重
15、点问题。知识是传播真理的媒介,知识也是触发思想的火石。一旦化入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使做人的道理随着业务知识的讲授而进入学生的心灵,教书的过程自然也就成了育人的过程。上述教学新模式的结构:“三合”侧重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创新,“两入”是教师备课时教案的要求,“一透”是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二)与时俱进的教学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容易,而要让课堂内容真正进大学生头脑尤其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从未放松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时俱进的教学,一直在摸索更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契合点。 主要做法是:1着力讲深讲透一个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些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很
16、多基本理论和思想都已教授过,如果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在深度、广度、时代性上有所突破,势必难有吸引力。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应对,授课时不面面俱到,着力讲深讲透一个问题。与时俱进,结合时政,学生听课明显更专注。这种做法,大受学生欢迎。2引入新手段。调动一切手段和资源,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精彩起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常规手段,声音、图像、文字三结合,大大增强了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一改单向灌输,开起大学生论坛,互动式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部分堂课让学生上台,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台下老师、同学提问、切磋。一位学生说,“真理
17、越辩越明,互动论坛常常让我的思想境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3积极开展个体咨询。个体咨询是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采取与学生个别沟通的方式,给学生答疑解惑,解决个别学生问题的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很多教师通过在课下时间与学生直接面谈、在电话中进行交流、通过书信或邮件方式进行沟通、在 QQ 上留言或人机对面聊天等方式及时地帮助学生化解其内心困惑,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现实的学习及生活。同时,教师坚持对学生进行个体咨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4改变考试制 考试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评
18、价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教学改革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缺乏行之有效的机制,常常出现一种现象:平时上课人头寥寥,考前复习人头攒动,抄抄背背,就能拿个好成绩。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认真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应改革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试形式。可把主观题、社会实践题目放在平时。平时考试应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的表现、小组辩论、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综合考察及上课出勤率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注重考试方式的多样化(有开卷、闭卷、口试、动手实践等)和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内容要能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从这三个维度去命题)。
19、在实践中了改革考试内容和分值,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课考核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分配:平时操行 20%;出勤 20%;卷面成绩:60%。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外,还包括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后所内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内容应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及社会实践部分。客观题应重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此部分应不超过总分数 40。主观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此部分应不超过总分数的 20-30。考试应增加社会实践部分内容,以考核学生认识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此部分应占总分比例 20左右。当然,新考核方式是否科学有效,还需要更多测试和改进,既防止因过于规范而导致死板,又避免因过于灵活而导致失控,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