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护理部 2016-7-4,与大家学习交流的内容简介,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静脉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 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静脉套管针又称为静脉留置针.它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目前市场上的留置针种类有哪些?,开放式 普通型 常规留置针(Angiocach/Insyte)药壶留置针防针刺伤型 Autoguard Insyte封闭式 普通型 头皮式留置针(Intima-II)整体型留置针(Intima)防针刺伤型 安全型留置针(Saf-T-Int
2、ima/飞玛),封闭式留置针,普通型,安全型,穿刺工具的种类,外周静脉输液工具 头皮钢针套管针中等长度导管中心静脉输液工具 锁骨下静脉导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 隧道导管植入港,留置针的部件组成,肝素帽,针柄,导管,延长管,针尖,白色隔离塞,小夹子,留置针各型号在医院的使用 ?,型号的临床选择,国际型号与国内型号的比较,静脉留置针参数与适应范围,留置针的使用,适用范围: 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内分泌) 注入造影剂,留置针的使用,选择静脉粗细和导管的型号应考虑 所选择的静脉能够满足输液
3、的要求并有足够的边侧血流稀释,临床实践证明的24 G套管针进入血管后 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摩擦,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 时间。传统的静脉输液教学中关于静脉输液血管的选择是:从远端到近端,从小血管到大血管。 现在,人们选择血管与输液工具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病情、疗程的长短、输液的速度、药物的特 性等选择不同的血管及不同的穿刺工具。 穿刺部位选择: 穿刺部位的选择应从上肢远端的血管开始;从非惯用手臂开始;应该避开肢体关节、触诊疼痛区域;成 年人下肢静脉不应作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最佳静脉选择: 1.柔软而富有弹性且较直的静脉 成人:可选择上肢的背
4、面和桡侧面的静脉 新生儿和儿童:可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等 2. 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不易滑动 3. 有完整、弹性好的皮肤支持外周静脉短导管(套管针)的选择 静脉输液新理念钢针“零容忍”。,留置针的使用,穿刺限制: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手臂 动静脉瘘 疤痕静脉 静脉完整性受损 皮肤完整性受损,留置针的使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静脉0.5-0.6mm 近侧指尖关节静脉0.8-1mm 拇指静脉1.8mm,套管针的外径,套管针型号的选择流速,静脉留置针穿刺及护理评分标准解读,考核点 患者告知5部分:操作前评估、穿刺后、封管前、封管后、拔管后 核对点5个:评估前、输液前、穿刺后、冲封管前、拔针前
5、 洗手4时机:准备用物前、穿刺后、封管后、拔针后 无菌意识 关怀意识 正压封管,准备工作,1着装整齐。 2核对医嘱,抄输液卡。 3评估: (l)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及排便情况。向患者解释并取得患者配合。 (2)评估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情况。备输液架。 4洗手,戴口罩。 5备物:治疗盘、碘伏、棉签、弯盘、胶布、输液器、压脉带、冲封管器具、外周静脉留置针、无菌贴膜、输液卡,按医嘱备药物,酌情备网套。,实施,1核对医嘱,药品,输液器材等。 2启瓶,消毒,加药,插输液器。 3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取舒适体位。 4挂瓶,排气,液体排在弯盘里小于3滴。 5选择血管,进针点上方10cm系压脉带。 6消
6、毒,直径范围不小于8cm,充分待干。准备无菌透明敷料贴和胶布。 7取出留置针,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或将螺口输液器直接连接分隔膜接头,再次排气。 8去除护针帽,左右转动针芯。 9绷紧皮肤,以15-30度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10度再进针2-3mm,将针芯后撤少许使针尖退至导管内。 10持导管座将导管与针芯全部送入血管。 l1松开压脉带,打开调速器。 12持针翼座末端撤出针芯,直至安全保护装置激活并脱离导管座,将带保护装置的针芯丢弃在锐器盒内。 13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料贴将导管座作封闭式固定,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记录日期并签名。 14根据病情和药物调速,输液卡
7、签名。 15冲管,生理盐水3-5毫升脉冲式轻柔冲管。 16封管 (1)肝素帽连接:将剩余的0.5-1毫升生理盐水采取正压手法,边推液边拔出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靠近针座处,夹紧小夹子。 (2)无针接头连接:先靠近针座处夹惊小夹子,再移除冲洗注射器。 17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8整理用物,分类处理。 19洗手,记录。,质量评价,1交流用语规范、自然、针对性强。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无菌观念强。 4操作流程熟练,动作规范,一次穿刺成功。 5完成时间:12分钟。,留置针使用的注意点,一、优先选择非惯用手。 二、留置针取出,完全打开包装。连接留置针,排气,液体充满肝素帽。 三、
8、扎止血带,穿刺点上方10cm ,避免跨越穿刺区 。 时间2min 时间过长导致静脉过度 膨胀,使静脉挛缩。 四、消毒面积8x8cm,用力摩,自然风干。皮肤消毒未待干,可导致化学性静脉炎, 影响 消毒效果致细菌性静脉炎。 五、15-30度角直刺静脉, 角度过小致损伤性静脉炎。 六、送导管的方法:A:后撤针芯0.2cm,将导管和针芯全部送入血管。B:一手固定针芯,一手将外套管慢慢向前移动,直至全部送静脉内。七、三松: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打开调节器(调节器不可全开)八、一旦针芯撤出,不得再次插入九、固定 以穿测点为中心无缝隙固定, 延长管U型固定,肝素帽高于导管尖端水平,且与 血管平行 ,敷贴要将
9、白色隔离塞完全覆盖。十、记录三项信息:穿刺日期、时间、操作者,标签不要被覆盖、遮挡,不要覆盖穿刺点。,30o,留置针使用的注意点,十一、冲封管: 以10ml注射器,抽取留置针容量2倍的生理盐水,现抽 现用。撤去输液器,消毒肝素帽两次,待干 ,仅将针尖斜面刺入肝素 帽内,脉冲式冲管。拿捏输液接头一端,等待冲管液剩余小于1ml时, 迅速将延长管推至输液夹底部,夹紧,输液夹尽可能靠近针座处。,留置针使用的注意点,冲洗注射器的应选择对导管产生较小压强型号。 标准的3ml注射器产生的压强=55 p.s.l,标准的10ml注射器 产生的压强=19.75 p.s.l,建议使用10ml管径的注射器用于 冲封管
10、。 冲管溶液量首选单次使用的小剂量装&预充式注射器;最小 剂量要求:管腔内容积的2倍;PICC(4Fr)+延长装置容积*2=2.66ml;外周留置针容积(20G)*2=2.20ml; 对于采血或者输血而言,可能需要更大的容量的冲洗液。,冲管的方法,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等渗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旋涡,有利于把附着在导管和血管壁的残留药液冲洗干净。,留置针使用的注意点,留置针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使用静脉留置针连接输液器或输血器务必压住针前端,以防止静脉因吸气产生负压引起气栓,也可避免将管带出静脉。 封管液可选用肝素
11、液或生理盐水,12500单位肝素加入250毫升盐水,肝素液浓度在10U/ml-100U/ml范围内,一般都是安全的。 留置针一般3-5ML封管。以脉冲正压式注入,当最后剩余0. 51ml 液体时,边推注注射器的活塞边撤出注射器,即正压封管。生理盐水封管对肝素过敏者,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者,严重高血压及手术后病人起到了保护作用。,留置针使用的注意点,十二、敷料的更换 1、患者教育 :嘱敷料勿沾水,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变得潮湿卷边、有渗出血液、存在穿刺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时,应立即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和更换敷料。 2、透明敷料贴应该每5-7天更换1次,透明敷料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纱布敷料,
12、应该每2天更换1次。 3、每天应透过完整的敷料仔细观察或者触摸导管与皮肤连接处有无触痛。 十三、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我国尚没有统一标准,一般以34天为宜,有的 报道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太长可导致套管针 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 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十四、在留置期间,穿刺侧肢体可以进行适当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 下垂。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护士。,留置针使用的注意点,十四、拔出留置针 ,顺血管走行按压 ,确认导管完整性及有无回血。,自我评估,1.穿刺护士是否接受过专门的培训?
13、2.血管的选择及穿刺部位的选择是否恰当? 3.是否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进行穿刺? 4.是否选择合适的型号的套管针进行穿刺? 5.穿刺时有无损伤血管的外膜和内膜? 6.是否严格无菌操作? 7.是否用无菌敷贴固定 8.是否正压封管? 9.保留时间是否过长? 10.是否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 11.是否合理用药? 12.拔针后是否做针眼的护理?,安全注射管理制度,一、WHO对安全注射定义: 安全注射(Safe injection)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其安全特点是:1、患者安全2、对医务人员安全3、对环境安全 二、安全注射具
14、体要求 1、所有用于注射的器具必须达到灭菌要求,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2、无菌操作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两前三后”手卫生指症。 3、杜绝滥用注射,凡是口服可以收到效果的就不要注射,能够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必须静脉注射的应尽量减少注射次数,应尽量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以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 4、使用后的注射器应正确处理,拔除的针头做到立即就地分类,禁止双手回帽针头,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注意力应集中,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5、注射器不得随意丢弃,所有医疗废物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有专人回收,接受实行双签名。 阻断院感注射传播,
15、让注射更安全!,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一、内部环境因素 (一)护士长的原因: 1、相关的制度不完善。 2、监督执行力度不够。 3、全体人员参与管理意识不够。 4、护理岗位流程有漏洞或不健全。 5、对护理人员培训不足。 6、不安全因素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 7、护理管理活动中,后勤部分不协调或者不支持,导致管理者工作繁琐。,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二)护士的原因: 1、缺乏责任心。 2、技术水平差。 3、服务态度差。 4、重技术轻沟通。 5、护士的慎独精神较差,随意简化流程。 6、查对制度执行不严。,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二)护士的原因: 7、操作技术不规范。 8、输液安全意识
16、淡薄。 9、医嘱执行不力:医嘱书写错误而未及时纠正;随意执行口头医嘱;未按要求在输液卡上签名;签注的时间与实际的时间不符。 10、随意更换药物输注的顺序。 11、未按所输注药物的半衰期及药物作用机理调整滴数。,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一、内部环境因素 (二)护士的原因: 12、抽血过多、过少,血液凝固、溶血。 13、对专科用药的作用、副作用、危害认识不足。 14、配制药物时随意减少液体量。 15、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并发症。 16、知识经验不足,对输液反应的危害、异常情况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17、没有充分的告知。,输液相关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一、内部环境因素 (三)患者的原因 1、病
17、人及家属对输液知识不了解,离开病房输液。 2、病人及家属对输液过快或过慢的危害或效果认识不足。,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护士长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作用,管理就是要知人善用,一、护士长首先要用好自己。 (一)自身的管理 1、了解自己:知识结构、技术能力、威信 2、提升自己:8小时以外的学习 (二)把自己作为一名培训师 1、扎实理论和操作功底 2、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 3、总结传授护理实践经验,指导临床。 (三)把自己作为一名冲突的管理者 1、不仅仅作为一名信息的传达者,应重视护患沟通。 2、对上级下达的任务和目标、制度政策能够正确领悟,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护理人员。,管理就是要知人善用,二
18、、加强对护士的管理 (一)了解护士 1、护士的结构 2、护士的心理 3、护士的能力 4、护士的潜力 5、护士的状态 (二)提升护士综合素质 1、组织讨论院内外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 2、合理排班 3、学习法律法规:以法行护。 4、培训:仪器、新技术、新理论 5、鼓励业务学习 (三)加强实习护士的管理 1、了解实习时间 2、知识结构 3、信任程度:能力如何 4、所到过科室 5、带教老师,三、加强对病人的管理:1、重点管理对象:儿童、新生儿、老人、危重病人、大手术后、抢救病人、急诊病人。2、陪护的管理 四、加强对四新要素管理:新人(医生、护士、病人、实习生)、新物品、新知识、新规定。,管理就是要知人
19、善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一、建立健全输液管理制度 1、建立输液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和处理预案:外渗、错输、漏输、不良反应等。 2、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并落实:是避免差错最重要的措施,其中落实是关键。,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海恩法则: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 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 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 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强调两点: 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 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一、建立健全输液管理
20、制度 建立静脉治疗的规范和流程。 A、双人核对医嘱 B、执行者准备药液三次核对一次签名。准备液体时、加药前、加药后核对,最后一步签全名。 C、执行者执行床旁十步查对法: 查对患者身份查对床号 查对药品及药液质量查对浓度 查对剂量查对有效期 查对给药时间查对给药途径 执行操作中穿刺前查对 操作后查对并签全名,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二、穿刺工具的选择 1、合理选择穿刺工具的类型 2、穿刺工具材料的选择。 3、穿刺工具型号的选择。选择的原则必须保证患者安全!必须保证护士安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三、穿刺部位的评估 穿刺前认真选择静脉是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静脉治疗预后良好的成功起点。,静脉输液
21、的安全管理措施,四、输液环境的管理:环境清洁、少污染、减少人员的走动。有条件的做好环境的净化和消毒。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士要衣帽整洁、戴口罩操作。 1.把好加药关。 2.输液前洗手。 3.提高穿刺成功率。 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不成功而反复穿刺、回拉极易造成污染或静脉炎,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有的医院提出“一针成功,避免两针,杜绝三针”的口号, 要求护士苦练基本功。,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4.一人一带一巾一用一消毒 静脉输液用的止血带和垫巾也是造成输液污染的重要原因,如果反复使用不加以消毒灭菌,也是一大隐患。 5.正确覆盖穿刺针眼。静脉穿刺成功后针眼
22、要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覆盖,不使针梗或针眼暴露。一次性输液贴的广泛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6.保持输液治疗盘的清洁,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六、培养护士慎独的工作修养。 慎独是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的情操。在药疗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护士个体独立承担药疗任务,别人很难监督,患者也很难了解,这就需要慎独。慎独精神的培养:自觉地学习和实践以及医德教育的作用。 加强巡视,观察用药后反应。护士必须按时巡视病房,认真倾听病人主诉,准确判断输液故障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七、加强护士的培训 1、加强基础知识的培训 2、加强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
23、。 3、加强护士安全输液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培训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方法等。,七、加强护士的培训,加强护士安全输液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穿刺是否一次成功,护士是否加错药、输错药是患者最关注的输液安全问题。 (2)各个环节的院感管理监控重点是操作过程中无菌原则的遵守、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输液结束后用物的规范处置等。 (3)护士静脉输液中的职业防护教育和管理。 对于护理文书值得大家都思考的几句话: 1、护理记录涉及护士执业安全。“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纠纷时,病历是唯一被法庭接受的文件。” 2、护理记录上的每个字都是责任,每句话都是证据! 3、如果某事没
24、有被记录即没有发生!,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八、学习药物知识 1、常用药物:药理知识、商品名、化学名。 2、新药、特殊药:作用机制、给药方法、注意事项。 3、根据药物性质和说明选择适宜的溶媒。 4、严格执行医嘱和用药间隔时间。 5、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 6、熟悉特殊患者的用药特点和原则:老人、小儿。 7、掌握药物正确的计算方法。 8、掌握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防止配伍禁忌不清,发生不良反应。,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九、加强输液微粒的管理 (一)输液微粒种类和来源 (二)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三)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九、加强输液微粒的管理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
25、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um,少数较大的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um,输入溶液中的微粒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因此,可由此判断液体的质量。,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九、加强输液微粒的管理 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 1.药液生产制作工艺不完善。 2.溶液瓶、橡胶塞不洁净,玻璃瓶内壁和橡胶塞被药液浸泡腐蚀剥脱形成输液微粒。 3.输液器及加药的注射器不洁净。 4.输液环境不洁净,切割安瓿,开瓶塞,加药时反复穿刺橡胶塞导致橡胶塞撕裂等。 5.开放性输液污染。,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三)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 : 1、制剂生产方面 ,严把制剂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确保药液质量。 2、输液操作方面 (1)治
26、疗室内及病房内空气洁净。操作前,避免扫床、扫地等,减少人员流动。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带空气净化系统的静脉输液配置中心和净化病房。目前已有医院采取百级净化工作台净化空气,滤过空气中的尘粒,以减少微粒污染。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者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三)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 : 2、输液操作方面 (3)输液配置前认真检查液体的质量。 (4)正确配制药液,合理配伍。 (5)合理选择输液器以减少污染的机会。 (6)在穿刺不成功时应更换针头,否则可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带入静脉。,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一般静脉输液治疗
27、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1、输液前的健康教育 2、输液中的健康教育 3、输液后的健康教育,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1、输液前的健康教育 (1)介绍输液的目的 (2)交代病人输液前的准备工作 (3)穿衣指导 (4)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选择血管和保护血管的重要性。 (5)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处理原则,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并积极配合治疗。,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1、输液前的健康教育 (6)输液时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7)对
28、化疗病人家属讲解化疗方案以及毒性反应及副作用。 (8)向病人家属说明外周输注化疗药物的风险,建议病人尽量选择中心静脉化疗。 (9)教会家属观察化疗过程中及时发现渗漏的临床表现。 (10)鼓励病人及家属提问以消除疑问。 (11)动态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安慰、疏导。,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2、输液中的健康教育 穿刺时,告诉病人如何配合。 告诉病人及家属输液过程中不要自行调节滴速。 告诉病人及家属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注意事项。 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病情的观察。 有无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相关的病情
29、观察指导。 留意输液瓶中的液体,快滴完时按铃呼叫。 输液瓶中如发现液体中有絮状物、浑浊或结晶等,请立即关闭调速器并按铃。 发现滴速太快或太慢,请立即按铃呼叫。,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2、输液中的健康教育 (5)为防止针头移位或滑脱,不要随意活动输液部位的肢体。 (6)如输液泵、注射泵等仪器报警时,不能自行按仪器的按钮,应按铃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7)化疗中,指导预防化疗药物渗出的措施,如穿刺部位制动,遵守护士调好的速度输液,输注部位的观察,有红肿疼痛和烧灼感及时报告。 (8)如化疗药物外渗,不能自行热敷,应听取护士的指导。
30、 (9)维持点滴顺畅,勿折叠扭曲输液管。,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一)一般静脉输液治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3、输液后的健康教育 (1)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拔针后的处理。 (2)不要在局部揉擦,以防皮下淤血。 (3)如局部肿胀起包,一般会自行吸收,可于第2天用温热毛巾热敷。 (4)不要在拔针后马上热敷。 (5)化疗后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或洗澡。 (6)拔针后,不要突然起身或变换体位,以防意外发生。 (7)交代病人注意观察是否会出现输液后的不良反应,如有发现应及时告知告知护士。,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二)输液中使用特殊药物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健
31、康教 (三)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如儿童、老年人 主要是儿童、老年病人、意识障碍、不合作的病人,要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输液安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四)静脉输液中使用各种血管通路器材病人的健康教育 1、病人留置外周静脉通路器材的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静脉套管针适用于输液外周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以34天为宜,有的报道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需要盐水或肝素封管。 (2)套管针只能输注等渗或接近等渗液的液体。 (3)告知病人留置期间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一般敷料应23天更换,如有卷曲、松动、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4)注
32、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护士处理。 (5)套管针所在肢体不宜携重物及用力活动,不宜长时间下垂。,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四)静脉输液中使用各种血管通路器材病人的健康教育 2、留置中心静脉输液器材的健康教育。 (1)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健康教 (2)CVC病人的健康教育 (3)隧道型中心静脉导管(TCVC)的健康教育 (4)置入输液港病人的健康教育,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形式: 1、个别指导 2、集体讲解 3、印刷资料 4、板报或宣传栏 5、音像教材 6、病人互动,现身说法,静脉输液的安
33、全管理措施,十一、静脉输液反应的管理 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 1、发生原因 (1)无菌操作不严格。 (2)药液过酸或过碱。 (3)输入高渗液体。 (4)由于较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 (5)刺激性较大的药液如抗癌药物短时间内大量进入血管。 (6)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输入。,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 2.静脉炎的分级 按INS的标准,静脉炎分五级。 (1)0级:没有症状。 (2)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有疼痛。 (3)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4)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
34、状的静脉。 (5)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有脓液渗出。,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 3.静脉炎的临床分型 (1)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2)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3)坏死型:沿静脉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肤肌层。 (4)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 4.静脉炎的症状 (1)沿着静脉血管走向的疼痛。 (2)沿着静脉血管走向的压痛。 (3)沿着静脉血管走向
35、可以看到红色的条痕。 (4)注射部位周围的皮肤颜色改变。 (5)触摸时感到温热。 (6)可有体温上升的情形。 (7)肢体肿胀。,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5、静脉炎的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 (1)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或头皮针。 (2)选择合适的血管和合理使用血管。,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静脉输液局部的并发症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5、静脉炎的预防 (3)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4)根据药物理化性质、病情、年龄和治疗要求调节输液速度。,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
36、 5、静脉炎的预防 (5)在输液过程中从各个具体操作环节防止静脉输液污染。 (6)采用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 (7)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 (8)输液静脉局部涂药以促进血管损伤的修复。 (9)使用恒温器进行恒温输液。 (10)加强健康教育。,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一)静脉炎的处理 处理方法:如果发生静脉炎, 1.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制动。 2.根据情况局部进行处理。 (1)局部涂擦喜疗妥(2)用50%MgSO4行热敷(3)中药治疗 (4)95%或75%酒精湿热敷(5)局部超短波理疗。 (6)仙人掌、芦荟或马铃薯片外敷法。 (7)冷敷:主要用于
37、抗肿瘤药物及对组织有强烈刺激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或外渗治疗,局部还可使用封闭治疗。 (8)对已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创面,应及时换药及抗感染、局部氧疗等综合治疗。,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局部并发症的处理(二)输液渗漏的处理:渗出、外渗 渗出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二)输液渗漏的处理 1、发生原因 (1)针头脱出 针头移动,不在血管内进入皮下组织中造成局部水肿。 病人过度活动针头的柄部或蝶翼部位未加以适当地固定 进行静脉注射时针头斜面穿透了静脉血管的后壁。 针头放置在肢体屈
38、曲的部位。 (2)局部静脉内压增高静脉痉挛血管硬化局部静脉炎或静脉血栓输液过快 (3)药物因素 高渗性溶液阳离子溶液碱性溶液缩血管药物化疗药物,2、渗出的分级,按照INS的标准,渗出分为5级。 (1)0级:没有症状。 (2)1级:皮肤苍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接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4)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疼痛。 (5)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15cm,
39、循环障碍,中到重度程度疼痛,任何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渗出。腐蚀性药物渗出在渗出分级中属于4级。,3.临床症状:,(1)患部肿胀。 (2)点滴溶液时无法依照所设定的滴速滴注。 (3)病人可能会主诉患部有疼痛的感觉。 (4)渗漏部位周围皮肤的温度低于其他部位的温度。 (5)渗漏药液的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 a.高渗性药物; b.碱性药物渗漏; c.细胞毒性药物外渗。 药物渗漏性损伤的表现还包括一些较为严重的合并症。,4、输液外渗的处理方法,(1)立即停止输入。 (2)局部行封闭治疗。(3)、封闭后采取冷敷或冰敷。 (4)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置20一30厘米。 (5)解毒剂的应用。
40、(6)33%硫酸镁湿敷;75%乙醇湿敷;2%利多卡因湿敷。 (7)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功能。云南白药外敷;鲜芦荟汁外敷;芒硝外敷。 (8)2%利多卡因加6-542外涂。海普林软膏或美宝软膏或如意金黄散软膏外涂。 (9)硝酸甘油皮肤贴剂:使血管持续扩张,解除血管痉挛。 (10)理疗。,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十二、输液局部并发症的处理 (三)血肿 (四)胶带灼伤 1.发生原因 1.发生原因 2.症状 2.症状 3.预防 3.预防 4.处理 4.处理,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措施,(五)注射部位感染(六)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2.症状 (1)手指感到麻木。(2)手感到麻木。(3)手臂感到麻木。(4)肢体有刺痛感。(5)相应关节功能受限。 (6)穿刺血管时病人感到剧痛,难以忍受,过后出现神经支配相应部位的麻木、无力、功能障碍等外周神经受损的症状。 3.预防,谢 谢 您 的 关 注!,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