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盐城市南洋中学 王健教学分析:学习者分析:高一学生性格渐趋稳重,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对信息已经具备一定感性认识,且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但对相关概念缺乏系统提炼和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起始课,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开篇,教材重点讲解了“丰富多彩的信息” 、 “信息的一般特征” 。引导学生认识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信息,感受学科价值,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
2、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基本特征。难点:分析与鉴别信息的各种特征。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危机一刻投影显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群游客正在中国南海的一艘游轮上享受假日的美好时光,突然游轮出现了故障开始慢慢下沉,游轮发
3、出求救信号,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死亡向船上的每一人逼近,绝望之中”2教师提问:“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假设:你身在其中,你会怎么做呢?”学生表现:有的在犹豫不决,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坐上救生圈设计意图:故事中的手机传递的信息是宝贵的,它挽救了众多生命。让学生立即感受到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地引起后面的学习。2古代信息,感人至深投影展示古人使用“信息”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牧在寄远诗中写道“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李中的叶暮春怀故人中也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宋代李清照则发出“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的感叹。师
4、:在李清照的心中,来自家乡的信息比珍贵的隋珠与和璧的价值更高。那在古人的文章里, “信息”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因为信息能够带来家人的问候与平安的消息,所以,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对“信息”充满了企盼,现在“信息”一词有着比古代更为丰富的含义,从而让学生产生了继续了解信息的积极性。3、情景模拟,激情导入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 1000 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
5、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 2 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分别为: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教师活动: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指出三组答案中没有一个理想答案。部分学生在教师分析完答案后就在下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钢刀、打火机、指南针。教师再进一步提示,打火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能源会用完;第二,会受潮。所以,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3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跟能量学生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
6、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上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但缺乏信息又将会怎样呢?引出第3 环节。4、现代信息,无处不在导入身边的信息:1、清晨,闹钟响(播放闹钟声音) 。2、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获取了与今天天气有关的信息,便可决定今天需要穿多少衣服,出门是否带雨具。 (播放收音广播)3、上学路上,看到交通信号灯,它控制了行人和车辆的停止和行走。4、到学校后,在教室学习、在图书馆看书、在电脑房上网,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学到了许多知识。5、回到家,欣赏电视节目,和家人交流,也在不断地获取信息。 (展示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信息,也许学生根本没注意到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就是“
7、信息” ,这个情景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信息的存在,而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同时认识到是人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是无法缺少它的。【思考操练测试反馈一】学生根据自己一天活动所接触到的信息,按照下表,用 5 分钟的时间填写。表 1 我一天所接触的信息时间 事件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载体清晨 听到闹铃声起 床 时间到了该起床了 铃声 声音清晨 打开收音机收 听天气预报 获取了今天的天气情况 播音 声音中午 看盐城晚报 了解了今天盐城新闻 文字、图像 报刊晚上 欣赏电视节目 知道了所看节目的内容 和情节 文字、声音、图 像、动画 多媒体设备 设计意图:到此最终是得出对信息的含义的理解。
8、对信息的定义,不同的领域4和人群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这些分析和描述,可以检测反馈学生对信息含义的理解,从而建立起对信息比较全面的认识。5、拓展训练,协同探讨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关于描述信息的各个特征的例子: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如:田忌赛马的故事。B真假难辨。例如:孙膑“ 减灶退敌”的故事。C老黄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D一传十、十传百。 例如:一条精彩的祝福短信,从一部手机中传送到成千上百部手机上。E玉不琢,不成器。 例如: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先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描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然后 3 人一组,选择 23 项过分析与概括,深入了解信息的
9、某种特征。学生带着问题上网学习,各学习小组内部可进行相互讨论,以最快速度从网上收集资料,并加工取舍,最后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引导思路,让学生对照问题主动上网求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展示,测试反馈二】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例子,边演示边讲解分析自己搜集的例子描述的是信息的什么特征,以表 2 的形式显示。表 2 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征 实 例传递性 好事传千里。例如:一条精彩的祝福短信,从一部手机中传送到成千上百部手机上。 民主讨论: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体现民主意识,不要笑话或蔑视那些“愚蠢的错误” ,而要宽容“幼稚” ,鼓励申辩;还要体现专业风范,以理服人。设计意图:检测反馈所学知识,学生可即时了解练习结果的正误并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纠正,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