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摄录,第一节 媒介所有权的经济内涵和政治意义 一、媒介所有权的经济内涵和政治意义 研究媒介的所有权,必须把握媒介最基本的属性,即它是一个社会的信息沟通渠 道,同时也是政治控制的工具。,在客观上,对媒介所有权的分配,会导致对媒介 控制权的分配,进而导致对媒介所拥有的政治权利的分配。马克思主义的传媒理 论和传媒制度,就是建立在把传播权利的分配看成是政治权利的分配这样一个分析基础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列宁建立了苏维埃式的传播制度。,二、媒介制度的基本类型 四种媒介制度:以“自由主义 理论”为基础的媒介制度以“社会责任论”为基础的媒介制度以“集权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媒介制度以“苏联共
2、产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媒介制度,三、当代世界主要的媒介所有制类型 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 公共所有制劳动集体所有制 政党所有制,股份制报团(传媒集团)所有制 私人所有制,第二节 集团化: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和垄断,一、媒介的兼并和垄断传播方式是由一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技术特征决定的。现代大众传 媒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方式相类似,都具有大规模生产(复制)、连续性、标准化的特点。,二、我国媒介业兼并和垄断的特殊性 1.市场准入与行政垄断广电业目前还存在着在行政准入基础上的“行政垄断”。特征是:按照行政区域,存在交叉覆盖的地域性垄断,2.我国的报业兼并和报业集团化 我国报业兼并的缘起我国的报
3、业集团化我国报业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 社会主义传媒制度的起源和特性,我国的社会主义传媒制度,源自苏联的报刊出版制度和实践,而其理论渊源,来自列宁的出版自由理论,而列宁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类自由的思想,一、人类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在出版自由这个人类自由的基础领域,马克思认为,否认出版自由就意味着否认人类自由 ,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书报检查制度,一方面批判商业行为对出版自由的“扼 杀”。马克思指出:“出版的最主要的自由就在于不要成为一种行业”,二、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自由的思想, 并使之制度化列宁对于实现人民自由权利的实质保障尤为重视列宁反对把出
4、版活动变成一种私营商业,在列宁的指导下,建立了报刊出版资源国有化的制度列宁努力保障人民的出版自由及发表意见的权利列宁和苏维埃政权不承诺给予所有人出版自由,三、苏维埃国家报刊出版制度的特征斯大林时代,在计划经济基础上,以列宁所提出、斯大林曾多次重申的原则 为指导,形成了苏维埃国家的报刊出版制度和新闻传播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征:社会主义报刊(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社会主义报刊(新闻媒介)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社会主义报刊(新闻媒介)是非营利事业,社会主义报刊(新闻媒介)要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 者使用社会主义报刊(新闻媒介)要遵从党性原则社会主义报刊(新闻媒
5、介)形成了以执政党的领导为主的控制、监督,第四节 我国传媒制度及其变革,我国的传媒制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全面学习、移植苏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背景下,在继承中国共产党的办报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我国传媒制度与苏联的传媒制度具有高度一致性 我国传媒制度的初始形态与苏联的相应制度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一方面是由于新中国与苏联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的同构性;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在这一领域主动全面学习、移植苏联制度的结果。,二、我国传媒制度的变革 传媒产业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传媒的经济属性趋向于承认新闻传媒的经营活动是企业行为在继续实行传媒资源的行政性分配制度的同
6、时,要求行政权力退出传媒经营领域,坚持对于传媒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但尺度开始松动 在新闻媒介的布局与结构上,力图通过集团化来加以调整,以改变我国新闻单位“规模小、数量多、结构散、管理乱”的状况 允许传媒机构跨媒介、跨地区经营,推动传媒机构面向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做大做强推动传媒机构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增强活力对传媒业的财税政策逐步企业化,政策优惠趋于减少在传媒业与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关系上,尚没有确定较为明确的产业政 策,作为处理各方利益关系的指导方针,第五节 我国传媒业的产权制度及其变革,一、传统传媒制度的产权安排我国各报纸出版机构的正式登记资料均显示,它们是“全民所有制” 报纸出版机构的主管、主办单位,只拥有对于报纸资产的管理权和使 用权,而没有获益权,二、我国传媒业对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中外合资形式政府主导的股份制改造 主要创办者个人和员工集资参股形式 职工入股,租赁经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