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师说复习讲义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现河南南阳),世称“ 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选自他的昌黎先生集 唐代古文运动:唐代中叶散文领域的一次革新运动,以反对六朝以来浮艳的骈丽文风,恢复先秦两汉等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韩愈、柳宗元等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经过二百多年,终于恢复了“文以载道”、 “言之有物”的传统,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说”:
2、“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师说 、 马说 、 黄生借书说等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 (人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六艺: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六艺:六种技术和技能,礼、乐、书、数、射、御梳理课文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师说第二段文字运用论证方法: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
3、“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注音愚( )句读( ) 谀( ) 经传( ) 郯( ) 苌( )聃( ) 蟠( ) 多音字辨析 读:du (句读) 相:xing(相互) 传:zhun(经传) d(读书) x ing(丞相) chun(传说)文言积累一、虚词1.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
4、当于“于”,前一个是“在” 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 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 连用,译为“唉”)2.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2(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 连用, 表陈述语气)3. 之来(1)古之学者必有师
5、(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来(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
6、指代李蟠)源:学4.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学于余(介词,向,跟)6.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
7、,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二、实词1. 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通“逗”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3)或师焉,或不焉(通“否”不从师)2. 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今(表结果的连词)古(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 今(传播宗教思想)3.吾从而师之 古(跟从并且) 今(表结果、目的的连词)4.无长无少 古(无论)今(没有) 5.今之众人 古(一般的人)今(大
8、众)6.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古(表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结果)7.小学而大遗 古(指小的方面学习)今(学制的初阶阶段)8.师不必贤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3一词多义(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9、(形容词,糊涂)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4指出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三、判断文言句式1. 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
10、存也2. 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从(之)而师之3. 变式句(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4被动句(1)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四、重点字词解释1学者:求学的人。 3受:通“授”。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5人非生而知之者: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
11、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其,那,指示代词。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8从而师之:跟随(他),拜他为老师。师之,既以之为师。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庸,岂,表示 反问的语气。410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11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13 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1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聪明人更加聪明,愚
12、蠢的人更加愚蠢。16 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18 句读(du 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19 或师焉,或不(f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 “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 。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 20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遗忘了。21 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
13、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2 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24 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感到耻辱。25 谀(y 于):奉承、谄媚。 26复:恢复。27 君子:古代“君子” 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28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29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
14、,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30 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1 郯(tn 谈)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32 苌(ch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33 老聃(dn 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34 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5
15、不必:不一定。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攻:学习,研究。37 李氏子蟠:李蟠(pn 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 年)进士。38 六艺经传(zhu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39 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受时俗的限制,不以从师学习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五、相关素材积累: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3、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曾提到: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
16、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5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苏轼真是慧眼识英雄,短短几个字,就鲜活地勾画出韩愈的风骨。师说复习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郯子(tn) 六艺经传(chun) 贻(y) B句读(du) 苌弘(chng) 聃(dn)C阿谀(y) 授之书(shu ) 蟠(pn) D或否焉(fu) 谄媚(chn) 嗟乎(ji)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7、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吾从而/师之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A古之学者必有师( ) B吾从而师之(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D犹且从师而问焉()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在,师之所在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二、文本
18、研读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众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
19、中的意思。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10对本段文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
20、学习的恶劣风气。C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 D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11、翻译下列句子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悠然亭记 (明) 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
21、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见天壤间物,中无留滞,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室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隩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顾所以悠然者,特
22、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心犹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选自明清散文)注释:僦(ji)居:租房。妒媢:妒忌。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隩(o)阻:深险难行之地。礨(li)石:大石。缗(mn):在这里指杂芜。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B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每责一头,辄倾
23、数家之产C盖去县三十里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D又于屋后构小园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所至官,多著声绩。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
24、异,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C淀山公有才能,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之间。D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这种选取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项脊轩志中也表现出来。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3 分)译文:(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3 分)译文:7(3)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2 分)译文:参考答案:1D(A传 zhunB苌 chngC
25、蟠 pn)2D(吾从/而师之)3B(师:学习)D(A有 又,暴 曝 B生 性 C受 授)A老师 B以为师 C掌握专门学问或技术的人 D老师C(判断句)A更加 B以为羞耻 C丢弃D不屑一提,看不起A宾语前置句 B判断句 C介宾短语后置句 D介宾短语后置句C(例句和 C 是代词,ABD 皆为语气词)10B三、1C(中:心中。) 2D(D 项相当于“在”,介词;A 项“之”,前句指“旧国旧都”,代词。后句音节助词;B 项“每”,前句相当于(“常常”。后句相当于“每当”,都是副词;C 前句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副词。后句通“盍”,此句见齐桓晋文之事。)3C(以“悠然见南山”命名,“悠然”之意明显:与
26、山亲近,随处有高楼曲槛,几席户牖,正是“悠然”的行为,也是以后建亭并命名的由来;被世人记得,而自己忘怀,是离开官场住在此山时的“悠然”心态。不属于“悠然”,因为:表现的是淀山公为官的名声和功绩很大;虽与“悠然见南山”情景相近,但其属于作者少时的经历:叙写泰山等是为官时的经历,目的是与马鞍山对比。)4B(写泰山等是为了与马鞍山对比:“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表明“悠然”独在“兹山”,且“所以自忘”的悠然心态也是居此山之后。)5(8 分)(1)在园子中建了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做亭子的名字。(3 分,采分点:“其中”“以为”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2)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
27、,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3 分,采分点:“杰特”“为所”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3)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它(指“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昵? (2 分,采分点:“乌得”1 分,句子通顺 1 分)文言文翻译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周淀山由由民间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
28、、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8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