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球场质量控制(1)塑胶铺设前现场验收: 1)施工队进场后,应首先组织测量人员对已施工完的基层进行全面的复合性验收;监理单位的测量工程师及现场分管工程师必须参加。 2)监理组织的工序验收应形成记录,记录场区平整度、密实度、纵横向、排水沟的位置、排水沟的平直及弧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及 GB/1483393 标准的要求,验收内容要尽可能以定量的形式表达。 3)验收合格的场区可以进入下一工序施工;验收不合格的场区或项目,应立即书面通知所属施工单位尽快组织返修处理,达到合格的要求。 (2)塑胶铺设工程的质量预控和控制: 1)塑胶铺设开盘前的质量控制: A、检查搅拌后台的计量工具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使用
2、的计量工具必须经有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合格;B、塑胶铺设开盘前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和试验报告,聚氨脂应有出厂日期、出厂合格证、批号与包装相符、化学性能试验报告、EPDM 的试验报告和已通过小样试配的胶料配比通知单;(施工方现场试验配比)C、塑胶铺设开盘前认真组织检查,办好基础工程验收。申报施工方案,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经各方确认后方能开始铺设。 D、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必须注意天气形势预报和天气情况,控制施工的温度、地面湿度、空气湿度、空气的灰尘度,一般五级以上大风(含五级)天气不得施工 2)喷涂环保型塑胶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A、监理工程师在塑胶铺设
3、过程中必须进行旁站监理,对塑胶铺设的天气、气温、现场防护、施工部位、摊铺面积、摊铺厚度、材料配比、投料顺序、拌和时间、修整及消泡工序过程等进行随机抽查,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B、施工前,必须检查确认基层的清洁、干燥程度,按每罐的体积容量和配合比计算出每次的投料量,然后按比例称重配料(应加上容器的重量)。C、监理工程师应在每次施工过程中至少抽查两次,配比重量偏差为0.2Kg ,当一次配料重量大于 60Kg 时,可在准确称重的前提下 ,在容器上做好标记。 D、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还应控制每罐的施工面积。一般用量为 0.8-1.0 Kg/M2MM(与基层质量和参入 EPDM 的粒径有关)。 E、现场搅拌
4、应遵守拌料投入顺序,先拌胶液 120 秒以上,然后投入 EPDM 颗粒(按层位不同选用 0.51.5MM 或 1.03.0MM)拌和 120 秒以上。 F、拌好的胶料应在 35 分的时间内基本摊铺完成;摊铺时,注意控制摊铺厚度,厚度控制块的尺寸应大于设计厚度 1MM 以上,以防胶体渗胶后厚度减少。G、对已摊铺的胶料应立即给予修整,用钢压板修平胶面上的各类痕迹,异物或因基层局部凸出而造成的基础凸露。修整最迟完成时间应在摊铺后 15 分钟内。H、修整后的胶面还应进行消泡处理,消泡可采用塑料毛刷,按摊铺顺序进行,消泡次数不低于两遍。直到表面基本无可见气泡为止。 J、基层施工后,采用人工的方法对较高的
5、胶粒进行切割修理,达到平整度的要求。 K、面胶施工时,应注意铺胶的宽度符合标准跑道设计尺寸,无过多接头和瑕疵。铺装时,不得有褶皱;塑料封边的厚度应高于面胶的设计厚度 12MM,以防胶料外溢。 L、胶料摊铺应自一端开始,向后退步施工;有横向坡度的地方,摊铺时应自低处向高处摊铺,减少胶料流动造成的厚度差异。 M、运动跑道之间的 5CM 分隔线填胶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半成品的防护,以防二次污染,填胶应使用专用工具,少量、均匀填料,成活厚度应略低于面胶0.51MM 为宜,以便于画线施工后,实际使用中的防摩擦。 3)透气式塑胶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A、透气式基层的铺设主要应控制摊铺机的摊铺厚度,一般施工
6、掌握的厚度应大于要求厚度12MM,在辊压工序施工时,可消除该施工余量,满足设计的要求。 B、透气式基层/基层在铺设时为增加粘接力,基层施工前还应涂刷底剂两遍。特别是混凝土基层施工时必须涂刷,以防止潮气析出水分。空鼓起包。沥青基层严防汽油、柴油、煤油等污染,出现后应及时清除。 C、基层铺设后,应尽快用特制钢压板做初步压实,压实时应保证施工温度,压实后再用压辊复压;压实时应相互搭接半个压辊,压实后的表面不得有压痕。压实后应尽快按规范的布点数量和范围检测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施工段的铺设,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应切割返工处理。 D、喷涂式面层喷涂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按配比施工,同时注意各批号
7、的材料色差;喷涂时,注意喷涂方向各涂层应十字交叉,本涂层内不得变换喷涂方向,以防出现色差。 4)塑胶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A、塑胶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验应符合运动场铺设工程招标/投标文件的规定,按试配结果由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发配比通知单; B、坚持按重量配比称重控制配料和现场监督检查的工作原则。对塑胶胶料搅拌的控制 胶料黑粒的参量参入次序拌合时间计量搅拌 开盘专职质检专检操作人员自检监理人员抽检实验人员测试监理人员抽检塑胶胶料搅拌质量控制流程(3)、施工测量放线控制 (A)直线丈量 1工具:30m、50m。卷缩在金属盒或固定支架内。尺宽为 1015mm 的钢尺。50m以上的直线丈量应使用激光测距仪。
8、2丈量的精度。为了提高丈量的精度,要往返丈量,取其算术平均值做为丈量距离的结果。精度以绝对误差表示。K=(D 往-D 返)/D 平均=1/N 平均地段 K1/10000;倾斜地段必须进行倾斜改正。 (B)水准测量 水准点: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测量的海拔高程称为水准点。记为 BM。等2仪器:使用仪器不得低于 S3 型水准仪。且有当年校正,使用前,出具年检证明,并备案。3水准尺及其附件:水准尺一般长度 25 米。有板式、塔、折 水准尺尺面要清晰,尺体竖直。4尺垫:用生铁铸成或铁板压制而成。中心板面必须有一半球形金属块。5水平尺应使用 35M 的铝合金折叠尺,且有当年校正,使用前,出具年检证明,并备案
9、。(C)水平角观测 1仪器:用经过当年校验后达到精度要求的 J6 级以上级别经纬仪,或激光全站仪。2观测:测量角度分度不能少于 GB/1483393 中规定的角度。(D)定位轴线 严格检查各个纵、横控制轴线,及各个总相对尺寸,必须控制在+5MM 之内。但长度尺寸偏差应为正值。定位轴线测设后,必须加以保护;同时做好后视点、后视线 (E )圆曲线计算:按下式计算 1切线长 T=RTg/2 2曲线长 L=R2(F)误差控制半圆形操场圆心点误差在5MM 之内;半径长度误差在+5MM 之内。(4)面层施工成品保护1)原则上,施工完毕前必须进行封闭,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警戒线内参观、逗留。原则上施工完毕后,不准再有人员、机械在上部活动。2)对难以控制地段、面层施工后成品保护应采取盖裹的方法,并严格控制人员,机械活动。3)对人、机能够接触到的部位,应检查保护情况。4)对施工现场周边,人员可以进入的地段,应在材料进场后,施工开始前进行封闭,必要的人行通道,铺设不透明、不渗漏的防护布;施工人员着软底胶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