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讲的教学反思.doc.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962129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讲的教学反思.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讲的教学反思.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讲的教学反思.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讲的教学反思.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讲的教学反思.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讲的教学反思通过每一次的试讲,我们在试讲这一块能力虽然有所提高,就是比以前没有试过时好很多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都知道,试讲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将来同样要以一个教师的姿态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课,而我们现在已经大三了,时间的脚步匆匆,所以我们不得不提高试讲能力,为我们将来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这学期我们每个人轮到两次试讲,那么在这两次试讲中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反思:这片课文是写夕阳西下的火烧云,而且是以时间为顺序描述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置身于火烧云中的感觉呢?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 只有学生体会到火烧云,感受到火烧云了,才能体会作家萧红优美的语言

2、,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语文学 习是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云,我从白天的云朵导入,学习傍晚的云霞,最后以夜晚的云收笔。无形之中既教给了学生在写文章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又让学生欣赏了一个连贯的有关云的景象。整个课堂都让学生在看云、赏云、写云,使学生好似一朵云,在云的世界里遨游,让学生感到大自然景色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开拓学生的新视野。在新 课标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到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权利,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考虑根据学生的思

3、路走,而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做好学习主人的辅助工作,去引导、帮助他们。本课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让学生用五颜六色的纸创造火烧云。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随心所欲的撕,什么也不想,撕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大胆的构思、大胆的想象,把在天空中有可能出现的意义描绘出来。把五颜六色的彩纸撕成各种形状,然后把他们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创造了一次火烧云,看到黑板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火烧云,仿佛看到真的一样,从而激发他们描述火烧云的心情。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渗透的训练了他们动手的能力,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构思,创造五彩斑斓的天空

4、。在火烧云的教学过程中,我站在教师的立场,考虑到理应引导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产生了各种教学设想,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能造成思维活跃,情绪欢快的课堂气氛。为这一教学,我在课堂中安排了四项词语练习。一、用“烧”和用“红”进行比较。我问:“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改成“红”字,通不通?既然是通的,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呢?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陈娜佳同学说:“句中也有 红通通一词,用了红字就重复了。 ”张灿雄同学说:“课题是火烧云,

5、用 烧字起点题作用。 ”张顺德同学又说:“用了烧字。他跟着了火 相互照应。 ”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要营造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其中,教 师提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价值,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我提出了用“烧”和“红”比较的问题,在 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二、说说火烧云的其他名称。我提出:“火烧云还有其他名称吗?”这问题一出现,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抢着说:“朝霞、晚霞、云霞、彩霞、红霞。 ”这也是词语的训练, 这一设计是我让学生加深对“霞”、 “朝 ”、“晚”等字字 义的理解, 让

6、学生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和魅力韵味。三、用仿“红通通”的形式讲颜色。我问学生:“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你们能试着说这些颜色吗?”同学们有的说“红通通”、 “金灿灿”,也有的说 “葡萄灰”、 “茄子紫”、“梨黄 ”,还有的说“白茫茫”、 “灰蒙蒙”等,当学生说到“白茫茫”、 “灰蒙蒙”两词时,我告诉学生,这两个词从词的结构来说是对的,但跟火烧云的实际不相符。这种词语训练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要求详细具体,方式新颖独特。四、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的某种变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这一问后,张泽 玲同学答道:“五颜

7、六色、变化莫测。 ”这时我继续追问:“你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张静兰同学回答:“千姿百态、瞬 间万变。 ”就这样,我用“变化多”、 “变化快”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火烧云这三个方面的景象显示出共同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学思路明显清晰,学生也就容易获得集中而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的思维是无比开阔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奇思妙想。教师讲课,不仅要从教师立场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从学生角度考虑,看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更大程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本身素质。让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活动,并且使思维在广阔性、

8、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等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但我们不能再用自己的思维来限制孩子了,让孩子展开翅膀,尽情的飞吧!相信他们创造出美丽的天空。1、课时目标清。要清楚课时目标,课标中学段的目标要求,与各年段间的衔接。火烧云一课中的训练重点为边读书边想画面,本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导读语中“认真读读课文,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中已对学习本文的读书方法有所指,作者通过火烧云变化快、 变化多,展现了火烧云的美、大自然的神奇。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先注重通过想画面等方式唤起同学们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使得学生对火烧云有感性、深层次的认识。2、训练重点

9、要清, 语音语调仍需改善。语文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学生是很难有所发展。要有语言文字的训练,训练什么?可以在重点词、句、段中重点着力。所以我提出了四个跟字词都有关系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好的课堂本应该是有所起伏的,但我并没有在重点处以较高的音调将其突出,总千篇一律的进行教学,这非常容易引起学生分心,影响课堂效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的引入生活中的小例子,小常识,小趣事来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状态,以便他们能够全神贯注接受整个课堂的知识重点。3、指导层次要清。明确教学步骤,先进行什么?在干什么?要心中有数,才会更好的驾驭并指导学生。关于教学重点的突破要有坡度,用什么方法降

10、低难度?先怎样教?再怎样教?要在“点上着力,点上推进”。因此我先从熟悉的白天的云朵入手让同学们慢慢进入状态,在通过画面让他们感受到美,接着提出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4、策略方法要清。本文中 4、5、6 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其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的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得变幻过程。这一个环节我只是摘取了描绘到他们相关特点的句子而忽略了具体地深入,这里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捋清作者描绘顺序,发现三段中在层次上的写法一样。先出现什么?再怎样变化?后来消失了。按照这种写法,说说其它形状,(把此时的天空比作

11、动物园,其它动物会怎样呢?)将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相结合。5、是否到位要清。针对学生的回答、朗读是否到位要了然于胸,根据事实来评价。学生回答问题了,是否正确到位。不到位怎么办?要引导走向深入,不能直接出答案结算。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有激励、推进、指向性,好在哪?不好在哪?让学生心中清楚,不要出现模糊、笼统的评价语言。这样学生再回答问题时才会明确应从哪个角度来思考。6、提问指向性要清。问题的设计不能过多、切忌随意性,而且要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入理解的可能。7、评价推进要清。在理解教材、熟悉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指导作用、激励作用,抓住学生发言中的亮点,进行推广、过渡。当

12、学生回答不到位时,怎样让他听别人的发言,怎样补充。8、课前准备要充分由于平时缺少上台发言的锻炼,台下也缺乏练习,总以为船到桥头自会直的我,这次体验了尴尬的滋味。顿时心里异常紧张,连板书都无法正确书写,忘词让我手心冒汗。这些让我深知每一次试讲都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要充分考虑到一些异常的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绝顺利流畅,不会出纰漏。对于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虽然自己准备了一遍又一遍,总希望能以最通俗易懂的形式去讲解,可事实上还是无法按自己所想的那样把自己懂得的内容表述出来。这无疑成为我最大的遗憾。同时也证明了我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来加以成长。9、与同学互动不够在课堂上,即便我明白与学生互动交流的

13、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我知道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述都应循循诱导,像我那样一头热的上课形式,根本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但是,自己的慌忙心态常常打乱了想法,就算计划得再完美,思考得再周密, 还是因为心智的不成熟而付之东流。下次,我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多与学生互动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10、教学灵活度不高,应变能力差当我向学生提问后,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分析,就直接讲述知识点,这显然是错误的。在我的计划中,每一个概念、知识点都应该由学生在我的步步引导下自己总结得出,而不该采取灌输教学的老套模式。回避学生的答案,按自己的轨道行驶,纵然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但其效果、质量无疑会大大降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度,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佳的应变能力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之一。总而言之,我还是太缺乏经验,无法老练得驾驭课堂,无法抓住学生的思绪跟着我走。自身的各个缺点都必须改正,并且不断提高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这次的尝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进一步提升了我对教师工作的兴趣。虽然自己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勤能补拙。只要自己不断努力,不断锻炼,就会有所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