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 瘤 防 治,一、肿瘤概述,1.定义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过度增生所形成的肿物。发生发展阶段:癌前病变:细胞已发生改变,但不是癌,可以双向发展。原位癌(0期):细胞刚刚发生癌变。浸润癌(T):肿瘤细胞由发生部位向深处浸润。局部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N):肿瘤细胞由发生组织沿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远处转移(M):肿瘤细胞随血液转移到远处器官。,2.分类对人体的危害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 恶性肿瘤分类:癌;肉瘤;母细胞瘤;习惯名称。 3.病因 (1)外在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2)内在因素: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良、恶性肿瘤的区别,4
2、.病理 (1)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肿瘤病理学分期(TNM)PT 原发肿瘤 P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层的癌)PT0 手术切除物的组织学检查未发现肿瘤PT1 PT2 PT3 PT4 原发肿瘤逐级增大PTx 手术及组织学检查皆不能确定肿瘤浸润范围PN 局部淋巴结 PN0 未见局部淋巴结转移PN1 PN2 PN3 局部淋巴结转移逐级增加PN4 邻近部位局部淋巴结转移P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未能明确PM 远处转移 PM0 无远处转移证据PM1 有远处转移 PMx 不能确定有无远处转移,(2)分类 组织学分类。 (3)分型 根据肉眼标本分型、X线所见分型、组织学分型。 (4)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3、细胞的异形性及分裂等标志进行。恶性肿瘤分为三级:级(低度恶性)级(中度恶性)级(高度恶性) (5)转移 恶性肿瘤特有的表现。瘤细胞脱落、游离瘤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瘤细胞在新址着床后肿瘤血管的生成是肿瘤转移的三个重要环节。,二、肿瘤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无或模糊、定位不清、轻微的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上腹不适等,或局部症状,如疼痛、出血等。 (2)转移表现:转移到不同部位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3)晚期表现:发热、消瘦、疲乏、贫血、恶液质等晚期 表现,以及肌无力、肌萎缩、肌炎、关节痛等副癌综合征表现。 (4)特有表现:肝癌低血糖、肺癌骨关节病变、肾癌红细胞增多症等。
4、(5)并 发 症:压疮、关节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肺功能减退、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2.肿瘤诊断 (1)实验室检查1)血象、骨髓象检查2)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原发性肝癌。癌胚抗原(CEA):肿瘤相关抗原。糖类抗原(CA19-9):胰腺癌。肿瘤抗原125(CA125):卵巢肿瘤。前列腺特异抗原蛋白(PSA):前列腺癌。肿瘤抗原15-3(CA15-3):乳腺癌。细胞角质素片段(Cyfra21-1):肺癌。,(2)影像学检查普通X线检查:肺癌、骨骼肿瘤及胃肠道、泌尿道、胆道肿瘤的诊断。CT检查:颅脑和胸、腹腔(肝、胰)肿瘤的诊断。磁共振(MRI)检查:适用范围同CT,
5、对软组织肿瘤显示效果更佳。 放射性核素扫描:甲状腺肿瘤、肝癌等。实时超声检查:肝、肾等实质性脏器的诊断。血管造影:肝、脑、小肠肿瘤的诊断。 (3)内镜检查:食、胃、肠癌,膀胱癌等诊断。 (4)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诊断肿瘤最可靠的依据。,三、肿瘤治疗,1.肿瘤治疗基本思路 (1)恶性肿瘤至今无简单有效的治愈方法或有效药物。 (2)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生物/免疫治疗、激光治疗、热疗、冷冻治疗等。 (3)综合治疗理念。 (4)个体化治疗理念。,2.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许多实质性肿瘤获得根治的主要方法。 (2)放射治疗:有效杀灭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防止
6、扩散、防止转移。“X刀”、“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不亚于手术切除。 (3)化学治疗:应用细胞毒性药物,常用静脉方法给药。 (4)生物治疗:利用细胞因子或免疫活性细胞治疗。 (5)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治疗,进行激素对抗治疗。 (6)中药治疗: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3.治疗副反应 (1)手术治疗副反应:手术切除器官而致的功能障碍。手术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外在器官缺失影响形体美观。 心理障碍。 (2)放疗、化疗不良反应:全身性反应:全身免疫功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消化功能紊乱。 毛发脱落。局 部 反 应:皮肤、皮下组织。内脏。,4.疗效判断近期疗效
7、标准完全缓解(CR) 肿瘤消失至少4个星期部分缓解(PR) 肿瘤缩小50以上至少4个星期病灶稳定(SD) 肿瘤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疾病进展(PD) 肿瘤增大25以上,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疗 效 指 标5年生存率作为判断癌症治愈的指标,四、癌症疼痛和姑息治疗,1.癌症疼痛 原因 :肿瘤直接引起。 与肿瘤相关的疼痛。诊断或治疗引起。与肿瘤无关的疼痛。心理原因。 评估: 相信主诉。 全面询问疼痛和相关病史。 分析心理社会因素。 仔细体格检查。疼痛程度:数字分级法(NRS)即110评分法:14为轻度疼痛。5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方法:抗癌治疗(手术、放疗、化疗等),药物治疗,心理治
8、疗和神经外科治疗等。,2.药物止痛基本原则 (1)按阶梯给药轻度疼痛:非阿片类(主要选用解热镇痛剂类)止痛药辅助药物中度疼痛:弱阿片类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药物重度疼痛:强阿片类非阿片类止痛药辅助药物 (2)口服或非创伤或创伤性小的给药方法 (3)按时给药,(4)个体化给药(TIME原则)确定初始剂量(T) 增加每日剂量(I) 处理突破性疼痛(M) 提高单次用量(E) (5)具体细则注意监护,观察反应,最佳疗效、最小副作用。用于镇痛治疗的吗啡、芬太尼等无限制剂量。预防和处理副反应。骨转移疼痛是癌痛最常见的原因,需综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属难治性疼痛,应合理使用辅助药物。,五、肿瘤康复与预防,1.肿
9、瘤康复 生理康复:保证热量和营养的供给,一般不必忌口。多休息,无需终日卧床,鼓励病人自理生活活动和适当锻炼。手术、放疗、化疗结束后,制定定期复查的计划,并督促和配合执行。 心理康复:根据病人承受能力,逐渐婉转地告知病情,指出治疗可能的结果。 晚期病人,给予心理支持和积极的减轻症状的治疗,减少病人身心两方面的痛苦。 回归社会:鼓励病人康复后恢复工作。社会应对肿瘤康复病人采取积极欢迎的态度。社会给肿瘤康复病人以适度照顾。,2.肿瘤预防 一级预防:预防致癌物质侵入人体。有赖于健康教育,纠正人们不健康的生活行为。WHO防癌五点建议:避免动物脂肪。 增加粗纤维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 减少肉食。避免肥胖。 二级预防:肿瘤防治工作的“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