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论文集.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585096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论文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论文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论文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论文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论文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刘智红 社会是多变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孩子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变迁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近二三十年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社会进步,要求工业升级、提高国力、推动科技的研究发展与创新,其根本之计应从教育着手。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我们教育的方法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学生能迈向卓越的未来。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

2、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具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它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学校的任务,也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只有从作为学校教育源头的中小学就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以下浅谈几点: 一、 提高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意识强的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勇气,因此,提高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精神 的前提。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将来要担负起科技

3、创新的历史使命,从学生时代就要培养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1、建立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营造一个民主、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桂林山水 ,文中所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这两段内容,结构基本相同,老师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写漓江水一段,并归纳出学习方法:a.初读,弄清每句话写什么?b.细读,抓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c.品读,体会作者感情。d.诵读,想象,入情入境。然后鼓励学生

4、用此方法自学、讨论写桂林山一段。表扬那些独立思考、别出心裁的学生。如修改病句:小云对老奶奶说:“她扶您过马路。 ”一般学生都是按顺向思维改为:小云对老奶奶说:“我扶您过马路。 ”可有一位学生则改为转述语:小云对老奶奶说,她扶老奶奶过马路。这位学生的思维方式就应该得到肯定。延缓评判。即不轻易评判学生创新思维或成果,这样给学生心理带来安全感,消除他们怕受批评的紧张情绪,更好地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2、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它是由外界引起的一种情感状态。好奇心总是通过新奇、疑问等心理活动引导人们有选择地、主动地、频繁地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

5、使认识不断深化。为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打破学生定势思维,鼓励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如语文教学中对词句的理解,对课文内容、中心的领会、归纳,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去思考、表达。如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初读课文后学生发现,本文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什么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呢?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作者是在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对叶老的深切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 活用方法,走出“思维定势”的怪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学生

6、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 惯,就有可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健康地发育成长。但不能让学生的思维陷于定势的习惯,否则,学生对类似问题的感悟将总是沿着固有的思维轨迹去发展,在解决问题时,不愿动脑认真分析,不愿推敲现有结论的理论根据和逻辑关系,仅仅满足于常规结果。这样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成为思维定势的“奴隶” ,学生创新的需要、动机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无处依附。 如:“照样子用喜欢造句” 。有了书本的范句,学生大多数处在模仿这一定势习惯之中,于是“我喜欢打球” , “我喜欢喝牛奶” , “我喜欢荡秋千”不断出现,却总是跳不出模仿文中“我喜欢”

7、这一句式。如果老师要求:句子中不能出现“我” ,那学生“模仿”这一定势习惯就像一层纸一样被捅破,于是“奶奶喜欢唱京剧” , “小青蛙喜欢捉害虫”就出现了。如果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句子中可不可以出现“不”字,或者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的思维就更显广阔了。没有了思维定势的束缚,学生思维就能做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 帮助学生发现思维定势的怪圈后,还应教给学生走出怪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解放,进入创新的轨道。 1、启迪学生丰富的创造性的想象力。 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这种探索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理创造出新形象能力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

8、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旧探新,以新固旧,使学生借助创造性想象丰富自己的心理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如学习群鸟学艺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已知群鸟向凤凰学本领,有的虚心,有的骄傲。由于态度不一样,其结果大不相同。老师根据课文内容以XXX,我赞美你为题,鼓励学生不受原文约束,标新立异,说出自己的认识。说话练习,学生想象丰富,结果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地幻想。 幻想是想象力的升华,其

9、特点在于摆脱了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来。科学发展的历史表现,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着幻想,幻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先行者,是人类活动的巨大动力,它不仅能引导人们去发现新问题,而且还能激励人们作出新的努力和探索,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爱护学生的科学幻想,使幻想变成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如在学习了童话、寓言之后,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仿写童话、科幻文章。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打破传统作文方法,引进西方作文训练模式,从虚入手,虚实结合,让学生放胆去写,海阔天空,自由思索,悠远幻想,对那些大胆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幻想,热情鼓励,哪怕是“异想天开”想入非非也要引导剖璞见玉,点燃学生

10、智慧的火花。创新作文旨在一个“新”字,不应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式,每个学生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积累的材料,作出种种大胆的设想,在“创新”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训练创新作文中深化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训练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 3、引导学生善于联想。 联想是从已知事物联想起其他相关的事物,或由某概念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的思维方法。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彼此是相似的,它们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如果把未知事物相关联系进行观察、类比,发现其特点,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变未知为已知,从而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如学了今天我喂鸡 ,学生由此联想到喂猫、喂狗;学了古

11、井一课后,老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粉笔颂 、 柳树的风格 ,既真实地描述事物的外形,又联系相应的品格精神,表达了思想志向。通过联想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丰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三、给学生一个发挥创造力的天地。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全面开放课外活动设施。课外活动要为学生施展创造才能提供舞台,使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有资料、有设施、有场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导读服务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内学得的知识得到印证和拓宽,在课内培养的能

12、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2、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站、少儿剧团。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造力要靠教育和实践来挖掘。放手让学生创办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站、少儿剧团(课本剧) ,主动充当小编辑、小记者、节目主持人、小演员的角色,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动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发挥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为不断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本文曾获二 OO 二年广东省小学语文教师论文评审活动三等奖 论语文的“人文性”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第六小学 黄佩仪 辞海上说:人文“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现在

13、一般认为,人文精神是以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以珍视人的自由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追求一种对真理的认识,对道德的完善和美好的情感。 一、语文具有人文性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着社会历史景观和人类社会思想,是展示人类文化成果的窗口,也是我们继承前人道德文明的一个窗口。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人生的哲理,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受到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熏陶,也即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语文教育的目标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完善“母语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丰富语言学习

14、者的精神经验,培育语言学习者的主体精神,形成语言学习者的个性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人成为独特的文化自我的过程。其次才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 ” 二、小学语文的人文性 小学教育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在“生活世界”中精神、情感、态度、价值等的整体人格生长生成的过程。小学语文教育正是在此过程中展开,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理应深深扎根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整体人格生长生成的过程之中,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伴随人文渗透的同时,小学生慢慢习得了语言的技能和必要的语文知识,提升

15、了作为社会个体所需要的文化精神价值。正因为有人文渗透和人文情怀的培养作为基础,才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成了有灵魂的知识、技能;对学生的思想渗透也不再是单一的思想传输,而是学生整体人格精神的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三、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 1、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发展 语文的人文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学使人成为人,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在教学观念上要求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认识到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 ”教学中

16、强调把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要树立教育人本论观念,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教学中创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在有序的竞争中,激励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可以说,语文的人文性在培养目标上表现在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呼唤。 2、倡导合作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 ”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让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其内容包括互

17、相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互为师生等。同时,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降低了难度。这样一来,既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等。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产生求知欲望,会将学习当作乐趣,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界。 3、培养审美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质兼美,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18、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在课文中,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教师只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把知识、理论容纳在以美的范式带动的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节奏与和谐、新颖与自由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同时化感知、表象、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的综合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就会对自然、社会、人类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的现象和事物产生震动、惊异、赞叹、仰慕、热爱、振奋等等美好的情感,从而激起强烈的向往、

19、追求、探索的愿望和热情。敏于观察,勤于积累 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市第六小学 林瑞芬 小学的情境作文教学强调“以内容入手” “从观察入门” ,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发展落实在儿童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写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做的。可从学生平素的诉苦来看,写作时感到最头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觉得没什么可写;即使写了也是干巴巴的。出现这种“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的困境,并非生活本身造成的。现实生活,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特别当今社会已走向信息时代,以电视为主的音像媒介普及以后,他们“生活圈”五彩缤纷。社会、学校、家庭发生许多事情都会扣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

20、的关注和兴奋。问题是许多可供他们写作的材料或不曾仔细地观察,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或缺乏对生活有所发现的能力,从而失去了无数次撒布写作的种子,催发写作冲动的良机。因此,要帮助学生突破这难关,教师除了让学生多阅读吸收以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如何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呢?下面肤浅谈一下我的做法:一、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体验。成功的作文指导经验告诉我们:在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在写我最喜爱的水果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带进课堂里,激发乐趣,创设了一个说写的氛围。为了再进一步激发作文动机,老师开头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21、:今天老师一进课室,就闻到了一阵诱人的香味,猜是什么香味。同学们齐说:是水果的香味。老师又说:对!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水果来,让同学们看看。 (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水果)看见水果琳琅满目,学生充满了说写的强烈愿望,老师就引导学生说:同学们带来的水果品种真多啊!有 ,有 ,还有 !(要求学生按句式说)同学们看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兴奋地说起来了。老师接着问: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同学们可高兴啦!纷纷举起自己的水果说。老师适时从讲台下拿出实物柚子放在讲台上。这时同学们更高兴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老师充满情感说:这是老师最喜欢的水果柚子,你们喜欢吗?同学们齐说:喜欢!(激发学生观察的情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用眼睛

22、看看,观察柚子的形状、颜色;用手摸摸,体会柚子的质地;用鼻子闻闻,感受柚子的香味;用嘴咬,品尝水果的味道。就这样,把柚子一一展开观察体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柚子写活了,而且在说的过程中既有句子的训练,又有一段话的训练,最后引导学生说:在品尝水果的味道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都从农民伯伯劳动情景这方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其中有学生说到:吃着水果时,我仿佛看见绿色的果园里,农民伯伯正在给树捉虫,拔草,浇水,他们的汗水一滴一滴地洒在地上,也洒在果实上。 要知道,儿童凭借事物的形象思维的。把形象鲜明的观察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思维特别的活跃,想象特别的丰富,本来结结巴巴的语言也会变得流畅起来

23、。只要教师多创设说写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舞台,切切实实地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推而广之,从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处处留心,处处都可为文。二、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可见,不仅要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体验,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霍姆林斯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去观察、感受,启迪学生捕捉文思。这对老师很有启发,老师也有带领学生到郊外参观、游玩,或参加劳动实践,让学生投入自然怀抱,放眼世界,老师则要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积累有价值的写作材料,并要从旁暗示美点,感悟点,闪光点,引发学生想象或联想,帮助学生领受其美,体悟其理,催发文思。在写法上,老师再指导学生安排好材料,巧运联想。那么,学

24、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了。消除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尝到了作文的乐趣。事实说明,只要“多长一个心眼”多看多想,多观察多分析,作文材料是不会少的。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佛山市第六小学 陈玉琼 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习具有意义,就要让整个人(包括情感、认知学等)投入学习活动,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 “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者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5、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应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 ,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26、2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 3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

27、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 、 “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 、 “代数学之父韦达” 、 “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4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

28、,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5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小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 、 “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了学习动力。比如:“简便计算”教学中,当学生对形如:am+an,a(m+n)

29、+b(m+n)的算式会解答以后,再提出新问题,形如:ma+bn+an+mb 的算式如何利用乘法分配律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状态,才能真正地深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新课程中如何指导学生上好数学

30、课 刁美珍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对学生来说,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指导学生上好数学课是极其重要的。习话说,听懂一遍,胜过课后复习十遍。 一, 指导学生要注意力集中才能上好数学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是听课留心,在弄懂上下功夫。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的缺点是上课“开小差” ,人在教室而头脑里还在想着窗外事。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如果学生有一节课听不懂,下节课就更难听懂。所以,应教会学生上课要自我控制情绪,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要珍惜课堂内的一分一秒。 二, 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上好数学课。只有学习目的明确,听课效率才能高。在相同的条件下,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能够学会、

31、弄懂、记住、会用,而有些学生则不然。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听课的时候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正确的听课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决定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充分必要的课前预习。例如,小学课本第九册第一单元的小数乘、除法,对学生说明为什么要学习小数乘、除法?对学生说明小数乘、除法比整数乘、除法复杂难学,计算容易出现小数点位置差错。使学生在听课前就有思想准备,获得主动权。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始,把这节课内容目的、重点、难点提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作必要的交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上好数学课。告诉学生单靠听、记忆是不够的,必须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善于带

32、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问题就要注意思考。 、善于跟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例如,把635 进行简便计算,怎样才能简便计算?要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展思考,独立地找出答案。 四、教育学生大胆发问才能学好数学。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听同学发言可帮助自己思考和理解。例如,为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五、 指导学生

33、既要理解知识,又要掌握思考方法和最佳解题思路才能学好数学。例如,(5555)18 如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比较慢而且烦,容易计算错。如果把(5555)18 变形5418 就简便许多了。 总之,以上的事例说明如何指导学生上好数学课很重要。我们应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小学数学知识生活化初探 李淑贤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的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谈几点初浅的体会。一、 以数学知识生活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抽象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小学生尽管年 纪小

34、,但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必须从生活的具体事例、现象中认识数学知识,促使数学学习形象化、具体化、实际化。 1、 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 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因此,从已有的生活现象,熟知的生活事例、常见的自然现象、亲近的社会生活中导入新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如:教学长方形周长时,让学生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学生已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铁丝的长,同时也感知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血有肉,生动有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数学,利用数学解

35、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又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中可以这样导入:有的顾客买袜子时只需将袜子在自己的拳头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自己穿,这是根据什么呢?公安侦探只要量出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大约身高,这又是根据什么呢?比例的意义将告诉我们里面的奥秘!这里将生活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与相关的新知识联系起来,精心设疑,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2、 从生活中探索数学问题。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密性、联系实际理解新知,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陌生的数学知识亲近化,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商店物品的价格、

36、自己的身高来理解2.50=2.5 3.00=3 1.40=1.4 就十分浅显易懂了;又如比较同分子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吃东西人越小越好,干活人越多越好”的道理很好地理解并记忆了它的比较方法。 二、 活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把课堂 上获得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教完“面积的计算”后设计让学生回家量一量自己的房间的 长度和宽度再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如果要在你的房间铺上边长为 30 厘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又如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设计粉刷教室题目,先让学生 联系实际想想:粉刷时

37、只需要粉刷哪几个面,还要除去门窗、黑板的面积等,再让学生计算:一个教室的长是 8 米,宽是 6 米,高是 4 米。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面墙壁。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 22.4 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巩固求表面积计算的知识。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 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会变得更有活力,学生才会更喜欢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激发良好情感 激励创新活力 激活创新思维 袁得欣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

38、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如果教师仍然靠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象“木偶”一样,被动地任由老师摆布,在课堂上失去了自主学习、生动活泼发展的机会。因而,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再创造的乐趣,激发其良好的学习情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设疑质疑、合作交流,活跃地参加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学生就会获得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一、巧设情境 激发良好情感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

39、结合的过程,学习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良好的情感是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学生对学习有了热烈的情感,可以推动其对知识主动探求,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努力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1、 巧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首先要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时机是上课伊始。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的情感迅速的从抑制到兴奋,还会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因而,我重视在课堂开始巧妙地设计各种情境,以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为例。我在导入时

40、,引用了一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取经的路上,悟空说,现在有一个西瓜,分给咱们四人吃,四人分别吃这个西瓜的 、 、 和 ,怎么分呢?八戒抢着说,我来分,我饭量最大,吃的多,所以我吃 、师傅吃 ,沙师弟吃 ,大师兄饭量最小,就吃吧 ,听完八戒的话三人都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话音刚落,有些同学笑起来了,他们争着评论说猪八戒真笨。但大部分同学眼睛里充满了疑问, “猪八戒笨吗?”我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引入新课:“要知道猪八戒笨不笨,学习了今天的新课-认识几分之一后,就能知道了。 ”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设置疑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怀着寻根究底

41、的强烈欲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气氛十分活跃。2、体验成功 保持良好情绪要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还要注意让学生保持良好情绪,因为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动力。学习上不断成功的体验会产生良好的情绪,进而形成稳固的热爱学习的良好情感。教师要努力创设达至成功的教学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促使保持良好情绪。以三年级一道两步运算应用题练习为例:“商店卖出 7 盒钢笔,每盒 10 支,卖出的铅笔是钢笔的 6 倍。?(提出问题,再解答出来。 ) ”我根据班中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能提出一个问题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42、出来得“优” 。谁多提了问题并能列出解答式子,获“数学小博士奖 ”。由于达优目标接近学生学习水平,所以全班同学都满怀信心争取成功。优等生则不满足于“优” ,除了像其他同学一样提出“铅笔有多少支?”外,有人还提出了“钢笔和铅笔一共卖出多少支? 107=70(支) 706=420(支) 70+420=490(支) 107(6+1) ”。 “铅笔比钢笔多卖出多少支? 107=70(支) 706=420(支)420-70=350(支) 107(6-1 ) ”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显示了优等生超出教材、老师的要求,自主地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巧妙的教学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

43、。成功的欢乐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建立起爱学、乐学的情感。二、引导探究 激励创新活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励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把要学的数学知识“再创造”或重新发现并加以运用。这样,学生将会通过学习过程激发出创新的活力,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学法、 。1、合作交流 自主解惑析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让

44、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自主解惑析疑。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更可放手让学生展开辩论,在思辨中激励学生创新的活力。例如,在学习完面积和周长的对比一课后,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右图中,一条弧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甲乙两部分。 甲骨文乙 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周长长? 一看到题目,学生就活跃起来了,经过一番讨论后,很快就解决了面积这一问题。可是对于周长这一问题,出现了意见分岐。有的同学认为甲的周长长,因为它凸向乙的那边,所以甲的周长要比乙的长。而有的同学却认为甲和乙的周长是一样长的。我让他们分成正反两派展开辩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派出三位代表上台辩论,台下的同学就来当评委。经过一番的辩论,大

45、家终于取得一致的观点:由于中间的那条弧线是甲、乙两部份的公共边,甲乙两部分的周长一样长。通过辩论,持错误意见的同学都输得口服心服了。在辩论过程中,双方为了击败对方,都积极动脑筋,从多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在辩论交流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会从多角度去说明、反驳。学生在独立思考、解惑析疑、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从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创新活力。 2、动手实践 自行探究新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具概括性,就越能发现规律性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充分的时间、空间,激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感性材料并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掌握新知,实

46、现知识的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操作探究的环节:(1) 量度:让学生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少。(2) 思考:长方形的纸板的面积与长和宽长度的乘积有什么关系?(3) 验证:任意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都有同样的关系吗?(4) 推导: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能概括出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吗?这个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经历了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自主发现了新知,实现了学习上的创新。三、求新求异 激活创新思维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47、思维的创新性具有“新” 、 “异”的特点。激活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求“异” 、求“新” 。进而养成多角度、多方向想问题、的习惯。因而,课堂教学中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乘法的简便运算时,我出示例题:“2516=”让学生计算,学生笔算得出结果后我说:“谁能又对又快地算出这道题呢?” “你能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方法吗?” 我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然后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解法,并讲述解题思路。学生出示了: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第三种解法: 2516 2516 2516 =25(44) =25(28) =25(82) =2544 =252

48、8 =2582 =1004 =508 =2002 =400 =400 =400 全班同学经过评价,肯定了三种解法都简便。其理由是都抓住了把 16 这个两位数改成适当的两个一位数相乘,在计算时使第一步的积凑成整百或整十数,从而使计算简便。而又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 ,建议用 100164 的方法解。他把这个 25 看成了 100,因为整百数相乘比较容易,那么就可以把 25 先假设为 10016,因为 100 比原来的 25 扩大了4 倍,所以还要在最后除以 4,这样结果才能与原式相等。这种解法很有独创性,闪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立刻表扬了他,并要求大家向他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选取最适合

49、自己的方法。数学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创设多种灵活的学习情境,激励学生展示创新活力;鼓励学生大胆求“新” 、求“异” ,让学生在数学课中真正地“活”起来,进而获得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如何在英语课中进行情景教学 佛山市第六小学 莫小虹 英语是现代化语言中运用得最广泛的语言,也是各国沟通的桥梁,是推进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了使我国能吸收外国更多的丰富经验,我们必须从小把英语学好,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优秀创新的人才,建设好祖国,就是 对祖国的最好报答。针对我国的语言环境,学英语的确有很多困难。为了使学生能把英语学好,教师必须在课堂的 40 分钟内抓质量,以便学生能学以致用。 英语既是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