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71621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会计分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会计一般日常业务的账务处理 二、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1.注册资本: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2.从银行提取现金:借:现金贷:银行存款3.办理各种开张证件的费用:借:管理费用办公费贷:现金4.购进办公用的设备:借:固定资产贷:现金每月摊分:借:管理费用折旧费销售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5.装修的支出:借:待摊费用贷:现金每月摊分:借:管理费用装修费贷:待摊费用6.购买各种办公用品(例如文具)借:管理费用办公费贷:现金7.购进商品:借:库存商品贷:应付账款8.购进商品发生的运费:借:管理费用运费贷:现金9.存现金:借:银行存款贷:现金10.销售商品: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结转

2、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11.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赞助费:借:销售费用赞助费贷:现金12.业务出差:预借:借:其他应收款贷:现金报销:借:管理费用差旅费贷:其他应收款13. 收客户货款:借:现金(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14. 发货的运费: 代垫:借:应收账款贷:现金供货方支付:借:销售费用贷:现金15.工人工资、社保费、职工福利费:工资: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借:应付工资各种代支、代付费用(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贷:其他应付款各种代支、代付费用(包括个人承担的社保费)借:应付工资贷:现金社保费:借:管理费用社保费销售费用社保费贷:银行存款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的社保费

3、贷:银行存款职工福利费: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销售费用职工福利费贷:应付福利费16.水电费:借:管理费用水电费销售费用水电费贷:其他应付款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17.电话费:借:管理费用电话费销售费用电话费贷:银行存款18.交纳国税: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19.交纳地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借: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贷:银行存款教育费附加: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借: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堤围防护费: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堤围防护费借:应交税金堤围防护费贷:银行存款

4、企业所得税: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个人所得税:借:应付工资个人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20.用汇款方式偿还货款:借:应付账款财务费用汇款手续费贷:银行存款21.结转损益类账户: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22.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贷: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商业企业各项收费的会计处理商业企业各

5、项收费的会计处理在中级中,商业企业在很多情况下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费用,这些收费存在着多种形式,商业企业对收取的各种形式的费用在会计处理上也存在不同的方式。一、商业企业收取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关系各项费用的税务与会计处理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联系,且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提供一定劳务的收入,例如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理费等,不属于平销返利,不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应按营业税的适用税目税率征收营业税。例 1: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商业企业,乙企业是其常年货物供应方。2004 年甲企业共向乙企业购货 20 万元,并向乙企业收取货物整理等费用 2 万元。根据

6、 136 号文,甲企业应交营业税:2 万元5%=0.1 万元。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0同时借:其他业务支出 1000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10002.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应冲减进项税金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金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其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收入的纳税处理,比照本通知的规定执行。例 2:承例 1,假设 2004 年

7、乙企业向甲企业赠送一批商品,含税价 2 万元,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2004 年甲企业在该项捐赠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为 5 万元,实际执行税率 27%.则甲企业接受该资产时,应作会计处理:借:库存商品 1709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906贷:待转资产价值 20000年终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借:待转资产价值 2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400(2000027%)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4600二、“平销返利”的税务与会计处理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利收入,则属于 136 号文所说的“平销返利”,应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但是,“平销

8、返利”在会计上如何处理,会计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平销返利”实质上是货物供应方对商业企业进销差价损失的弥补,且一般是在商品售出后结算的,因此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当然,“平销返利”形式不同,其会计处理也不尽相同。1.商业企业收到现金返利例 3:承例 1,假设甲企业按货物销售额的 10%与乙企业结算返利,甲企业收到 2 万元的现金返利,应转出进项税额:200001.1717%=2906 元,同时冲减“主营业务成本”:20000-2906=17094 元。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 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1709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9062.商业企业收到实物返利,

9、又应视供货方是否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出不同处理:(1)供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例 4:假设上例中乙企业以一批商品返利,该商品含税公允价值 2 万元,同时乙企业向甲企业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则甲企业会计处理:借:库存商品 1709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906贷:主营业务成本 1709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906(2)供货方开具普通发票例 5:假设上例中乙企业向甲企业开具了普通发票,则甲企业会计处理:借:库存商品 2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1709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906【问题】商业企业包装物的账务如何处理?【解答】(1)生产领用包装物借:生

10、产成本贷:周转材料包装物(2)随同产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借:销售费用贷:周转材料包装物(3)随同产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借:其他业务成本贷:周转材料包装物(4)出租、出借包装物(一次或分次摊销)一次摊销时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分次摊销在第一次领用新包装物时:借: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出借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在库分次摊销时: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贷: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摊销完毕:借: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出借(5)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6)收到出租、出借包

11、装物的押金借: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7)出租、出借包装物发生修理费用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生产成本等(8)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借:其他应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9)租赁期满,出租、出借包装物收不回,或出租、出借包装物报废借:原材料等(残料价值)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出借借: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包装物:未摊销额减去残值后的金额)销售费用(出借包装物:未摊销额减去残值后的金额)贷: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借:周转材料包装物摊销贷:周转材料包装物出租、出借计 应 该 注 意 的 工 作 重 点现 以 增 值

12、税 一 般 纳 税 人 为 例 , 列 举 每 月 会 计 应 该 注 意 的 工 作 重 点 : 一 、 增 值 税 税 额 计 算( 一 ) 积 极 核 对 销 售 业 务 , 尽 快 填 开 销 项 发 票 , 确 定 当 月 销 项 税 额 。 销 售 是 企 业 日 常 工 作 的 重 点 , 是 企 业 经 营 的 核 心 。 销 售 发 票 是 财 务 记 账 ,确 定 业 务 发 生 的 合 法 凭 据 , 因 此 企 业 在 发 生 销 售 业 务 时 应 尽 快 给 对 方 开 具 发票 , 确 定 当 月 销 售 情 况 。 一 个 业 务 从 合 同 签 定 , 到 公

13、 司 发 货 、 对 方 验 收 确 认 、 发 票 填 开 是 有 一 段时 间 的 , 这 段 时 间 又 因 为 客 户 的 大 小 、 业 务 往 来 的 频 率 、 各 公 司 验 收 程 序 的不 同 存 在 差 异 。 有 时 销 售 企 业 甚 至 不 能 自 主 确 定 开 票 时 间 , 只 能 根 据 客 户 的需 要 进 行 开 票 , 与 税 法 规 定 的 开 票 要 求 不 符 。 做 为 企 业 的 财 务 人 员 , 特 别 是 负 责 税 务 工 作 的 人 员 , 必 须 对 企 业 日 常 销售 业 务 的 处 理 相 当 明 确 , 熟 悉 主 要 客

14、 户 的 开 票 要 求 , 能 够 在 满 足 客 户 要 求 的同 时 , 又 不 耽 误 本 公 司 正 常 的 工 作 处 理 。 为 了 很 好 的 协 调 双 方 的 工 作 , 会 计人 员 应 当 在 每 月 20 号 左 右 就 开 始 核 实 当 月 开 票 税 额 , 将 应 该 开 具 发 票 的 业务 尽 早 完 成 , 通 常 企 业 在 每 月 结 束 前 3 天 就 会 停 止 填 开 发 票 。 因 此 企 业 若是 需 要 对 方 给 其 开 具 发 票 应 尽 快 联 系 , 不 要 拖 到 月 底 再 同 对 方 交 涉 。 ( 二 ) 认 真 核 对

15、当 月 进 项 发 票 , 保 证 发 票 及 时 认 证 , 确 定 当 月 进 项 税 额 。通 常 商 品 要 比 发 票 提 前 到 达 企 业 , 企 业 在 收 好 货 物 的 同 时 还 应 确 认 发 票的 开 具 情 况 , 在 规 定 时 间 未 收 到 发 票 时 应 与 对 方 联 系 , 索 要 发 票 。 进 项 发 票 只 有 通 过 税 务 机 关 认 证 审 核 通 过 之 后 , 方 能 进 行 抵 扣 税 额 。 目前 专 用 发 票 认 证 一 般 是 通 过 网 上 远 程 认 证 系 统 自 行 认 证 , 未 在 单 位 自 行 认 证的 应 去

16、税 务 机 关 或 中 介 机 构 代 理 认 证 。 因 此 企 业 会 计 应 在 规 定 时 间 及 时 办 理认 证 , 确 定 当 月 进 项 税 额 。 一 个 企 业 每 月 进 项 发 票 较 多 时 , 通 常 不 会 在 一 个 月 全 部 认 证 , 而 是 有 选择 的 认 证 部 分 发 票 。 发 票 认 证 时 主 要 考 虑 三 个 因 素 : 第 一 , 当 月 缴 纳 税 金 金额 。 在 税 务 机 关 规 定 税 负 范 围 上 下 计 算 当 月 税 金 ; 第 二 , 考 虑 会 计 存 货 和 成本 处 理 。 有 些 商 品 当 月 购 入 当

17、月 销 售 , 这 些 发 票 应 该 在 当 月 认 证 , 否 则 将 导致 账 面 库 存 为 负 数 ; 生 产 企 业 成 本 计 算 需 要 原 材 料 , 若 当 月 生 产 领 用 材 料 发票 未 进 行 认 证 处 理 , 将 会 降 低 产 品 成 本 ; 第 三 , 发 票 是 否 将 要 到 期 。 按 照 税法 要 求 , 发 票 自 填 开 之 日 起 90 日 内 ( 不 同 类 别 的 发 票 有 效 期 限 略 有 不 同 ,详 细 介 绍 参 见 前 面 “进 项 税 额 抵 扣 时 限 的 规 定 “) 进 行 认 证 。 因 为 多 数 企 业特 别

18、是 商 业 零 售 企 业 存 在 销 售 不 开 发 票 现 象 , 导 致 进 项 发 票 盈 余 , 迟 迟 无 法认 证 。 因 此 企 业 在 认 证 发 票 时 应 认 真 查 看 当 月 进 项 发 票 情 况 , 先 将 快 要 到 期发 票 进 行 认 证 。 ( 三 ) 控 制 销 项 开 票 税 额 , 调 控 进 项 发 票 税 额 , 做 好 税 款 计 算 与 缴 纳 。 增 值 税 一 般 纳 税 企 业 缴 纳 的 主 要 税 种 就 是 增 值 税 , 增 值 税 的 通 常 计 算 是用 当 月 销 项 税 额 减 去 当 月 进 项 税 额 和 上 月 留

19、 存 的 未 抵 扣 进 项 税 额 。 增 值 税 计算 较 为 简 单 , 但 是 控 制 起 来 非 常 复 杂 , 企 业 要 同 时 考 虑 到 当 月 销 项 开 票 情 况和 进 项 发 票 到 达 、 认 证 情 况 , 还 要 考 虑 税 务 机 关 对 企 业 的 税 负 要 求 。 税 务 机 关 为 了 控 制 企 业 增 值 税 的 缴 纳 情 况 , 根 据 不 同 类 型 的 企 业 制 定 了相 应 的 税 负 , 即 全 年 应 该 缴 纳 的 增 值 税 金 额 ( 计 算 方 法 可 参 见 前 面 介 绍 ) 。防 止 企 业 通 过 非 法 操 作 少

20、 缴 纳 增 值 税 。 企 业 通 常 是 将 缴 纳 的 增 值 税 金 额 控 制在 税 负 标 准 线 附 近 , 有 时 还 会 略 微 低 于 税 负 标 准 。 各 地 税 负 标 准 不 一 , 执 行力 度 也 存 在 差 异 , 企 业 应 根 据 当 地 情 况 认 真 执 行 。 税 务 机 关 的 税 负 标 准 是 指 全 年 企 业 完 成 的 税 务 要 求 , 企 业 个 别 月 份 缴 纳税 金 金 额 低 于 或 高 于 税 负 标 准 都 是 正 常 的 。 但 是 个 别 企 业 负 责 人 在 处 理 时 往往 比 较 “认 真 “, 通 过 多 种

21、 途 径 将 每 月 增 值 税 的 缴 纳 金 额 都 控 制 在 税 负 标 准 线上 , 这 样 处 理 是 没 必 要 的 。 二 、 计 提 地 税 税 金按 照 税 法 要 求 , 企 业 在 计 算 缴 纳 增 值 税 的 同 时 , 还 应 计 提 缴 纳 部 分 地 税税 金 , 主 要 包 括 城 市 维 护 建 设 税 和 教 育 费 附 加 , 多 数 地 区 已 开 始 计 提 地 方 教育 费 附 加 。 企 业 应 在 月 末 计 提 , 月 初 申 报 缴 纳 , 取 得 完 税 凭 证 冲 销 计 提 金 额 。会 计 人 员 应 当 在 每 月 20 号 左

22、 右 就 开 始 核 实 当 月 开 票 税 额 , 将 应 该 开 具 发 票的 业 务 尽 早 完 成 , 通 常 企 业 在 每 月 结 束 前 3 天 就 会 停 止 填 开 发 票 这 些 计 提 的 税 金 属 于 企 业 费 用 , 因 此 企 业 在 估 算 当 月 利 润 时 , 也 应 考 虑这 些 数 据 。 三 、 其 他 税 种 计 算 及 缴 纳正 常 月 份 , 企 业 只 需 考 虑 计 算 增 值 税 及 计 提 的 地 税 税 金 , 但 个 别 月 份 如季 度 、 年 末 结 束 应 计 算 缴 纳 所 得 税 ; 根 据 税 务 机 关 要 求 按 季

23、 度 或 半 年 缴 纳 印花 税 、 房 产 税 、 土 地 使 用 税 等 。 ( 一 ) 所 得 税 所 得 税 一 般 是 按 季 预 缴 , 年 终 汇 算 清 缴 ( 详 细 介 绍 可 看 前 面 内 容 ) 。 会计 在 季 度 结 束 月 份 进 行 账 务 处 理 时 应 全 面 考 虑 该 季 度 各 月 份 的 经 营 情 况 , 在做 账 之 前 估 算 该 季 度 应 缴 纳 所 得 税 金 额 , 不 足 之 处 及 时 调 整 。 所 得 税 征 收 和 计 算 方 法 较 多 , 会 计 应 根 据 企 业 所 得 税 的 征 收 方 式 , 处 理企 业 的

24、 收 入 与 费 用 单 据 的 比 例 。 所 得 税 也 应 在 季 度 结 束 月 份 计 提 , 次 月 纳 税申 报 取 得 完 税 凭 证 后 冲 减 计 提 金 额 。 ( 二 ) 按 季 度 或 半 年 缴 纳 的 税 种 处 理 有 些 税 种 通 常 不 是 按 月 份 计 算 的 , 如 印 花 税 中 的 购 销 合 同 通 常 是 按 季 度缴 纳 ; 房 产 税 、 土 地 使 用 税 一 般 是 按 半 年 缴 纳 , 具 体 缴 纳 月 份 由 当 地 税 务 机关 规 定 。 会 计 在 进 入 企 业 后 应 首 先 确 定 企 业 日 常 主 要 申 报

25、税 种 和 具 体 申 报 时间 , 在 申 报 月 份 按 时 申 报 , 足 额 缴 纳 税 金 。 ( 三 ) 特 殊 税 种 单 独 处 理 有 些 税 种 如 车 辆 购 置 税 、 车 船 税 、 契 税 、 土 地 增 值 税 , 平 时 一 般 不 会 遇到 , 因 此 也 不 要 特 别 在 意 , 只 要 在 实 际 发 生 时 , 确 定 缴 纳 和 申 报 方 法 认 真 处理 即 可 。 四 、 做 账 资 料 准 备( 一 ) 现 金 、 银 行 存 款 明 细 核 对 货 币 资 金 是 企 业 最 容 易 出 现 问 题 的 资 产 , 因 此 企 业 每 月

26、都 应 认 真 核 对 每笔 款 项 的 进 出 记 录 。 月 底 打 出 银 行 对 账 单 同 企 业 银 行 明 细 账 认 真 核 对 往 来 ,对 存 在 出 入 的 地 方 及 时 处 理 , 确 保 银 行 账 务 明 确 。 在 工 作 实 务 中 , 多 数 企 业 的 银 行 账 务 都 存 在 出 入 , 不 能 与 实 际 业 务 相 吻合 , 有 时 因 为 处 理 不 当 导 致 月 底 银 行 账 面 余 额 出 现 负 数 , 所 以 每 月 结 账 前 的银 行 核 对 是 很 必 要 的 , 发 现 问 题 及 时 处 理 。 归 集 当 月 所 有 费

27、用 单 据 和 费 用 项 目 , 确 定 账 面 有 足 够 现 金 能 够 支 付 , 防止 账 面 现 金 余 额 出 现 负 数 。 ( 二 ) 业 务 往 来 核 对 将 本 月 入 账 进 项 和 销 项 发 票 仔 细 核 对 , 确 定 每 张 发 票 的 结 算 方 式 , 是 现金 结 算 的 索 要 收 据 证 明 , 是 银 行 结 算 的 应 取 得 对 应 的 银 行 结 算 凭 据 , 是 往 来挂 账 的 按 号 入 座 认 真 入 账 。 ( 三 ) 存 货 成 本 核 算 每 月 做 账 前 最 好 将 上 月 底 账 面 库 存 商 品 的 名 称 、 单

28、 价 、 金 额 详 细 列 出 ,结 合 当 月 销 售 发 票 和 进 项 发 票 的 开 票 信 息 , 计 算 入 账 后 账 面 存 货 成 本 变 动 对利 润 的 影 响 , 不 要 盲 目 的 认 证 发 票 和 领 用 存 货 , 导 致 账 面 库 存 出 现 负 数 或 成本 变 动 浮 动 太 大 , 影 响 当 期 利 润 。 根 据 当 月 销 售 情 况 , 及 时 收 集 存 货 出 入 库 单 据 , 计 算 产 品 成 本 或 销 售 成本 , 估 算 当 月 利 润 。 五 、 编 制 凭 证同 一 企 业 日 常 业 务 内 容 比 较 固 定 , 所

29、以 凭 证 编 制 内 容 变 化 不 大 , 会 计 只要 按 照 固 定 模 式 逐 一 编 制 凭 证 即 可 。 企 业 通 常 业 务 凭 证 类 别 有 以 下 几 类 : ( 一 ) 完 税 凭 证 每 月 月 初 企 业 成 功 申 报 后 , 可 去 银 行 打 印 完 税 凭 证 , 不 能 在 银 行 打 印 完税 凭 证 的 应 去 税 务 机 关 打 印 。 取 得 凭 证 后 及 时 入 账 , 冲 减 上 月 计 提 税 金 或 直接 记 入 当 月 费 用 ( 如 印 花 税 等 不 需 要 预 先 计 提 的 税 金 , 在 取 得 时 直 接 记 入 费用

30、) 。 ( 二 ) 业 务 发 票 处 理 将 当 月 填 开 和 取 得 发 票 分 类 入 账 , 按 照 发 票 的 性 质 分 别 通 过 存 货 、 现 金 、银 行 存 款 、 往 来 账 户 、 应 交 税 费 以 及 费 用 科 目 进 行 核 算 。 将 全 部 专 用 发 票 入账 后 , 查 看 进 项 税 额 和 销 项 税 额 明 细 账 的 金 额 合 计 , 是 否 与 当 月 防 伪 税 控 开票 系 统 统 计 的 金 额 以 及 网 上 认 证 返 回 的 认 证 金 额 是 否 一 致 , 然 后 计 算 当 月 缴纳 税 金 金 额 。 ( 三 ) 费

31、用 类 发 票 处 理 做 好 内 部 单 据 报 销 制 度 , 规 定 报 销 时 间 , 及 时 收 集 公 司 员 工 手 中 的 费 用单 据 , 将 其 归 类 入 账 。 认 真 查 看 费 用 单 据 是 否 合 法 , 未 取 得 合 法 凭 据 的 费 用是 无 法 得 到 税 务 机 关 的 认 可 的 。 平 时 还 应 做 好 费 用 入 账 金 额 控 制 , 对 类 似 招待 费 、 广 告 费 等 存 在 抵 扣 限 额 规 定 的 费 用 科 目 , 应 及 时 核 对 发 生 金 额 , 对 超过 抵 扣 标 准 的 费 用 应 减 少 其 入 账 金 额

32、。 ( 四 ) 成 本 计 算 及 入 账 处 理 对 生 产 性 企 业 , 应 做 好 内 部 单 据 传 递 规 定 , 将 公 司 发 生 的 所 有 与 生 产 有关 的 内 部 单 据 及 时 有 效 的 传 递 到 财 务 手 中 , 进 行 成 本 核 算 , 确 保 成 本 计 算 的准 确 。 及 时 编 制 制 造 费 用 归 集 、 分 配 凭 证 ; 生 产 成 本 归 集 、 分 配 凭 证 ; 产 品入 库 凭 证 以 及 销 售 成 本 结 转 凭 证 。 ( 五 ) 做 好 费 用 计 提 及 摊 销 做 好 每 月 固 定 发 生 的 计 提 业 务 , 如

33、 固 定 资 产 计 提 折 旧 、 无 形 资 产 摊 销 、水 电 费 计 提 、 工 资 计 提 以 及 以 工 资 为 基 数 计 提 的 福 利 费 、 教 育 经 费 、 工 会 经费 等 , 做 到 不 漏 提 也 不 多 提 ; 对 存 在 需 要 摊 销 的 费 用 如 开 办 费 、 材 料 成 本 差异 等 每 月 摊 销 的 费 用 , 及 时 做 好 摊 销 分 配 凭 证 。 ( 六 ) 归 集 损 益 类 科 目 , 结 转 本 年 利 润 将 所 有 单 据 入 账 后 应 认 真 归 集 当 月 损 益 类 科 目 发 生 金 额 , 将 其 分 类 转 入“

34、本 年 利 润 “科 目 , 查 看 当 月 利 润 实 现 情 况 。 六 、 纳 税 申 报前 面 所 做 的 工 作 基 本 是 为 纳 税 申 报 准 备 的 , 因 为 企 业 只 有 进 行 了 纳 税 申报 , 税 务 机 关 才 能 对 企 业 进 行 税 款 征 收 , 而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会 计 报 表 只 是 记 录企 业 经 营 状 况 的 报 表 , 不 是 税 务 机 关 征 收 税 款 的 依 据 , 企 业 应 根 据 申 报 的 不同 税 种 填 制 和 申 报 对 应 的 纳 税 申 报 表 。 企 业 应 根 据 自 身 的 经 营 性 质 确 定

35、 纳 税 税 种 , 并 根 据 当 地 税 务 机 关 要 求 的申 报 方 式 按 时 进 行 申 报 。 纳 税 申 报 成 功 后 应 及 时 打 印 完 税 凭 证 , 取 得 完 税 凭证 后 , 一 个 月 的 会 计 工 作 才 算 结 束 。工业企业应缴纳的税费包括哪些?工业企业应缴纳的税费一般包括:1、增值税;2、城建税;3、企业所得税;4、房产税;5、城镇土地使用税;6、车船税;7、印花税;8、教育费附加;9、生产、委托加工烟、酒、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烟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商品,要缴纳消费税。有营业税应税行为的,要交纳营业税

36、;10、开采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盐等产品,要缴纳资源税;11、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还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商品流通企业应缴纳的税费包括哪些?顶楼 发表于 2009-3-4 22:5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商品流通企业应缴纳的税费一般包括:1、增值税;2、城建税;3、企业所得税;4、房产税;5、城镇土地使用税;6、车船税;7、印花税;8、教育费附加;9、有营业税应税行为的,要缴纳营业税;10、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还要缴纳土地增值税。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一)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通过本章学习

37、,掌握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掌握副产品成本计算中主、副产品分离前、后成本计算的程序和方法;熟悉分类法的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熟悉副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了解副产品成本计算中,副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方法。(1)分类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 分类法是按产品类别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然后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特点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费用、计算成本;同一类产品内不同产品的成本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每类产品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有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产品集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和重量等。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将上述某一种分配标准折算成相对固定的系

38、数,按照产品产量与系数的乘积(总系数)的比例,分配计算各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也叫系数法。但应注意:系数法是分类法的一种,即简化的分批法。 (2)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分类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可以在各种类型生产中应用。但产品的分类和分配标准的确定是否适当,是采用分类法的关键。适当进行产品分类,适当地确定分配标准,是采用分类法的条件。 (3)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如果副产品的比重较大,应该将主、副产品归为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如果副产品的比重不大,可以采用与分类法相似的简化的方法计算成本,即先将副产品与主产品归为一类产品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事实上的方

39、法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后的成本作为主产品的成本。(二)品种法 品种法也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品种法的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就需要以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2、成本计算期由于大量大批的生产是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无法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只能定期按月计算产品成本,从而将本月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成本配比,计算本月损益。因此,产品成本是定期按月计算的,与报告期一致,

40、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3、生产费用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简单生产是一个生产步骤就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没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复杂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复杂生产是需要经过多个生产步骤的生产,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生产线上都会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就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可分析具体情况,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各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41、分配。品种法的适用范围1、品种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 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2、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企业规模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时,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开设成本明细账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按用途分类汇总各种付款凭证,登记各项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银行存款.根据领退料凭证及有关分配标准,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

42、分配材料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原材料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根据电费付款凭证和实际耗用量,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应付账款.根据工资结算凭证和福利费提取标准,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分配工资及福利费,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工资借: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福利费.根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折旧办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累计折旧.

43、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和“ 预提费用明细账”记录,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待摊费用借: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贷:预提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据以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 成本计算单”上归集的生产费用,月末,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如果月末没有在产品,则本月生产费用总额就全部是完工产品成本。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 成本计算单” 计算的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编制“ 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中成本和单位成本,据以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借:产成品贷:基本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